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8420发布日期:2024-04-18 11:3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原煤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


背景技术:

1、在火电厂中,原煤、煤泥等颗粒性物料储存仓(也称原煤仓)的使用十分普及,原煤仓在初步设计时,其半顶角、截面收缩率是根据电厂提供的设计煤种确定的,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状态(漏斗流流动、整体流流动)不仅决定于仓体的半顶角和截面收缩率,而且更取决于煤质本身,在设计煤种情况下,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成整体流流动,但是在煤质发生变化后,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就从整体流流动转变成漏斗流流动状态;

2、在原煤仓的上料过程中,经过粗碎的煤矿石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原煤仓中,皮带输送机位于原煤仓的上方,工作时煤矿石颗粒呈抛物线的路径进入到原煤仓中,在此过程中,煤矿石与原煤仓的内壁冲击接触,容易导致原煤仓内壁磨损,维修费时费力,严重的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该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在下料的过程中,托板承受煤块的冲击,配合弹杆自身的弹力进行弹性缓冲,减少对仓体内壁的磨损。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包括仓体和托板,所述仓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托板转动设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外侧的下方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弹杆,且弹杆的内侧支撑住所述托板,所述滑槽的外侧连通出仓体;

3、所述弹杆的外测设有斜面,且斜面通过滑槽延伸出仓体,所述仓体两侧的两端均设有导轨,且导轨的内侧活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驱动部驱动升降,所述活动板的内侧设有与弹杆相适配的内嵌槽。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支撑板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板设在仓体两侧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设在支撑板的下方,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板连接。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杆包括套管和滑杆,所述滑杆活动插设在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滑杆的一侧转动设有支撑片,且支撑片用于和托板接触。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口径大于所述滑杆与套管的贯穿处,所述限位板和套管内部的一侧之间连接有弹簧。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板的转动角度为0°-35°,所述托板的外侧包覆有胶皮。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槽内部的上方设有转轴,所述托板的上端转动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托板和转轴之间安装有扭簧。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尺寸与所述托板的尺寸相匹配,复位后的所述托板的内侧面与所述仓体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仓体来容纳煤块,在上料的时候,通过驱动部挤压活动板沿着导轨移动,使得活动板内侧挤压斜面,使得弹杆伸出,顶起托板,使得托板转动呈一定角度,在下料的过程中,托板承受煤块的冲击,配合弹杆自身的弹力进行弹性缓冲,减少对仓体内壁的磨损。

12、2、本实用新型在托板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对托板单独的维护更换也更加方便。

13、3、本实用新型在针对一些小粒径煤粒而不用缓冲的时候,可以驱动活动板复位,在扭簧的作用下,托板转动复位,使得弹杆活动复位插入内嵌槽内,托板的内侧面与仓体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不会影响煤粒正常进料。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包括仓体(1)和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3),所述托板(2)转动设在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安装槽(3)外侧的下方设有滑槽(4),且滑槽(4)与所述安装槽(3)连通,所述滑槽(4)的内部设有弹杆,且弹杆的内侧支撑住所述托板(2),所述滑槽(4)的外侧连通出仓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支撑板(9)和电动伸缩杆(10),所述支撑板(9)设在仓体(1)两侧的上端,所述电动伸缩杆(10)设在支撑板(9)的下方,且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板(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杆包括套管(11)和滑杆(12),所述滑杆(12)活动插设在所述套管(11)的内部,所述滑杆(12)的一侧转动设有支撑片(13),且支撑片(13)用于和托板(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远离支撑板(9)的一侧设有限位板(14),且限位板(14)的口径大于所述滑杆(12)与套管(11)的贯穿处,所述限位板(14)和套管(11)内部的一侧之间连接有弹簧(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的转动角度为0°-35°,所述托板(2)的外侧包覆有胶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内部的上方设有转轴(16),所述托板(2)的上端转动套设在转轴(16)上,所述托板(2)和转轴(16)之间安装有扭簧(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的尺寸与所述托板(2)的尺寸相匹配,复位后的所述托板(2)的内侧面与所述仓体(1)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上料缓冲的原煤仓体,涉及原煤仓技术领域,包括仓体和托板,所述仓体内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托板转动设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外侧的下方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弹杆,且弹杆的内侧支撑住所述托板,所述滑槽的外侧连通出仓体;所述弹杆的外测设有斜面,且斜面通过滑槽延伸出仓体,所述仓体两侧的两端均设有导轨;本技术通过仓体来容纳煤块,在上料的时候,通过驱动部挤压活动板沿着导轨移动,使得活动板内侧挤压斜面,使得弹杆伸出,顶起托板,使得托板转动呈一定角度,在下料的过程中,托板承受煤块的冲击,配合弹杆自身的弹力进行弹性缓冲,减少对仓体内壁的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国,孙金,张举朋,王建亮,殷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