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165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瓶盖。
目前液体类消费品的包装瓶大多采用防盗盖、易拉盖、旋转盖等,这些瓶盖存在着开启难,不防伪等缺点,消费者使用不便,不法之徒还可利用旧瓶及瓶盖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的采用破坏瓶子的开启方法,使瓶子一次性使用,防伪效果虽佳,但破碎的瓶渣及破坏式的开启方法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瓶盖,它使用方便,开启安全,卫生,防伪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瓶盖,它包括内垫、里盖、下罩、外盖、配套的瓶颈,里盖内顶置有内垫,里盖内表有螺纹,拧在配套的瓶颈上,里盖下端有突起的易断环,二者联接处形成有V型槽,下罩上部开孔,该孔稍大于里盖上部外径,小于易断环直径,用胶将下罩与配套的瓶颈粘合形成型腔,并将易断环罩在里面,下罩采用透明材料,外盖嵌在里盖上部,与里盖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开启后易断环掉入型腔中,下罩又无法取下,包装瓶只能一次性使用,因而具有直观显著的防伪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瓶盖的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它包括内垫1、里盖2、下罩5、配套的瓶颈6、外盖8,其中,里盖2内顶置有内垫1,里盖2内表有螺纹,外盖8与里盖2紧密配合,里盖2下端有突起的易断环4,二者联接处形成有V型槽3。用胶将下罩5与配套的瓶颈6粘合形成型腔7,并将易断环4罩在里面,开启时,旋转外盖8带动里盖2上移,易断环4受到下罩5的阻力无法上移,即从V型槽3处与里盖2分开,继续旋转外盖8直至开启。当瓶内尚有剩余液体时将里盖2与外盖8旋上又可密封,但易断环4无法再与里盖2成为一体,下罩5无法取下,易断环4也取不出来,下罩5为透明材料,可透过下罩5观察易断环4是否与里盖2分离,来判断瓶盖是否开启过,因而防伪效果直观显著。里盖2、外盖8可采用塑料,下罩5采用透明玻璃,瓶颈6为玻璃或陶瓷。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瓶盖,它包括内垫、里盖、下罩、外盖、配套的瓶颈,里盖内顶置有内垫,里盖内表有螺纹,拧在配套的瓶颈上,其特征在于里盖下端有突起的易断环,二者联接处形成有V型槽,下罩上部开孔,该孔稍大于里盖上部外径,小于易断环直径,用胶将下罩与配套的瓶颈粘合形成型腔,并将易断环罩在里面,下罩采用透明材料,外盖嵌在里盖上部,与里盖紧密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盗瓶盖,包括内垫1、里盖2、下罩5、配套的瓶颈6、外盖8,里盖2内表有螺纹,外盖8与里盖2紧密配合,里盖2下端有突起的易断环4,二者联接处形成有V型槽3,用胶将下罩5与配套的瓶颈6粘合形成型腔7,并将易断环4罩在里面。瓶盖开启后,下罩5无法取下,易断环4与里盖2分离但取不出来,下罩5为透明材料,观察易断环4与里盖2是否分离,来判断瓶盖是否开启过,它使用方便,开启安全,卫生,有显著的防伪效果。
文档编号B65D41/00GK2255956SQ96244130
公开日1997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5日
发明者冯宪宝, 李作武, 高立永, 高效海, 李现民, 张学华 申请人:冯宪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