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64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存物料容器的盖子,尤其涉及一次性防伪盖。
目前为防止假冒伪劣饮料或酒的制造与销售,已有多种一次性防伪瓶盖,这类瓶盖开启后受到破坏,不能再用,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制假,但有些在使用中必须用工具开启,或者由于结构复杂,制造麻烦,影响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用工具开启,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的防伪盖。
本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伪盖包括盖体和盖板,套装在瓶口外壁的盖体顶面中心处有一个小于该顶面外圆尺寸的孔,孔上有盖板,盖板顶面有提手,盖板与盖体顶面之间采用易折断结构联接。
这种防伪盖由盖体和盖板组成,盖板与盖体之间采用易折断结构联接,盖板上有提手,消费者不必使用工具开启瓶盖,只需稍用力推或提起盖板,盖板即离开盖体,不能再复原,起到防伪作用,此防伪盖结构简单,制造与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实施例1如图2、图3所示的防伪盖,由盖体1和盖板3构成,装配在瓶口9上,其外还要装-个常用的外盏8,瓶口内也要装一个常用的瓶塞6,盖体1顶面有一个小于该顶面外圆的孔11,孔11上有盖板3,盖板3顶面有提手4,提手4为中空半圆片,盖板3的下部与盖体1顶面采用易折断结构联接,该易折断结构是连接点,即盖体与盖板之间有两个以上的连接点2,盖体1和瓶口9接触的内圆柱面上有十二至十六条竖状肋筋10,盖板3顶面高于盖体1顶面,盖板3下面有内圈5与外圈7,当防伪盖与瓶口9装配在一起时,内圈5的下端面压在瓶塞6的顶面,内圈5与外圈7之间有凹槽。
实施例2如图4所示,盖板3与盖体1联接处的易折断结构是周圈薄膜2’,盖板3顶面的提手是实心的半圆片,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提手4还可以做成矩形、长方形、梯形。
安装防伪盖前,需将常用的瓶塞6装在瓶口9内,再装防伪盏,然后将外盏8套上。开启防伪盖时,只需用手指捏住盖板3上的提手4,如易折断结构为连接点2时,向上拉提手4,如易折断结构为薄膜2’时,反复推拉提手4,盏板3与盖体1即断开。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盖,包括盖体和盖板,其特征在于盖体顶面有小于该顶面外圆的孔,孔上有盖板,盖板顶面有提手,盖板下部与盖体顶面之间采用易折断结构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盖,其特征在于该易折断结构是点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盖,其特征在于该易折断结构是圆周薄膜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伪盖,其特征在于盖体与瓶口接触的内圆柱面上有多条竖状肋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盖,其特征在于盖板顶面高于盖体顶面,下面有内圈与外圈,内外圈之间有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防伪盖,由盖体和盖板组成,其特征是:盖体顶面有小于该顶面外圆的孔,孔上有盖板,盖板顶面有提手,盖板下部与盖体顶面之间采用易折断结构联接,这种防伪盖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开启瓶盖不必使用工具,开启后此盖报废,作为一次性防伪盖,适合装在饮料或酒类瓶口上。
文档编号B65D41/32GK2320554SQ9821292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0日
发明者孙波 申请人:孙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