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94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织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带,例如筛网、传送带等,其中与纺织带两终边连接的是螺旋圈(helical coils),借助于一种插入丝、插入针等能被插入的东西,螺旋圈能相互卷绕并被握持在一起。
这种类型的带特别应用于脱水技术上,例如用于沉积物的脱水,浆料的脱水或用于造纸机上。这种带的常规宽度范围在1.5~约8米之间。
本类型的纺织带在申请EP 0564436 A1中作为一个样例被描述,并且在这个文件中还将提到更进一步的知识文献。
在带的终边应用螺旋圈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这是由于连接到纺织带相对两终边的螺旋圈能很容易地相互卷绕并且能借助于一根插入丝而被连接起来。其它的连接方法,例如线圈,实际上远不如螺旋圈方便,该线圈从带织物突出来并且彼此平行,同时也有一根插入丝。但是,实际上已经表明即使一个螺旋圈被损坏,这个螺旋圈能很容易继续撕裂并且与带脱离。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修补工作相当耗时并且要求与应用带,例如筛网相关的机器停止运转。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这种不利因素,并提供一种具有较大耐久性能的带,该带在不得不被更换或修理之前,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根据在带的每个终边,螺旋圈被至少分为三部分的事实,能够达到本发明的这个目的。这三部分即两个窄边部分和一个中间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独立于其它部分与带连接。
本发明基于这个观点对带的螺旋圈的损坏首先产生于边沿区,在该边沿区内,带与例如止动件,宽度传感器等协同作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办法产生的结果是在发生损坏的大部分情况下,独立于窄边部分的宽的中间部分仍然未损坏,以便在带不与产生问题的终边相连接情况下,带大体上也能继续运行。既然边沿部分的宽度通常仅占整个带宽的1%或更少,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通过修剪带而去掉受损的边沿部分,其时带通常仍能继续运行。如果螺旋圈的中间部分在整个宽度上都放置在纺织材料和/或在带的纺织材料末端线圈中,这将是很有利的,这是因为即使窄边部分受损而中间部分仍然可靠地未受损害。
如果中间部分螺旋圈的两端延伸为一段而成为一个绞接的紧固部分,连接的可靠性就进一步加强,这种绞接在带的纺织材料内并与纵向织造方向一致。
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被分为若干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独立于其它部分被连接至带上,那么,这就能很方便地达到增加可靠性的目的。
因为同样的原因,建议两个边沿部分的螺旋圈内端延伸为一段以成为一个紧固部分,该紧固部分与纵向织造方向一致并绞接于纺织材料内。
在带的外部边沿区,连接的可靠性能被增加,这是由于存在这样的事实两终边部分的螺旋圈外端延伸成一段而成为一个紧固部分,该紧固部分在终边区内横向缝接。
如果纺织带和/或螺旋圈的材料是热塑性塑料,至少在带的终边区域,紧固部分能被热固在一起,靠这种方式,实质上这些紧固部分不可能由带状材料脱离出来。
如果在窄边部分的一侧或两侧,带具有一层保护性的涂层,那么就会对带终边的连接产生一个更进一步的保护,其中这层保护性涂层可用热塑性塑料或双组分的聚合物敷于带上。
窄边部分的宽度在10~30mm之间比较有利,这是由于其产生了一个足够的可靠程度并且具有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点参照一个如图所示的举例实施例在如下被进一步解释。根据本发明,此图显示了一根带的部分的平面视图或底视图,在带的终边和侧向区域,部分地去掉了螺旋圈。
附图
示出了一个机织带1,例如是一个脱水筛网的一段,在这种情况下,脱水筛网由一种单丝合成材料组成,这种带的实际宽度总计例如在1.5~10m之间,并且其长度为宽度的几倍。附图用稍微放大的比例显示了该段带,这样在图形的上部,仅部分终边和附图左边的部分侧边能明显示出。
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在横向被织成线圈2,线圈2突出于带1上织物的终边,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根特殊纬纱线5而被握持,在线圈2上,一根结构固定纱线6被织入。
在附图左侧,这个中间部分3与一个螺旋圈4的窄侧边部分7相连接,窄侧边部分7同样被织成突出的线圈。
以相似的方式,螺旋圈被连接至带1的其它端侧(未示出),为的是材料能被连接而形成一个连续带(环形带);这种连接是基于这个事实螺旋圈在端侧相互卷绕,一圈紧接一圈,于是一根例如由平的合成材料制成的插入丝被穿入两种螺旋圈,即穿过所形成的通道。这在背景介绍中提到的EP 0564436 A1和这个专利提到的一些文件中都有描述。
通常,在带1的另一侧边,相应于窄侧部分7,也有一侧边部分;然而在图中由于空间的原因,这个侧边部分被省略掉。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的两端延伸为一段以成为一个紧固部分8,该部分与纵向织造方向一致,在纺织材料内绞接,其中,由于带的宽度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仅中间部分3的左侧紧固部分8被示出。
同样,这种方法也应用于螺旋圈的两个边沿部分7的内端,其中由于已经提到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仅有窄的左侧部分7可见,左侧部分7的右端有一段延长而成为一个紧固部分9,该紧固部分9沿纵向织造方向在纺织材料内绞接,即,在其内织回。
如图所见,螺旋圈的窄侧部分7的左端,在所示举例的实施例中延伸为一段而成为一个紧固部分10,紧固部分10在纺织材料内终边区内缝接。
明显地,由于本发明的螺旋圈4的窄侧部分7能经受损坏,结果不影响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中间部分3占据了绝大部分宽度,这是因为这一些部分完全相互独立。任何对带1的损坏在许多情况下发生于带1的边沿区内,此时螺旋圈4用于把带握持在一起,这是由于在旋转过程中,经常会撞击侧边,有时也会撞击用于控制目的的传感器。如果螺旋圈4的窄侧部分7变松散,那么这不会导致带两终边连接的打开,这是由于带宽的绝大部分,例如98%仍然通过螺旋圈的中间部分3而被握持在一起。如果必要的话,带1甚至能在受损的窄侧部分7的宽度周围被修剪,但是这取决于带1相应的应用。
在窄侧部分7,带在窄边部分区域内包括一层保护性涂层11,例如热塑性塑料,通常该涂层应用于纺织带1的两侧。至于在边沿区内提到的特殊填充物,应用这种保护性涂层大大提高了带在使用期内的耐久性。所用带材料的类型,例如织物组织,对于本发明是无关紧要的,同样螺旋圈4与带1终边的连接方式对本发明也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对于样例,应该能注意到带可能用的材料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和聚偏氟乙烯,对于织物组织,在织造材料范围内,织物组织是亚麻织物1/1,不同的斜纹棉织物,巴拿马薄呢和缎纹织物,其中所有的织物也有可能是多层。
权利要求
1.纺织带(1),例如筛网、传送带等,其中与纺织带两端终边相连接的是螺旋圈(4),借助于一种插入丝、插入针等能被插入的东西,螺旋圈能相互卷绕并被握持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带的每一终边,螺旋圈(4)被分为至少三部分,即两个窄边部分(7)和一个中间部分(3),其中每一部分都独立于其它部分与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在整个宽度上与纺织材料交织和/或由带(1)的纺织材料末端线圈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被分为若干要素部分,其中每一要素部分都独立于其它要素部分与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的两端或其要素部分延伸为一段而成为紧固部分(8),紧固部分(8)沿纵向织造方向在带(1)的纺织材料内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螺旋圈的两边沿部分(7)的内端延伸为一段而成为紧固部分(9),紧固部分(9)沿纵向织造方向在纺织材料内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个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螺旋圈的两边沿部分(7)的外端延伸为一段而成为紧固部分(10),紧固部分(10)沿横向在终边区内被缝接。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个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螺旋圈(4)的材料和/或带(1)的材料是热塑性塑料,并且紧固部分(8,9,10)至少在带的终边区内被热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个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在带的一侧或两侧的窄边部分(7)的区域内具有一层保护性涂层(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保护性涂层(11)是将热塑性塑料敷至带上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保护性涂层(11)是将双组分的聚合物敷至带上形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窄边部分(7)的宽度总计在10~30mm之间。
全文摘要
纺织带(1),例如筛网、传送带等,其中与纺织带两端终边相连接的是螺旋圈(4),借助于一种插入丝、插入针等能被插入的东西,螺旋圈能相互卷绕并被握持在一起,在带的每一终边,螺旋圈(4)被分为至少三部分,即两个窄边部分(7)和一个中间部分(3),其中每一部分都独立于其它部分与带连接。更特别的是,螺旋圈(4)的中间部分(3)在整个宽度上与带的纺织材料交织。
文档编号B65G15/56GK1239158SQ98114760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1日
发明者格哈德·埃克哈德特 申请人:海克奥地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