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

文档序号:37625138发布日期:2024-04-18 17:3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


背景技术:

1、热合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于塑料袋、无纺布、牛皮纸等的密封。

2、现有的医疗热合机使用方法是人用剪刀剪开血袋口,抽取后通过医疗热合机将血袋的缺口热合密封,且密封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手持血袋操作,再将血袋运送到指定的地方,避免感染风险。

3、但在上述技术中,人工剪开血袋口不是在密闭的空间进行,剪开血袋口的过程可能会造成血液飞溅,且没有很好的办法消毒,可能会出现气溶胶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活性炭成型装置,解决了人工剪开血袋口不是在密闭的空间进行,剪开血袋口的过程可能会造成血液飞溅,且没有很好的办法消毒,可能会出现气溶胶感染的风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包括热合件,其特征在于,

3、还包括密封剪口装置;

4、所述密封剪口装置包括机体、血袋放置座、移动驱动组件、剪口组件和采集盒,所述血袋放置座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体内,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并与所述热合件连接,且驱动所述热合件移动,所述剪口组件安装在所述机体内侧壁的一侧,所述采集盒安装在所述机体内,并位于所述机体的内侧底部。

5、其中,所述密封剪口装置还包括门体和把手,所述门体与所述机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机体的前侧;所述把手与所述门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门体的一侧。

6、其中,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移动导轨、双向螺杆和安装块,所述移动导轨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体内侧壁的左侧;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移动导轨转动连接,并贯穿所述移动导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双向螺杆的外侧。

7、其中,所述剪口组件包括裁剪刀、导向导轨和驱动构件,所述裁剪刀与所述导向导轨通过所述驱动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血袋放置座的上方;所述导向导轨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体内侧壁的左侧;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裁剪刀连接,并驱动所述裁剪刀移动。

8、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电动螺杆和连接滑块,所述电动螺杆与所述导向导轨转动连接,并贯穿所述导向导轨;所述连接滑块与所述电动螺杆螺纹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电动螺杆的外侧。

9、其中,所述密封剪口装置还包括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与所述采集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采集盒的内侧壁上。

10、其中,所述密封剪口装置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采集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采集盒外侧壁的前侧。

11、其中,所述密封剪口装置还包括伸缩闭合组件,所述伸缩闭合组件安装在所述门体上;所述门体具有矩形通孔和安装槽,所述矩形通孔设置在所述门体上,并贯穿所述门体;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门体上,并与所述矩形通孔贯通。

12、其中,所述伸缩闭合组件包括弹簧和活动板,所述弹簧与所述门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门体的所述矩形通孔内;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弹簧的下端,且部分伸入所述矩形通孔内。

13、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通过所述医用剪口热合机进行剪口血袋进行抽血并热合密封时,首先打开所述门体,将血袋放入所述血袋放置座内,且血袋的剪口抽血缺口朝上,然后关闭所述门体,再将外壁的抽血管通过所述机体顶部配合的通孔伸入所述机体内,则可启动所述剪口组件自动对血袋上端进行自动剪口操作,剪下来的缺口自动掉落到下方的所述采集盒中,然后再将抽血管向下伸入血袋内部进行抽血,抽血完成后,启动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两个所述热合件向血袋靠近贴合血袋缺口进行热合密封,从而通过所述密封剪口装置实现对血袋的封闭自动剪口抽血操作,避免剪口过程中造成血液飞溅,从而避免气溶胶感染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包括热合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剪口热合机,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剪口热合机,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剪口热合机,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剪口热合机,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剪口热合机,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剪口热合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剪口热合机,包括热合件,还包括密封剪口装置,密封剪口装置包括机体、血袋放置座、移动驱动组件、剪口组件和采集盒,血袋放置座与机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机体内,移动驱动组件安装在机体的内侧壁上,并与热合件连接,且驱动热合件移动,剪口组件安装在机体内侧壁的一侧,采集盒安装在机体内,并位于机体的内侧底部,实现对血袋的封闭自动剪口抽血操作,避免剪口过程中造成血液飞溅,从而避免气溶胶感染的风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婷,刘文斌,吴春曦,罗军梅,孟祥瑾,杨倩,蒋秋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