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5016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果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来装水果的水果箱,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果箱,其底部较窄,顶部较宽,位于果箱边框顶部处突伸出穿有直细长孔的支承框,一对可移动且可转动的提手插入细长孔中,这样,箱子可以随手柄移动后的位置进行堆叠,且箱子可以抓得稳固。
传统的果箱主要用木头、瓦楞纸板或泡沫聚苯乙烯之类制成的一次使用的箱子,其问题是资源浪费过大,而且其结构上只能用少数手指抓住而不是用全部手心来握住,因此很难抓紧,且移动非常不便。
也就是,用木头制成的果箱有如下缺点。它虽然较牢固,但重量大;由于在结构上箱子顶部和底部尺寸相同,不可能组合或脱卸,因此不可能将一个堆放到另一个上面,所占体积就会很大;而且由于提手稍向盒子顶面两侧只伸出一点点,用手抓提时非常不便。
用瓦楞纸板制成的箱子有如下缺点。由于在结构上它可以折起或放开,在运送或储存时其体积可以很小,但另一方面,在使用或存放时,需要麻烦的操作过程将箱子一个个地折起或打开;而且由于其牢固性差,即使受到轻微冲击也容易损坏,而且容易受潮。
再者,用泡沫聚苯乙烯制成的果箱有如下缺点。虽然重量轻,但另一方面牢固性较低,因此很容易受损,而受损后的碎片会污染周围环境;而且由于大多数在结构上不能堆放,在存放空箱时体积很大。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类型的果箱的这些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合成树脂或金属注模而成的可半永久性使用的果箱,可将箱子堆垛起来以减少堆放体积而不必折起或放开,且能稳固地抓持箱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箱子在顶部较宽,在底部较窄,具有细长孔的支承框突伸于边框的顶部上,一对提手插入支承框的细长孔内可以滑动,这样,另一箱子可随提手的滑动位置堆放在一个箱子内,其他箱子可以多层堆放在提手上,另外可以用手抓住箱子,有一加强钢丝插入堆放箱子的提手内,从而增加了提手的牢固程度。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视图,显示了提手相互接触的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前视图,显示了箱子一个套迭在另一个上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的前视图,显示了多层箱子堆放在提手上的状态。
图5(A)是本发明提手的剖面图;
图5(B)是本发明提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图4的剖面图,其状态为上面箱子的一个槽放在下面箱子的提手顶面上,以防止箱子左右方向的移动;
图7是本发明图4的纵向剖面图。其状态为上面箱子的底面放在下面箱子提手的突钩件间,以防止箱子前后移动;
图8是本发明提手的剖面图;
图9是一立体图,显示了本发明的提手插入支承框或从其中卸出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的提手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
用合成树脂或金属注模成形一容器2,其顶部较宽,底部较窄,向顶部开口,在容腔2的底部底面两侧处成形有从底面向下凸出底部有一预定距离的凸起部4,凸起部4的底面成形有沿整个长度方向的向下的槽6,在容腔2的每一侧面及其底面成形有许多长的和短的通孔8,成形有细长孔12的支承框14在边框10的顶表面的右边和左边凸伸,并与边框10一体成形。
上述槽6最好向下较宽,以便易于放在提手抓杆18上,并且能直接成形于凸起部4底部的底表面处。
在提手抓杆18的前表面两侧成形有带斜表面20的凸钩件22,其形状基本弯成“ ”形,以防止堆放的箱子发生前后移动,凸槽24成形于提手16后表面的长度方向,在凹槽内成形有多个适当间隔开的卡扣件30,它带有卡槽28和反向斜坡的槽口26。
加强钢丝32是由抗氧化材料制成,或在外表面上涂有抗氧化材料,其外径等于或基本等于卡槽28的内径,将钢丝32用力插过槽的开口而固定在上述卡槽内。
凹凸不平的表面34位于大约是提手抓杆18的中心部分的一侧,以便容易用手抓持,断面为半圆形的一对钩件36由位于提手16的弯曲部分的一端处的连接杆38来连接,这样,这种钩件36间具有一预定距离,提手的连接杆38插入支承框的细长孔12内,这样,连接杆38就能在细长孔12内滑动,从而组装成了水果箱A。
在上面的描述中,多个宽度较窄且有点突出的加强肋根据需要成形于箱子A的外表面,或者可完全根据箱子要求而没有这些加强肋。
未曾解释的标号如下40指附加的空间;42挡支承框的加强件;44指成形于边框的前后面处的抓手。
根据箱子A的使用状态适当移动提手16的位置,即可使用如此构造的本发明。如图2所示,在容腔2内装有物品(如水果)或是空着的状态下,需将箱子搬动时,将一对提手16移至中间,一个提手16与另一个提手16相互抵靠,凸钩件22的斜面20与提手抓把18的角部表面相抵靠,从而提手16与边框10构成三角形,形成稳定的结构。
当用一只手或一双手抓住如上所述状态相互抵靠着的提手抓把18的大致为中央部分的时候,由于提手抓把18位于箱子A的中央处且是一三角形结构,则箱子A不会倾向左边或右边,从而能够稳定地移动。
在以上的描述中,在箱子A内装着物品或箱子A较大而需两个人一起提的状态下,将提手的连接杆38移动到外侧的位置,然后两个提手16被分别抓住及移动,这会完成得很好。
而且,如果需要储存或移动空箱时,如图3所示,将提手的连接杆38移位于细长孔12的外侧位置,使提手16的后表面与边框10的顶表面接触,然后另一箱子A被堆放在箱子A的容腔2内,由于箱子堆放高度大大降低,箱子的移动、运输及存放就更容易了。
而且,在上述容腔2内装满物品(如水果)后需要将盒子堆起的情况下,当两个提手16推至箱子的中间部分而使提手16的后表面与边框10的顶表面接触时,提手抓把18抵靠着支承框14的侧表面,从而不能继续移动。
在上述状态下,另一装有物品的箱子A″被提起且使箱子A″的凹槽放在下面箱子的提手抓把18上,装有物品的箱子则能堆放好多层。
在以上的描述中,由于在下面箱子A和上面箱子A″之间由凸起部4产生了如凸起部4向下突伸的距离一样多的额外的空间40,即使装在下面箱子A容腔内的水果太多而有一两个超出边框10的顶表面,由于它们不会接触上面盒子A″的底表面,这就防止了水果的损坏,而且水果可以在下面的箱子里装得更多。
如图7所示,堆放的箱子A″的两侧表面被提手的凸钩件22阻止而不能前后移动,以及如图6所示,由于槽6放在提手抓把18的上面而被钩住,以及提手16与支承框14的侧表面相接触,这也阻止了箱子的左右移动。
由于另一装有物品的箱子可以以多层的方式用前述方法堆放到已堆起的箱子A″上,从而使堆放面积缩小,以及由于支承着上面箱子的提手16的支承能力因装在其内的加强钢丝32而大大增加,因此它们能承受许多堆程重量。
而且,在加强肋垂直地突起于箱子的侧表面上的情况下,增加了箱子的上下支承能力,而且当突起的加强肋的厚度较大或以预定间隔制成好多个数时,箱子的上下支承能力更进一步提高了。
在需将提手16插入或抽去支承框14时,如图9所示,支承框14的顶部被移向箭头方向,从而内部的钩件36被插入或抽出,然后已移动的支承框14的顶部被放松,支承框14回至原始状态,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提手16的脱卸或连接。而钩件3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但它现在是半圆形的,使插入支承框14或从其中卸出相对容易些。
而且,由于本发明的箱子用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其使用寿命是半永久性的,且其制造成本较低,可以再生,从而可重复利用资源,而且由于可抗潮湿,这与瓦楞纸板不同,因此甚至在雪天或雨天都能使用,也可以存放露天中。
而且,不仅可以装载如水果之类的农产品或水产品,也可以存放生活用品。由于现有已制成的箱子大多数可装载10公斤、15公斤、20公斤或更多的物品,它们不但很重,而且没有提把能够抓住箱子,由老人、弱者或妇女来提携时特别困难。然而由于本发明箱子用金属或合同树脂注膜而成,很容易根据各种尺寸大小分成小、中小、中、中大和大的各类,而各种尺寸的箱子中可以选用一个大小适用的箱子。
图10是本发明提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钢丝46的端部50处成形有环形槽48并向内弯成“ ”形状后被插入支承框的细长孔12中,从而可以滑动。将垫圈52插入已插入细长孔的一弯曲部分50内,将C形环54用力插入环形槽48内,用软性材料制成的抓杆58是注膜而成的,或者用力插入提手部分56的外表面,挡止环60在两端凸出,阻止了堆在抓杆58顶部处的箱子的前后移动,也不妨使用。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箱子用合成树脂制成,而提手成形于箱框表面的顶部以便能够转动及前后移动,因此箱子能抓得稳固,且另一箱子可以堆放在一箱子的容腔内,或者,另一箱子可以以多层方式堆放在提手上。
权利要求
1.水果箱,其容腔(2)的顶部较宽,底部较窄,朝上开口,底部两边的底表面处成形有槽(6),具有细长孔(12)的支承框(14)在边框(10)的顶表面的右边和左边突伸,在细长孔(12)处成形有凸钩件(22),加强钢丝(32)装在其内,和钩件(36)相对应的有提手(16)的连接杆(38),它被插入弯曲端部(50),这样,提手的连接杆(38)可以在细长孔(12)内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箱,其特征在于,提手的弯曲端部(50)插入支承框的细长孔(12)内,然后将一C形环(54)用力插入环槽内,这样,提手可以在细长孔(12)内滑动,带有突起的挡止环(60)的抓杆(58)被固定至提手部分(56)上。
全文摘要
用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果箱,箱子A的顶部较宽,底部较窄,这样,另一个箱子可以堆放在一箱子内,在底部两侧的底表面成型有向下的凸起部4,凸起部4的底部有槽6,有细长孔12的支承框14在箱子A的边框10处突出,具有凸钩件且装有加强钢丝32的提手16的连接杆38插入细长孔12内,从而提手的连接杆38可以在细长孔12内滑动,这样,另一箱子可根据提手16的位置堆放在一箱子内,或者其他箱子可以多层地堆放在提手16上,箱子可被稳固地提起或抓住运送。
文档编号B65D21/06GK1106355SQ9411724
公开日1995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6日
发明者张谨洪 申请人:张谨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