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无菌对接灌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4956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泉水无菌对接灌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泉水无菌对接灌装工艺,属于作业领域中的饮料灌装技术。
现行的矿泉水灌装工艺、多采取将吹塑成型的聚酯瓶经冲刷后灌装封盖的方法,制瓶与灌装分开或两厂或两车间。工艺虽然简单、易行,但易染菌、易污染,灌装过程中无防止细菌污染环节,不是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制得的矿泉水都在不同程度上受细菌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行的矿泉水灌装工艺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无菌操作的矿泉水无菌对接灌装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于采取下面的工艺步骤实现的1.将高温吹塑成型的灌装用瓶径风冷后,立即送入紫外线灭菌隧道,用波长为250—265um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2.经紫外线照射后的灌装用瓶,随着灭菌隧道的输送链进入负压灌装机,实施灌装;3.灌装矿泉水的聚酯瓶,再一次进入波长为250—265um紫外线灭菌隧道,经40—80秒的照射;4.将紫外线照射过的灌装矿泉水聚酯瓶送进封盖机进行封盖。
本发明工艺、免去刷瓶工序,节约水源。本发明利用吹瓶时高温与接续的风冷低温,起到一定杀菌作用,尤其是通过紫外线隧道及时的两次紫外线照射,彻底的杀灭了空瓶和灌装后瓶内的可能存在的细菌,保证了灌装的无菌条件。采用波长250—265um的紫外线灭菌效果极佳,因为该波长的紫外线与生物遗传因子的DNA最大吸收数目相一致,直接作用于生物核酸导致死亡,从而确保灌装后的矿泉水无菌。本发明确保灌装全过程无细菌污染,实现了无菌对接。
附图
是本发明工艺中所使用的紫外线灭菌隧道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通过最佳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1.将高温吹塑成型的灌装用瓶经风冷后,立即送入紫外线灭菌隧道灭菌,以波长为253.7um的紫外线灯照射6分钟;2.经紫外线照射的灌装用瓶,随灭菌隧道的输送链送入负压灌装机,实施灌装;3.灌装矿泉水的聚酯瓶,进入紫外线灭菌隧道,以波长为253.7um的紫外线灯照射60秒;4.将紫外线照射后的灌装矿泉水的聚酯瓶送进封盖机处进行封盖。
紫外线灭菌隧道如附图所示。它由筒形罩(2),设在筒形罩内的紫外线灯(1),布置在罩内支架(6)上的输送链(5)、护栏(4)构成。输送链两端分别和风冷聚酯瓶输送链及负压灌装机输送链相接。另一紫外线灭菌隧道的输送链分别和灌装机及封盖机输送链相接。
附图中(3)为饮料瓶,(7)为底架。
权利要求
1.一种矿泉水无菌对接灌装工艺,其特征在于采取如下步骤(1)将高温吹塑成型的灌装用瓶径风冷后,立即送入紫外线灭菌隧道,用波长为250—265um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2)经紫外线照射后的灌装用瓶,随着灭菌隧道的输送链进入负压灌装机,实施灌装;(3)灌装矿泉水的聚酯瓶,再一次进入波长为250—265um紫外线灭菌隧道,经40—80秒的照射;(4)将紫外线照射过的灌装矿泉水聚酯瓶送进封盖机进行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泉水无菌对接灌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将高温吹塑成型的灌装用瓶经风冷后,立即送入紫外线灭菌隧道灭菌,以波长为253.7um的紫外线灯照射6分钟;(2)经紫外线照射的灌装用瓶,随灭菌隧道的输送链送入负压灌装机,实施灌装(3)灌装矿泉水的聚酯瓶,进入紫外线灭菌隧道,以波长为253.7um的紫外线灯照射60秒;(4)将紫外线照射后的灌装矿泉水的聚酯瓶送进封盖机处进行封盖。
3.一种紫外线灭菌隧道,其特征在于它由筒形罩(2),设在筒形罩内的紫外线灯(1),布置在罩内支架(6)上的输送链(5)、护栏(4)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将高温成型及风冷处理的聚酯瓶送入紫外线隧道灭菌,然后进行负压灌装,灌装后再送入紫外线隧道进行灭菌,最后封盖的矿泉水无菌对接灌装工艺。该工艺可确保灌装的全过程不发生细菌污染。免去制瓶工序、节约水源,降低矿泉水饮料成本。
文档编号B67C7/00GK1126172SQ9411265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日
发明者孟祥戎, 周玉骧, 张铁铮, 张学武 申请人:孟祥戎, 周玉骧, 张铁铮, 张学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