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顶开型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868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顶开型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盖,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瓶盖。
中国ZL96212554.7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启式一次性防伪瓶盖,它包括塞进瓶口内的内盖和内盖外的外盖,在内盖与外盖之间有内盖箍,内盖箍置于瓶口之上,它与内盖紧配合,与外盖以螺纹配合,当消费者使用时撕去外套旋动外盖,内盖箍则可带动内盖上升,直至顶破外盖上平面,使用方便且有防伪功效。但该瓶盖组件较多,制造工艺复杂,给使用推广带来一定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且防伪效果好的防伪瓶盖。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顶开型防伪瓶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上端盖(2)周边有环槽(3),下面有内塞(4),盖体(1)上部内壁有螺纹(5),下部内壁有齿牙(6)。
所述的环槽(3)为“V”形槽。上端盖(2)下面边缘有一凸点(7)。螺纹(5)和齿牙(6)在盖体内壁圆周上均布为三段。在盖体(1)外壁与齿牙(6)对应部位有外加强环(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旋动瓶盖,瓶盖下移,瓶口即可顶开上端盖,把上端盖拿掉即可从瓶内倒出液体,使用非常方便。瓶盖下部的齿牙卡在瓶颈外径取不下来,使瓶子不能再次使用,起到了防伪作用。本实用新型整体上为一个部件,可以一次成型,因此制造非常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仰视图。
实施例瓶盖盖体1的上端盖2的周边有“V”形环槽3,下面有内塞4,盖体1上部内壁有圆牙尖三角螺纹5,分三段均布在盖体内壁圆周。盖体下部内壁有齿牙6,也分三段均布在盖体内壁圆周。在盖体1的外壁与齿牙6对应部位有外加强环8起加强作用。在上端盖2下面边缘有一凸点7。
本实施例只需将瓶盖向下压向瓶颈,然后旋拧瓶盖即可。此时,内塞塞进瓶口,保证瓶内的液体(如酒类)不会在运输或倾斜时漏出瓶外。齿牙6卡住瓶颈外大径,使整个瓶盖取不下来。
在需将瓶内液体倒出时,向下旋拧瓶盖,由于V形环槽处较薄,同时利用凸点7顶压瓶口,使上端盖在凸点处先被顶开,继续旋拧即可将整个上端盖顶开,取下上端盖即可从瓶中倒出液体。由于盖体卡在瓶颈上取不下来,防止造假者利用旧瓶再次灌入液体。
权利要求1.一种上顶开型防伪瓶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上端盖(2)的周边有环槽(3),下面有内塞(4),盖体(1)上部内壁有螺纹(5),下部内壁有齿牙(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环槽(3)为“V”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端盖(2)下面边缘有一凸点(7)。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瓶盖,基特征在于,螺纹(5)和齿牙(6)在盖体内壁圆周上均布为三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螺纹(5)和齿牙(6)在盖体内壁圆周上均布为三段。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盖体(1)外壁与齿牙(6)对应部位有外加强环(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上顶开型防伪瓶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上端盖(2)的周边有环槽(3),下面有内塞(4),盖体(1)上部内壁有螺纹(5),下部内壁有齿牙(6)。使用时只需将瓶盖向下旋拧,利用瓶口顶开上端盖即可从瓶内倒出液体,使用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
文档编号B65D41/36GK2341920SQ98236399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云峰, 李士英 申请人:杨云峰, 李士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