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55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伪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防伪瓶。
现有防伪瓶种类很多,张弓酒瓶是防伪较好的一种,这种酒瓶在瓶口处有一凹形槽,瓶颈内塞上一直管塑料塞,直管塑料塞上再加上塑料盖密封;装完酒后瓶口再用胶粘上玻璃密封板,使直管塑料塞不易拔出,开启时用专用钥匙撬瓶口处凹形槽,使凹形槽上部瓶颈及所粘玻璃密封板脱离下部瓶口,直管塑料塞露出即可倒酒;这种防伪瓶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装完酒后要插入直管塑料塞及塑料盖,还要用胶把玻璃密封板粘到瓶口上,工作量大、程序复杂;二是所粘玻璃密封板易被撬开,这样不损坏瓶口也能将酒倒出,给造假酒者以可乘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伪简单且防伪可靠的防伪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防伪瓶,由瓶盖、瓶塞及瓶体组成,其特点是瓶塞为“亚”形瓶塞,在其上端面和下部密封塞之间设有均布的3-4个翼片;瓶颈中部的内壁上开有环槽,环槽所在的瓶颈处开有1-2个开启口;“亚”型瓶塞装于瓶口内,其密封塞与瓶颈内壁密封,其翼片末端卡于环槽的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该防伪瓶的瓶塞为“亚”形瓶塞,装完酒后将其塞进瓶口,使翼片末端卡入瓶颈内环槽中即完成了防伪操作,因而比现有技术更加简单易行,节省工时,还由于翼片末端卡于环槽内,不将瓶颈上端撬掉,就无法倒出酒来,因而防伪效果更好,不会给造假酒者以可乘之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瓶颈被撬断部分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瓶塞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部说明由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瓶盖、瓶塞1及瓶体5组成,瓶盖为普通瓶盖,瓶颈2下部设有与瓶盖配合的螺纹4,瓶颈2中部的内壁上开有环槽9,环槽9所在的瓶颈处开有两个开启口3,如图3所示,瓶塞1为“亚”形瓶塞,在其上端面6和下部密封塞7之间设有四个翼片8,再如
图1所示,装完酒后,“亚”形瓶塞1装于瓶口内,下部密封塞7与瓶颈2内壁密封,翼片8的末端卡于环槽9的上端面上,最后将瓶盖拧好及完成防伪操作。
饮酒时,用筷子插入开启口3一撬,瓶颈2上部即断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此时即可倒酒了,如果一次饮不完酒,再插入“亚”形瓶塞1,拧好瓶盖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防伪操作简单,防伪效果好等优点,适合各酿酒厂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由瓶盖、瓶塞(1)及瓶体(5)组成,其特征在于瓶塞(1)为“亚”形瓶塞,在其上端面(6)和下部密封塞(7)之间设有均布的3-4个翼片(8);瓶颈(2)中部的内壁上开有环槽(9),环槽(9)所在的瓶颈处开有1-2个开启口(3);“亚”形瓶塞(1)装于瓶口内,其密封塞(7)与瓶颈(2)内壁密封,其翼片(8)的末端卡于环槽(9)的上端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瓶,解决了以往防伪瓶防伪操作复杂,防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特点是在瓶口内置有“亚”形瓶塞,“亚”形瓶塞的翼片末端卡于瓶颈内壁的环槽内,不撬断瓶颈是决不可能倒出酒来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伪可靠,适于各酿酒厂使用。
文档编号B65D50/00GK2317190SQ9820984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0日
发明者杨朝杰 申请人:杨朝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