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空瓶上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25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化气空瓶上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液化石油气厂、站,灌装车间及类似场所将空瓶送到灌装线上的一种输送装置。
液化气厂、站灌装车间,将空瓶送到灌装线上的输送装置,目前广泛采用的上瓶机,主要由输送机,气动护瓶器、扶瓶器,分瓶装置、挡瓶器及上瓶机构等功能部分组装而成;它的上瓶机构是设置在输送机前端的滑板式结构,挡瓶器是由摇杆、连杆及摆杆依次连接构成的手动装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空瓶在滑板上处于完全被动状态,当后面的空瓶少,如只有一两个、质量不够大时,则难以将滑板上的空瓶推到灌装线上去,常出现倒瓶或其它事故,影响正常工作;操作繁琐,人工手动摇杆挡瓶,节拍频繁紧张,劳动强度大,容易失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主动上瓶、操作简便的液化气空瓶上瓶机产品。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液化气空瓶上瓶机,仍由输送机,护瓶器、扶瓶器,分瓶装置、挡瓶装置及上瓶机构等功能部分组装而成,但上瓶机构主要由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辊轴及辊轴下部的调整架构成,辊轴以链传动与输送机的传动相衔接;挡瓶装置主要由气缸、摆杆构成,摆杆的支点与机架铰接、力点与气缸活塞轴连接。
在满足上述结构要求的前提下,液化气空瓶上瓶机的整体、各功能部分、每个零部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大小,构件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位置关系等,均可根据使用需要,酌情设定,它们都能实现目的,保证本液化气空瓶上瓶机的使用性能和效果。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空瓶处在主动辊轴上,容易推到灌装线上去,可避免倒瓶及其它事故,上瓶效果好;操作简便,按钮气动控制,劳动强度小;效率高,工作可靠。
结合附图、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液化气空瓶上瓶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瓶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挡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液化气空瓶上瓶机实施例中,上瓶机构主要由安装在左、右支架1、3上的辊轴2及辊轴下部的调整架构成,辊轴以链传动与输送机的传动相衔接。即上瓶机构的动力来源于输送机的专用链轮轴,经变速使辊轴的线速度与输送机首段链条线速度相匹配,利于钢瓶平移到灌装线上;辊轴的上、下位置通过调整架调节。挡瓶装置主要由气缸4、摆杆5构成,摆杆的支点与机架铰接、力点与气缸活塞杆连接。气缸活塞杆向外运动时,同时推5个摆杆成一定角度、处于挡瓶状态;上瓶时,气缸活塞杆向内运动,同时拉5个摆杆处于垂直状态。其它各功能部分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等,与现有技术相同,也可采用其它结构构成。
实施例中,液化气空瓶上瓶机的辊轴调整架由架座6、带轴承的支撑臂7及下部的调整螺杆8构成,支撑臂通过长形孔以螺纹件固定在架座上。松开支撑臂的固定螺纹件,通过螺杆即可调节辊轴的位置。
液化气空瓶上瓶机中,挡瓶装置气缸外设有由连接板9、螺杆10、调整螺母11及定位块构成的活塞行程调节装置。
附图所示实施例的使用性能、使用效果为佳。
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气空瓶上瓶机,由输送机,护瓶、扶瓶器,分瓶装置、挡瓶装置及上瓶机构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上瓶机构主要由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辊轴及辊轴下部的调整架构成,辊轴以链传动与输送机的传动相衔接;挡瓶装置主要由气缸、摆杆构成,摆杆的支点与机架铰接、力点与气缸活塞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空瓶上瓶机,其特征在于辊轴调整架由架座、带轴承的支撑臂及下部的调整螺杆构成,支撑臂通过长形孔以螺纹件固定在架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空瓶上瓶机,其特征在于挡瓶装置气缸外设有由连接板、螺杆、调整螺母及定位块构成的活塞行程调节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液化气厂、站,将空瓶送到灌装线上的一种输送装置。由输送机,护瓶、扶瓶器,分瓶、挡瓶装置及上瓶机构组装而成,但上瓶机构主要由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辊轴及辊轴下部的调整架构成,辊轴以链传动与输送机的传动相衔接;挡瓶装置主要由气缸、摆杆构成,摆杆的支点与机架铰接、力点与活塞轴连接。空瓶处在主动辊轴上,容易推到灌装线上去,上瓶效果好;操作简便;效率高,工作可靠。
文档编号B67C3/02GK2325375SQ9820323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0日
发明者王建国, 栾用瑾, 柴宝瑞, 陈克其, 刘仲相 申请人:天津市长龙液化石油气设备制造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