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气室开式气垫胶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803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气室开式气垫胶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气室开式气垫胶带输送机,属于胶带输送机械类,特别适于输送诸如煤炭、沙石、化工原料、海盐以及粮食等颗粒状物料时使用。
以往工业生产中一直采用托辊胶带运输机来输送诸如煤炭、沙石、化工原料、海盐以及粮食等颗粒状散碎物料。这种传统的输送机,运行阻力大,耗能多,胶带易跑偏,带载启动难、胶带易折断,尤其承载托辊工作寿命短,运行维护费用高。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气垫同托辊混用的开式气垫胶带输送机,其中在受料和卸料部以及线路中的凸(凹)曲部分仍采用承载托辊,该种胶带输送机由于在受料、卸料部及斜坡拐点处气室的技术的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尽管使胶带的运行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传统胶带输送机的一些弊端依然存在;另据查阅十几个国家以及国内近几年的文献和部分专利,只找到一种用于受料部的气室,其截面为梯形的弹性板式防冲击型的气室结构,该类气室容积小,抗冲击能力低,特别是梯形盘槽从整机来说,在槽型的拐角处受胶带横向刚度的影响,胶带易出现翘曲悬空,因而增大气耗量;在卸料部也仅有一种盘槽为梯形截面的气室结构,槽形由梯形逐渐过渡到平直而绕过主动滚筒表面,至于线路中的凸曲部,只有加拿大文献中有报导,虽有研究但尚未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受料部,凸(凹)曲部和卸料部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出与其相应结构形式的气室,使其不仅在结构上完全取消承载托辊,消除上述胶带机的缺点,而且运行阻力小,平稳,不跑偏,带载启动容易,设备完好率高,胶带运行寿命长,抗冲击能力强,气垫均匀,气耗量小,运行良好,并适用于各类运输线路上的全气室开式气垫胶带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是由金属结构架9、驱动系统6、胶带12、压气源10及其挠性气室5、凹曲气室组3、平直气室组8,凸曲气室组2平直气室组8和过渡气室1顺次组装而成的全气室所构成。其所述的挠性气室5包括气室体18,其侧壁与底板之间以橡胶囊25相连,盘槽孔板19装于其上;进气阀体24的圆柱段通过底板装于其中,碟形气阀21装于弹性支承22上,与其阀座间装有密封件23,台锥体气阀31与装有密封件30的阀座29相吻合,其下部与液控油缸33的活塞杆相连,以及所附属的控制系统7;凹曲气室3、平直气室8、凸曲气室2和过渡气室1都是由侧壁、底板和与其各自所在位置胶带12的曲率相适应的盘槽孔板16、17、14、44组成。
所述的盘槽孔板19、16、17、14、44,其结构形状呈空间曲面;横向与胶带12的曲率相吻合,纵向与运输线路的曲率相一致,截面为圆弧形;其上的孔径大小与个数应符合每米盘槽上孔的面积之和与每米胶带面积之比等于0.15~0.60%的规律,(凹曲气室3取下限、平直气室8取中值、凸曲气室2和过渡气室1取偏大值、挠性气室5取上限)其分布状态呈菱形,盘槽孔径19、16、17、14、44的孔壁呈流线型,其锥角为7°-14°。
所述的凹曲气室3、平直气室8、凸起气室2的侧壁与盘槽孔板19、16、17、14、44之间焊接,与底板之间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完全取消了承载托辊,运行平稳阻力小,不跑偏,带载启动容易、气垫均匀、抗冲能力强(挠性气室)、气耗量小、设备完好率高、胶带运行寿命长、降低维修费用等优点同时该机可用于各类凸曲或凸、凹曲并存的运输线路上,可谓适用范围广,利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向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挠性气室的主视与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挠性气室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6是凹曲气室的纵向与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8是平直气室的纵向与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10是凸曲气室的纵向与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过渡气室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12、13、14是过渡气室的盘槽逐渐展平时Ⅰ-Ⅰ、Ⅱ-Ⅱ、Ⅲ-Ⅲ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盘槽孔板上孔的分布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控制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描述,是由金属构架9、驱动系统6、胶带12、压气流10及其挠性气室5、凹曲气室组3、平直气室组8、凸曲气室组2、平直气室组8和过渡气室1顺次组装而成的全气室所构成,给料槽11装于受料部上边,挠性气室5装于其下,其进气口通过输气管4与压气源10的出气支管相接触,另一支管与其余各气室相通,气室体18的侧壁与底板之间以橡胶囊25相连,其环型隔板与底板之间,沿圆周分布设有气室体弹性支承20,其外设有罩体42气阀体24的圆柱段通过底板装于其中,碟形气阀21装于弹性支承22上,与其阀座间装有密封件23,台锥体的气阀31与装有密封件30的阀座29相吻合,其下部与液控油缸33的活塞杆相连回位弹簧32装于其外,以及控制系统7构成挠性气室5,其控制系统7包括油泵电机36、油泵37、A-10型单向安全阀39分别与油泵37的出油管和管式34D-10型电磁阀38的进油管相连,电磁阀38的出口端与油缸33的进油管相接,油压表43装于油泵37出口管路上,活塞装于油缸33内,其回油管与油箱40的回油口相连,控制气阀21、31的限位行程开关27、28、34、26分别装于各自的相对应部位并分别与油泵电机36和电磁阀39相连;凹(凸)曲气室3、2、平直气室8和过渡气室1都是由侧壁、底板和与其各自所在位置胶带12的曲率相适应的盘槽孔板16、17、14、44组成,其盘槽孔板的结构形状呈空间曲面,横向与胶带12的曲率相吻合,纵向与运输线路的曲率相一致,截面为圆弧形;其上的孔径大小与个数应符合每米盘槽上孔的面积之和与每米胶带面积之比等于0.15~0.60‰的规律,(凹曲气室取下限,平直气室取中限,凸曲气室取偏大值,挠性气室取上限值)其分布状态呈菱形;盘槽孔板19、16、17、14、44的孔呈流线型其锥角为7°~1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通过如下程序来实现的,开机给上电源,驱动系统6的驱动电机开动,压气源10的风机工作,开始给料,压缩空气自各盘槽孔板(除挠性气室5)的孔口喷出,于是在胶带12与盘槽表面之间形成均匀的气垫,正常运行;当胶带上的物料接近或达到满载时,胶带12继续下降,限位开关27动作、导通限位开关34,继电器35的接点闭合,油泵电机36开动,同时电磁阀38的线圈L2通电,压力油自油箱40进油缸33,台锥体气阀31开启、当台锥体气阀31达到开度时,限位开关34断开,油泵电机36和电磁阀38的线圈L2断电,油缸33保压,挠性气室5正常工作;当物料超过正常正载荷出现大的冲击时,台锥体气阀31总处于供气状态,而碟形气阀21则依据挠性气室体18被压缩程度而关闭或开启,使气垫形成高压或正常压力的气垫以适应载荷的变化;当物料很少或接近空载时,胶带12上升,限位开关28动作,电磁阀38的线圈L1接通油缸33的压力油回油箱40泄压,台锥体气阀31关闭,此时限位开关26动作,电磁阀38的线圈L1断电,这就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全气室开式胶带输送机,是由金属结构架9、驱动系统6、胶带12、压气源10,控制系统7组成,其特征在于挠性气室5,凹曲气室组3、平直气室组8,凸曲气室组2、平直气室组8和过渡气室1顺次组装而成的全气室,所述的挠性气室5包括气室体18其侧壁与底板之间以橡胶囊25相连,盘槽孔板19装于其上,进气阀体24的圆柱段通过底板装在其中,碟形气阀21装在弹性支承22上,与其阀座间装有密封件23,台锥体气阀31与装有密封件30的阀座相吻合,其下部与液控油缸23的活塞杆相连,回位弹簧32装于其外;凹(凸)曲气室3、2,平直气室8和过滤气室1都是由侧壁、底板和与其各自所在位置胶带12的曲率相适应盘槽孔板16、14、17、4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曲气室3、平直气室8、凸起气室2的侧壁与盘槽孔板19、16、17、14、44之间焊接,与底板之间用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槽孔板19、16、17、14、44,其结构形状呈空间曲面,横向与胶带12的曲率相吻合,纵向与运输线路的曲率相一致,截面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槽孔板19、16、17、14、44,其上的孔径大小与个数应符合每米盘槽上孔的面积之和与每米胶带面积之比等于0.15-0.60‰的规律,19取上限值、16取下限值、17取中值、14取偏大值;其分布状态呈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槽孔径19、16、17、14、44上的孔之内壁呈流线型,其锥角为7°-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气室开式气垫胶带输送机,属于胶带运输机械类,主要有金属结构架,驱动系统、胶带、压气源和受料部的挠性气室、卸料部的过液气室、及其中间与运输线路相适应的各类气室组经组装而成的全气室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国内外尚未解决的课题,其特点是完全取消了承载托辊,运行平稳、阻力小,不跑偏,带载启动容易,气垫均匀,抗冲击能力强、气耗量小、设备完好率高、胶带运行寿命长,运行维修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特别适于输送诸如煤炭、沙石、海盐、粮食等散碎状物料时装用。
文档编号B65G15/60GK2054445SQ8921023
公开日1990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7日
发明者王德维, 张维屏, 佟庆理, 侯桂林, 张春茹, 王廷英 申请人:王德维, 张维屏, 佟庆理, 侯桂林, 张春茹, 王廷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