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桩提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685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桩提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泥船用装置,尤其是一种定位粧提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定位粧台车系统是斗轮、绞吸式挖泥船重要的挖泥设备,安装在船艏或船艉部的开槽内,一般情况下一条船包含两根定位钢粧,分别称为主粧和辅粧。主粧是安装在台车上起主要作用,辅粧主要在疏浚过程中前进时起到辅助的作用,辅粧安装于主粧的左侧或右侧。
[0003]主粧先立起插入海床(河床)泥土中用于疏浚船舶的定位,再通过台车行走装置来推动定位粧与船体发生相对移动,由于定位粧固定泥底,所以船体相对定位粧前移,当主粧移动到船体艉部(艏部)最末端时,船体不能再往前移,此时应将辅粧放下插入海床(河床)泥土中固定船体,将主粧升起通过台车恢复到工作初始位置放下主粧后将辅粧升起,此时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0004]目前,定位粧是采用钢丝绳缠绕的方法来固定钢粧进行提粧的,钢丝绳和定位粧之间的摩擦容易损坏钢丝绳,所以需要经常更换钢丝绳,且容易滑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定位粧提粧系统,定位粧提粧系统包含提粧箍,提粧箍采用夹紧方式夹住定位粧,提粧箍和提粧钢缆相连来升降钢粧。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定位粧提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粧架、提升轮滑架、解锁钢缆、解锁油缸、提粧钢缆、提粧油缸、提粧箍,提升轮滑架上设有解锁钢缆和提粧钢缆,解锁钢缆一端与提粧箍外壁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油缸相连,提粧钢缆一端与提粧箍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提粧架相连。提粧箍上设有链杆机构,链杆机构与钢丝绳连接。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提粧箍为钢性结构。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提粧箍由2个半圆形钢结构组成。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提高了人员的作业安全的保障性,同时也明显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13]图3为本发明中夹紧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粧提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粧架7、提升轮滑架6、解锁钢缆5、解锁油缸4、提粧钢缆3、提粧油缸2、提粧箍1,提升轮滑架6上设有解锁钢缆5和提粧钢缆3,解锁钢缆5 —端与提粧箍I外壁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油缸4相连,提粧钢缆3 —端与提粧箍I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提粧架7相连。
[00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0017]提粧架7上安装两只对称的提粧油缸2,钢丝绳经过顶升滑轮架,解锁钢缆5 —端与提粧箍I外壁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油缸4相连,提粧钢缆3 —端与提粧箍I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提粧架7相连,利用提粧箍I上的链杆机构通过钢丝绳的牵引来控制提粧箍的开闭;
[0018]两只对称的提粧油缸2同时升起利用摸擦原理实现夹紧定位粧往上提升,直至提粧油缸2最大行程,这时启用夹紧装置固定住定位粧,此时解锁油缸4开始工作,缩回工作起始位置,同时带动解锁钢缆5拔动提粧箍I上的解锁装置,使提粧箍I打开。此时提粧油缸2缩回工作起始位置,使提粧箍I回到起始位置,此时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0019]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定位粧提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粧架(7)、提升轮滑架(6)、解锁钢缆(5)、解锁油缸(4)、提粧钢缆(3)、提粧油缸(2)、提粧箍(1),提升轮滑架(6)上设有解锁钢缆(5)和提粧钢缆(3),解锁钢缆(5) —端与提粧箍(I)外壁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油缸(4)相连,提粧钢缆(3) —端与提粧箍(I)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提粧架(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粧提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粧箍(I)为钢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粧提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粧箍(I)由2个半圆形钢结构组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桩提桩系统,包括提桩架、提升轮滑架、解锁钢缆、解锁油缸、提桩钢缆、提桩油缸、提桩箍,提升轮滑架上设有解锁钢缆和提桩钢缆,解锁钢缆一端与提桩箍外壁相连,另一端与解锁油缸相连,提桩钢缆一端与提桩箍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提桩架相连。本发明有省时省力,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提高了人员的作业安全的保障性,同时也明显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IPC分类】B66F11-00, E02F5-28, B63B35-00
【公开号】CN104787706
【申请号】CN201510168815
【发明人】朱金华, 栾绍根
【申请人】江苏华夏重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