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

文档序号:37919540发布日期:2024-05-10 23:58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


背景技术:

1、宫颈标本是宫颈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做出最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手术治疗过程中,病理医生通过手术医生切除的标本组织进行分析是主要手段之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于临床的治疗及后期随访是比较关键的,其通常的做法是手术人员将病灶部位按照标准切口方式切除之后,再利用标本袋转送至病理科室,然而因为转运途中保存放置不当,出现标本变形或病理申请单信息不完善等状况;或者手术者受操作影响,切除的宫颈病变标本呈多块,或未呈现为标准的锥形,经常导致病理科室难以复原呈现标本的实际切除信息,如病灶大小、实际病灶位置,切口方向、补切部位等信息均不准确,存在标本与实体病灶的位置不符等问题,需要多方求证后方可确定,可能会影响病理诊断水平,病检报告准确性,一是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者会引发病理医生和手术医生之间的工作矛盾,也不利于手术病理工作的标准化、统一化发展。二是会影响患者后续的治疗及随访。

2、为此,申请人一直以来致力于改善此种境况,结合临床手术情况及病理分析需求,先后提交了专利号为“cn202120498030.5”,专利名称为“手术室快速冰冻标本识别转运盒”、专利号为“cn202120523723.5”,专利名称为“手术后病理标本组织标准化摆放及转运组件”,专利号为“cn202120679674.4”,专利名称为“辅助腹腔手术标本组织标准化记录及临存盒”的专利申请,专利号为“cn202220661375.2”,专利名称为“宫颈锥切标本转运及记录盒”的专利申请。

3、对于专利号为“cn202220661375.2”的“宫颈锥切标本转运及记录盒”,申请人在临床使用和生产中发现,必须配备压头才能够可靠地将锥切组织定位在内胆中,而使用便利性不甚理想,每次使用都需要根据当前锥切组织的大小,转动调节压头的安装位置;并且,压头和密封盖均为独立部件,使用时时常出现因不慎碰落地面而发生遗失的情况;同时,由于零部件较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4、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便利性不佳、零部件容易遗失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包括顶部具有敞口的盒体以及能够打开或盖合在敞口上的密封盖,所述盒体中可拆卸地安装有内胆,该内胆具有呈锥状的放置腔,所述内胆上表面具有沿放置腔周向均匀分布的切口方位标识,所述放置腔的内侧壁具有防滑结构,所述密封盖通过连接结构与盒体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内侧安装有半径朝着远离密封盖方向逐渐减小的宝塔弹簧,当密封盖盖合在敞口上时,所述宝塔弹簧的中心轴线与放置腔的中心轴线重合。

4、作为优选:所述宝塔弹簧远离密封盖的一端安装有朝远离宝塔弹簧方向凸出的标本防嵌堵头。

5、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增设标本防嵌堵头,可有效避免发生锥切标本嵌入宝塔弹簧的情况,起到保护锥切标本的目的。

6、作为优选:所述标本防嵌堵头远离宝塔弹簧的一侧表面为圆弧面结构。

7、采用以上结构,使标本防嵌堵头更适于镂空较大的锥切组织,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8、作为优选:所述宝塔弹簧的锥度小于放置腔的锥度。

9、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双锥面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锥切组织,通用性和固定效果更好。

10、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外周面的上部缩径形成盒盖安装段,该盒盖安装段的下部设有一圈安装环槽,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采用柔性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的安装环和连接带,所述安装环能够转动地套装在安装环槽中,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环和密封盖连接。

11、采用以上结构,既保证了密封盖的可靠连接,又便于加工制作与装配。

12、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外侧的中心位置凸出形成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带热熔固定在连接凸台上。

13、采用以上结构,保证了连接带与密封盖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外观美观。

14、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包括本体和多块支板,所述本体为顶部敞口的圆筒形结构,各支板沿周向均匀分布地倾斜设置在本体中,所述支板的上端均固定在本体的内壁上,下端均靠近本体的中心,从而使各支板合围形成所述放置腔,所述支板上均设有倾斜朝上开设的防滑槽,相邻支板之间留有防转缝隙。

15、采用以上结构,防滑槽可充分防止锥切组织下滑,确保锥状完整性,同时利用支板合围形成放置腔,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可放入更大尺寸的锥切组织,同时,放置时,部分组织会嵌入防转缝隙中,从而增加了转动困难,能够进一步保证标识的可靠性。

16、作为优选:沿支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防滑槽,各防滑槽的两端均贯穿对应支板宽度方向的两侧。

17、采用以上结构,可降低加工难度,同时便于后期清洁消毒。

18、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过孔,所述本体的顶部具有沿径向延伸的水平翻边,所述切口方位标识为1~12的数字标识,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水平翻边上。

19、采用以上结构,底部设过孔可供盒体内的福尔马林快速浸入本体内,而在将本体取出时,可快速大体沥干本体内的液体,利用上述数字标识,相对更简单易懂,实施成本也更低。

20、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翻边的上表面至少对称设置有两个支耳。

21、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向内按压任意一对支耳,能够迫使水平翻边变形,从而能够更轻松地将内胆从盒体中拉出。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通过锥形的宝塔弹簧自适应地弹性固定锥切组织,无需手动调节,大幅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24、2、密封盖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盒体上,宝塔弹簧安装在密封盖上,从而使内胆以外的其它零部件都装配在一起,大幅减小了使用时零部件发生遗失的可能性;

25、3、宝塔弹簧为标准件,其成本远低于需要开模注塑成型的压头,因而有效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包括顶部具有敞口(11)的盒体(1)以及能够打开或盖合在敞口(11)上的密封盖(2),所述盒体(1)中可拆卸地安装有内胆(3),该内胆(3)具有呈锥状的放置腔(30),所述内胆(3)上表面具有沿放置腔(30)周向均匀分布的切口方位标识(38),所述放置腔(30)的内侧壁具有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通过连接结构(6)与盒体(1)连接,所述密封盖(2)的内侧安装有半径朝着远离密封盖(2)方向逐渐减小的宝塔弹簧(4),当密封盖(2)盖合在敞口(11)上时,所述宝塔弹簧(4)的中心轴线与放置腔(30)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宝塔弹簧(4)远离密封盖(2)的一端安装有朝远离宝塔弹簧(4)方向凸出的标本防嵌堵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防嵌堵头(5)远离宝塔弹簧(4)的一侧表面为圆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宝塔弹簧(4)的锥度小于放置腔(30)的锥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外周面的上部缩径形成盒盖安装段(12),该盒盖安装段(12)的下部设有一圈安装环槽(13),所述连接结构(6)包括采用柔性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的安装环(61)和连接带(62),所述安装环(61)能够转动地套装在安装环槽(13)中,所述连接带(6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环(61)和密封盖(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外侧的中心位置凸出形成有连接凸台(21),所述连接带(62)热熔固定在连接凸台(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包括本体(31)和多块支板(32),所述本体(31)为顶部敞口的圆筒形结构,各支板(32)沿周向均匀分布地倾斜设置在本体(31)中,所述支板(32)的上端均固定在本体(31)的内壁上,下端均靠近本体(31)的中心,从而使各支板(32)合围形成所述放置腔(30),所述支板(32)上均设有倾斜朝上开设的防滑槽(320),相邻支板(32)之间留有防转缝隙(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沿支板(3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防滑槽(320),各防滑槽(320)的两端均贯穿对应支板(32)宽度方向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1)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过孔(34),所述本体(31)的顶部具有沿径向延伸的水平翻边(35),所述切口方位标识(38)为1~12的数字标识,其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水平翻边(3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翻边(35)的上表面至少对称设置有两个支耳(3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宫颈锥切标本转运记录盒,包括顶部具有敞口的盒体以及能够打开或盖合在敞口上的密封盖,所述盒体中可拆卸地安装有内胆,所述密封盖的内侧安装有半径朝着远离密封盖方向逐渐减小的宝塔弹簧,当密封盖盖合在敞口上时,所述宝塔弹簧的中心轴线与放置腔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锥形的宝塔弹簧自适应地弹性固定锥切组织,无需手动调节,大幅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内胆以外的其它零部件都装配在一起,大幅减小了使用时零部件发生遗失的可能性;宝塔弹簧为标准件,其成本远低于需要开模注塑成型的压头,因而有效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詹平,秦明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