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芯加工,具体为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
背景技术:
1、在进行电池的电芯加工时,通常需要对电池进行多道工序的处理,而为了提高对电芯的加工效率大多都会用到相应的输送机构对电池进行自动传输,使其电池能够流向各个加工线。
2、如公告号为:cn111056221a的一种软包电池输送线装置,包括:输送线框架,上部设有一水平布置的输送区;输送线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以及皮带;电池支撑单元,包括支撑组件和流利条组件,皮带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安装若干套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软包电池,使软包电池均匀地排列在输送线装置的输送区;所述流利条组件安装在输送线框架上,用于防止随皮带转动至输送线装置的下侧的支撑组件垂下;以及电池整定单元,包括用于对整列软包电池进行横向整定定位的整列整定组件和用于对单组软包电池进行横向整定定位的端部整定组件。
3、其中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输送线在对电池进行输送时,不便于对电池起到分隔和稳定的限位作用,从而导致输送线在对电池进行输送时,因惯性导致相邻的电池发生碰撞,或者是导致电池相邻之间的间距过近,而影响后续对电池的加工。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输送线在对电池进行输送时,不便于对电池起到分隔和稳定的限位作用,从而导致输送线在对电池进行输送时,因惯性导致相邻的电池发生碰撞,或者是导致电池相邻之间的间距过近,而影响后续对电池的加工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包括定位托板,所述定位托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滑块,且导轨滑块安装在输送机构上的导轨上;还包括:所述定位托板的上端安装有阻挡限位块,且阻挡限位块位于定位托板上开设的衔接槽中,所述定位托板上开设有锁定螺孔,所述阻挡限位块上开设有腰形孔,螺栓穿过阻挡限位块上的腰形孔拧入到定位托板上开设的衔接槽中,用于完成对移动后的阻挡限位块位置固定,所述定位托板的侧边安装有二次吸附对夹部件,该二次吸附对夹部件用于对电池进行吸附限位。
3、优选的,所述阻挡限位块的下端和衔接槽为滑动连接,且阻挡限位块在定位托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挡限位块在定位托板上的均匀分布,从而能够便于对电芯进行多向的阻挡限位。
5、优选的,所述定位托板在输送机构上以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定位托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锁定螺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定螺孔的设置进而能够便于阻挡限位块在移动后进行位置固定。
7、优选的,所述二次吸附对夹部件包括引导板、容纳槽、压力板、活塞杆、卡接柱、第一气槽、第二气槽、内置弹簧、输气软管、吸附孔、分流管、横杆、推动杆、夹板、调节弹簧、缓冲板、弹性条和助力弹簧;
8、所述引导板固定在定位托板的侧边,且引导板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上方设置有压力板,且压力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插入到卡接柱的内部,且卡接柱固定在引导板的下端,所述卡接柱的下端上表面与卡接柱的内部围成第一气槽,卡接柱的下端下表面与卡接柱的内部围成第二气槽,所述活塞杆通过内置弹簧和卡接柱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气槽通过输气软管和压力板相互连接,且压力板朝向电池的一侧开设有吸附孔,所述第二气槽通过分流管和横杆相互连接,且横杆固定在定位托板上,所述横杆的内部安装有推动杆,且推动杆伸出横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通过调节弹簧和缓冲板相互连接,且缓冲板与电池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条,所述夹板的下端通过助力弹簧和定位托板相互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助力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其在定位托板上移动后的夹板复位回弹。
10、优选的,所述压力板位于容纳槽的正上方,且压力板的外壁和容纳槽的内壁相互贴合,并且压力板下端的活塞杆能够在引导板上滑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板位于容纳槽的正上方,从而当压力板受到电池的压迫后,能够使得压力板向下移动并进入到容纳槽中。
12、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周向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活塞杆能够在卡接柱上滑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塞杆下端周向的密封圈,从而能够保证活塞杆在卡接柱上移动时的密封性。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槽内部的气流通过输气软管和压力板的内部气流互通,且压力板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并且压力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吸附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气软管的设置能够对压力板内部的气流抽出,由此使得压力板上的吸附孔处产生负压,从而对电池进行吸附。
16、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位于横杆内部的一端通过密封圈与横杆构成无缝滑动连接结构,且推动杆和夹板为垂直分布。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杆在横杆的内部移动后,从而能够方便使其夹板进行同步移动。
18、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和夹板为平行分布,且缓冲板和夹板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助力弹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板对电池进行夹持后,通过助力弹簧的弹性形变从而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能够在使用时方便对输送线上的电池进行分隔,同时可利用负压吸附以及夹紧的方式对输送线上的电池进行限位,避免因惯性等因素导致电池发生掉落或者相互碰撞的现象;
21、1、设置有阻挡限位块,通过定位托板上均匀分布的多个阻挡限位块,从而能够便于对电池进行四周进行阻挡,起到对电池的限位作用,实现对输送线上的电池进行分隔,避免因惯性而导致电池相互之间发生碰撞的现象;
22、2、设置有衔接槽,通过衔接槽的设置能够在其中推动阻挡限位块,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阻挡限位块的初始位置,同时利用定位托板上的锁定螺孔,进而能够便于在阻挡限位块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
23、3、设置有吸附孔,电池放置到压力板上后,通过电池的重力使其压力板向下移动,压力板向下移动后能够带动活塞杆在卡接柱的内部进行同步移动,此时第一气槽通过输气软管对压力板内部的气流进行抽取,使得压力板上的吸附孔处产生负压,进而来对电池进行吸附固定;
24、4、设置有缓冲板,当活塞杆向卡接柱的下方进行移动时,能够将第二气槽内部的气流通过分流管挤出到横杆的内部,横杆内部气流增多从而使其推动杆以及夹板朝向电池的方向移动,通过夹板的移动即可利用缓冲板对电池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的提高电池在输送时的稳定性。
1.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包括定位托板(1),所述定位托板(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滑块(6),且导轨滑块(6)安装在输送机构上的导轨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定位托板(1)的上端安装有阻挡限位块(2),且阻挡限位块(2)位于定位托板(1)上开设的衔接槽(3)中,所述定位托板(1)上开设有锁定螺孔(4),所述阻挡限位块(2)上开设有腰形孔(5),螺栓穿过阻挡限位块(2)上的腰形孔(5)拧入到定位托板(1)上开设的衔接槽(3)中,用于完成对移动后的阻挡限位块(2)位置固定,所述定位托板(1)的侧边安装有二次吸附对夹部件(7),该二次吸附对夹部件(7)用于对电池进行吸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限位块(2)的下端和衔接槽(3)为滑动连接,且阻挡限位块(2)在定位托板(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托板(1)在输送机构上以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定位托板(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锁定螺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吸附对夹部件(7)包括引导板(701)、容纳槽(702)、压力板(703)、活塞杆(704)、卡接柱(705)、第一气槽(706)、第二气槽(707)、内置弹簧(708)、输气软管(709)、吸附孔(7010)、分流管(7011)、横杆(7012)、推动杆(7013)、夹板(7014)、调节弹簧(7015)、缓冲板(7016)、弹性条(7017)和助力弹簧(70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703)位于容纳槽(702)的正上方,且压力板(703)的外壁和容纳槽(702)的内壁相互贴合,并且压力板(703)下端的活塞杆(704)能够在引导板(701)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704)的下端周向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活塞杆(704)能够在卡接柱(705)上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槽(706)内部的气流通过输气软管(709)和压力板(703)的内部气流互通,且压力板(703)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并且压力板(70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吸附孔(701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7013)位于横杆(7012)内部的一端通过密封圈与横杆(7012)构成无缝滑动连接结构,且推动杆(7013)和夹板(7014)为垂直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机构用双底座电芯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7016)和夹板(7014)为平行分布,且缓冲板(7016)和夹板(7014)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助力弹簧(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