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54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用辅助设备。一种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输送带、主驱动轴、驱动主驱动轴转动的驱动结构,主驱动轴包括外滚筒和主轴,外滚筒套设并转动连接于主轴,主驱动轴通过主轴同机架连接在一起,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外滚筒内的内齿圈、转动连接于主轴的齿轮传动轴和驱动齿轮传动轴转动的齿轮箱和输入动力给齿轮箱的电机,齿轮传动轴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内齿圈之间通过行星齿轮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主驱动轴内部设置齿轮系进行驱动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解决了现有的输送带的动力电机通过齿轮箱去驱动主驱动轴而导致的体积大的问题。
【专利说明】
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用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会用到输送带对桶装原油进行输送。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5396824、公开号为CN103863786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现有的输送带。现有的输送带包括机架,机架设有输送带、主驱动轴、从驱动轴和驱动主驱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现有的输送带的主驱动轴是通过在主驱动轴的一端设置链轮,然后通过减速机将电机输出进行减速后通过链条去驱动链轮来实现转动的,因此存在效率差、磨损大、承载能力小、振动及外观体积大、连续运转寿命短的不足;现有的输送带还存在不能够对漏出的原油进行收集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主驱动轴内部设置齿轮系进行驱动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解决了现有的输送带的动力电机通过齿轮箱去驱动主驱动轴而导致的体积大的问题。
[0004]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输送带、主驱动轴、从驱动轴和驱动主驱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轴通过所述输送带驱动所述从驱动轴转动,所述主驱动轴包括主轴和驱动所述输送带的外滚筒,所述外滚筒套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主驱动轴通过所述主轴同所述机架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外滚筒内的驱动外滚筒以所述主轴为轴转动的内齿圈、穿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的齿轮传动轴和驱动齿轮传动轴转动的齿轮箱和输入动力给齿轮箱的电机,所述齿轮传动轴设有穿设在所述内齿圈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内齿圈之间通过若干行星齿轮连接在一起。使用时电机经齿轮箱驱动动力输入轴转动,动力输入轴驱动主动齿轮去驱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齿轮传递轴转动,齿轮传动轴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驱动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驱动内齿圈转动,内齿圈驱动外滚筒转动。从而使得电机无需设置减速箱即能够去驱动主驱动轴、达到降低外管体积的目的。
[0005]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啮合在一起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设有伸出所述箱体的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设有位于箱体外部的从动皮带轮,所述电机设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同所述从动皮带轮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出齿轮同所述齿轮转动轴连接在一起。结构降低紧凑,对驱动结构位于主驱动轴的外部部件进行润滑时方便。
[0006]作为优选,所述外滚筒和主轴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第一齿轮、内齿圈和行星齿轮都位于所述密封腔内。对驱动机构位于主驱动轴内的部件进行润滑时方便。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主轴设有同所述密封腔连通的加油孔。添加润滑油时方便。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滚筒轴向的一端设有供所述齿圈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可拆卸连接有封盖住所述开口的主轴座,所述外滚筒通过所述主轴座支撑在所述主轴上。将内齿圈安装到外滚筒内时方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外滚筒包括外辊筒和位于外辊筒内的同外辊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内辊体,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内辊体,所述内齿圈位于所述内辊体内,所述内齿圈通过穿设于所述内辊体且穿设或顶紧于内齿圈的外周面的固定销同所述内辊体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安装内齿圈时的方便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辊筒的一端和所述内辊体锥面配合抵接在一起,所述外辊筒的另一端和所述内辊体之间设有驱动外辊筒和内辊体以外辊筒和内辊体的配合锥面相接触而抵紧在一起的胀紧圈。将内辊体和外辊筒固定在一起时方便。
[0011]作为优选,所述胀紧圈和所述内辊体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一起。通过转动锁紧螺栓来改变胀紧圈沿主轴转向插入外辊筒中的深度来改变锁紧力以实现将内辊体和外辊同锁紧在一起。制作时的方便性好。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轴可拆卸连接有两块沿主轴轴向分布的插板座,所述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两块插板座之间。
[0013]作为优选,所述机架设有位于储液腔,所述输送带设有网孔,所述储液腔用于收集经所述网孔流入的液体。输送过程中掉落在输送带上的石油经网孔流入到储液腔中而汇集在一起。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0014]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体和设置于绝缘体的接线铜箔,所述接线铜箔同所述电机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铜箔设有贯通到所述绝缘体内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所述接线套包括沿接线套轴向分布的绝缘段和同接线铜箔抵接在一起的导电段,所述绝缘体内设有通过接线铜箔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气腔和通过气腔内的气体膨胀进行驱动的用于驱动导电段同所述接线铜箔错开的过载响应气缸。给电机接线时,将电源线插入接线套中而实现同接线套的电连接,正常状态时为导电段同接线铜箔连接在一起即是电导通的。当过载时线路会产生温升,气腔内的气体会生产膨胀,气腔的气体膨胀时过载响应气缸产生动作而驱动接线套在接线孔内滑动,当温升到设定温度时则过载响应气缸驱动到接线套滑动到导电段同接线铜箔错开,从而实现断电;当故障消除后温度会下降,温度下降则气腔内的气体收缩,收缩的结果为使得接线套在接线孔内朝同温升时相反的方向滑动,当温度恢复到正常值时则导电段又重新同接线铜箔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过载响应气缸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将所述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分割为封闭腔和开放腔,所述封闭腔同所述气腔连通,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通过连接杆同所述接线套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0016]作为优选,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的轴线同所述连接套的轴线平行。能够提高过载响应气缸驱动接线套移动时的可靠性和进一步提高结构紧凑性。
[0017]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接线铜箔位于所述接线孔的下端,所述绝缘段位于所述导电段的下方,所述绝缘段同所述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孔内填充有导电液。能够避免多次动作产生磨损后而产生电气接触不良现象和防止动作时产生打火。
[0018]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段设有将绝缘段同接线孔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外密封圈和用于将绝缘段同电源线密封连接在一起的内密封圈。能够既保证接线套同接线铜箔可靠地密封连接在一起,而且能够降低移动时的阻力。
[0019]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段的内周面设有支撑滚珠。能够进一步降低移动时的阻力,以提高动过载响应时的灵敏度。
[0020]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段的内周面设有沿导电段径向向内拱起的内支撑弹片、外周面设有沿导电段径向向外拱起的外支撑弹片。既能够提高电器接触时的可靠性,又能够降低移动时的阻力以提高响应灵敏度。
[0021]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负荷均匀、能够实现外观体积的缩小;能够消除冲击和振动;承载力大、承载能力强、高抗冲击、抗震动、连续运转寿命长,以及传动效率高、长期工作稳定可靠;能够进行油浸润滑,润滑时的方便性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主驱动轴和驱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二中的电机的接线端子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接线端子同电源线连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7为车胎气压不够而只能通过滚筒进行支撑时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7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机架1、输送带11、储液腔12、从驱动轴13、排液口14、挡板15、驱动机构2、内齿圈21、行星齿轮22、第一齿轮23、齿轮传动轴24、副轴承241、齿轮箱25、箱体251、输入齿轮252、输出齿轮253、动力输入轴254、从动皮带轮26、主动皮带轮27、电机28、皮带29、主驱动轴3、外滚筒30、外辊筒31、胀紧圈32、锁紧螺栓321、内辊体33、开口 331、固定销332、主轴座34、胀紧圈和外辊筒之间的配合锥面35、外辊筒和内辊体的配合锥面36、主轴承37、主轴38、主轴闷盖381、加油孔382、插板座383、接线端子6、接线铜箔61、接线孔62、透气孔621、绝缘体63、接线套64、绝缘段641、导电段642、外密封圈643、内密封圈644、支撑滚珠645、内支撑弹片646、外支撑弹片647、气腔65、过载响应气缸66、过载响应气缸缸体661、封闭腔6611、开放腔6612、气孔6613、过载响应气缸活塞662、连接杆663、气道67、电源线68、密封腔S、行走轮9、轮辋91、轮辐92、充气车胎93、防扎胎机构99、滚筒991、止转结构9911、储气缸992、充气活塞9921、密封腔9922、推杆9923、气道9924、螺纹套993、丝杆994、输入段9941、限力器9942、第一摩擦片99421、第二摩擦片99422、锁紧力调节螺栓99423、输出段2943、差速机构995、内齿圈9951、外齿圈9952、离合齿轮9953、连接轴995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2]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包括机架I和驱动机构4。
[0033]机架I设有环形的输送带11和储液腔12。储液腔12位于输送带11所围成的空间内部。储液腔12的左端设有排液口 14。输送带11的前后左端都设有挡板15 ο输送带11为设有网孔的输送带,输送带上的网孔同储液腔12连通。即滴落在输送带11上的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储液腔12内。
[0034]机架I还设有主驱动轴3和从驱动轴13。主驱动轴3和从驱动轴13设置在输送带11的两端,二者配合驱动输送带11转动。
[0035]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8。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主驱动轴3转动。
[0036I 参见图2,驱动机构2还包括内齿圈21、行星齿轮22和第一齿轮23、齿轮传动轴24、齿轮箱25、从动皮带轮26和主动皮带轮27。电机28连接在机架1(参见图1)上。主动皮带轮27连接在电机28的电机轴上。从动皮带轮26通过皮带29同主动皮带轮27连接在一起。齿轮箱25包括箱体251、输入齿轮252和输出齿轮253。箱体251为密封机构。箱体251固定在机架上。输入齿轮252和输出齿轮253啮合在一起且位于箱体251内。输入齿轮252设有伸出箱体251的动力输入轴254。从动皮带轮26连接在动力输入轴254上。动力输入轴254转动密封连接于箱体251。输出齿轮253连接在齿轮转到轴24的一端。齿轮传动轴24转动密封连接于箱体251。使用时将润滑油添加在箱体251内对齿轮箱25的内部部件进行润滑。齿轮传动轴24通过若干副轴承241支撑在主轴38的左端内。齿轮传动轴24设有穿设在内齿圈21内的第一齿轮23。第一齿轮23和内齿圈21之间通过行星齿轮22连接在一起,行星齿轮22有两个。
[0037]主驱动轴3包括外滚筒30和主轴38。外滚筒30套设并转动连接在主轴38上。主轴38的两端连接在机架上。
[0038]外滚筒3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辊筒31、胀紧圈32、内辊体33和主轴座34。夕卜辊筒31套设在内辊体33外。外辊筒31的左端和内辊体33锥面配合抵接在一起。外辊筒和内辊体的配合锥面36为内端直径小外端直径大的锥面。胀紧圈32位于外辊筒31和内辊体33的右端之间。胀紧圈32和外辊筒31之间为锥面配合。胀紧圈和外辊筒之间的配合锥面35为内端直径小外端直径大的锥面。配合胀紧圈32和内辊体33之间为柱面配合。胀紧圈32和内辊体33通过锁紧螺栓321连接在一起。通过转动锁紧螺栓321驱动胀紧圈32沿主轴轴向移动来实现将内辊体和外辊体锁紧在一起。内辊体33为筒形结构。内齿圈21和行星齿轮22位于内辊体33内。内辊体33的左端形成内齿圈21可穿入的开口 331 (即装配时内齿圈21是经开口331装入到内辊体33内的)。内齿圈21通过穿设于内辊体33且穿设(当然顶紧也是可以的)于内齿圈21的外周面的固定销332同内辊体33连接在一起。内辊体33的左右两端各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主轴座34。主轴座34通过主轴承37支撑于主轴38。外滚筒和主轴38之间形成密封腔S。主轴38为空心结构。主轴38的右端密封连接有主轴闷盖381。主轴闷盖381设有同密封腔S连通的加油孔382。
[0039]使用时将润滑油经加油孔382加入到密封腔S中对驱动机构2位于密封腔S内的部件进行润滑。主驱动轴3通过主轴38支撑在机架上。
[0040]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中主驱动轴的转动的过程为:电机28驱动主动皮带轮27转动,主动皮带轮27通过皮带29驱动从动皮带轮26转动,从动皮带轮26通过动力输入轴254驱动输入齿轮252转动,输入齿轮252通过输出齿轮253驱动齿轮传动轴24转动,齿轮传动轴24驱动第一齿轮23转动,第一齿轮23驱动行星齿轮22转动,行星齿轮22驱动内齿圈21转动,内齿圈21驱动内滚筒33转动,内辊体33驱动外辊筒31转动。
[0041]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电机28设有接线端子6。接线端子6包括绝缘体63和设置于绝缘体表面的接线铜箔61。绝缘体63同电机28的外壳固接在一起。接线铜箔61同电机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接线铜箔61设有接线孔62。接线孔62贯通到绝缘体63内。接线孔62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端封闭的盲孔。接线铜箔61位于接线孔62的下端即开口端。接线孔62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64。接线套64包括绝缘段641和导电段642。绝缘段641和导电段642沿接线套64轴向分布。绝缘段641位于导电段642的下方。绝缘体63内设有气腔65和过载响应气缸66。接线铜箔61构成气腔65的壁的一部分。过载响应气缸66至少有两个。过载响应气缸66沿接线套64的周向分布。过载响应气缸66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661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662。过载响应气缸活塞662将过载响应气缸缸体661分割为封闭腔6611和开放腔6612。封闭腔6611通过气道67同气腔65连通。开放腔6612设有气孔6613、即通过气孔6613同大气连通而实现开放。过载响应气缸活塞662通过连接杆663同接线套64中的绝缘段641连接在一起。过载响应气缸活塞662的轴线同接线套64的轴线平行。
[0042]绝缘段641套设有外密封圈643。外密封圈643为橡胶圈。外密封圈643将绝缘段641同接线铜箔61密封连接在一起。绝缘段641内周面上设有内密封圈644和若干支撑滚珠645。导电段642的内周面设有内支撑弹片646。内支撑弹片646为沿导电段径向向内拱起的拱形结构。导电段642的外周面设有外支撑弹片647。外支撑弹片647为沿导电段径向向外拱起的拱形结构。导电段642通过外支撑弹片647同接线铜箔61抵接在一起。接线孔62的上端设有透气孔621。
[0043]参见图4,引人电源给电机时,将电源线68从接线孔62位于接线铜箔61的一端插入接线套64中。内密封圈644将绝缘段641同电源线68密封连接在一起。内支撑弹片646同电源线68弹性抵接在一起而将导电段642和电源线68导电性连接在一起。在接线孔62中加入导电液。
[0044]当过载时接线铜箔61会产生温升,气腔65内的气体会生产膨胀且碘产生升华而使得气腔65内的气压升高,气压升高的结构为气腔65中的气体进气道67流到封闭腔6611中而驱动(开放腔6612中的压力始终保持同大气压相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662向上移动。过载响应气缸活塞662通过连接杆663驱动接线套64在接线孔62内上移。当温升到设定温度时则过载响应气缸66驱动接线套滑动到导电段642同接线铜箔61错开、而绝缘段641同接线铜箔61接触,从而实现断电。当故障消除后温度会下降,温度下降则气腔65内的气体收缩和碘变成固态而使得气腔36内的气压下降,下降的结果为使得接线套64在接线孔62内向下滑动,当温度恢复到正常值时则导电段642又重新同接线铜箔61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0045]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5,主轴38可拆卸连接有两块沿主轴轴向分布的插板座383。行星齿轮32转动连接于两块插板座383之间。
[0046]实施例四,同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6,机架I设有行走轮9。行走轮9包括轮辐92、连接于轮辐的轮辋91和连接于轮辋的充气车胎93。轮辐92同机架I连接在一起。
[0047]参见图7,行走轮9还包括防扎胎机构99。防扎胎机构99包括滚筒991、储气缸992、螺纹套993、丝杆994和差速机构995。轮辋91设有充气车胎93。滚筒991同轮辋91同轴固定在一起。滚筒991和轮辋91沿轮辋91的轴向分布。滚筒991设有止转结构9911。止转结构9911为设置于滚筒991的沿轮辋轴向延伸的长条孔。储气缸992设置在滚筒991的筒壁内。储气缸992为和滚筒991同轴的环形缸。储气缸992内设有充气活塞9921。充气活塞9921的轴线同轮辋91的轴线平行。充气活塞9921将储气缸992隔离出密封腔9922。密封腔9922通过气道9924同充气车胎93连通。充气活塞9921通过至少两根推杆9923同螺纹套993连接在一起。推杆9923沿滚筒991的周向分布。推杆9923——对应地穿过构成止转结构9911的长条孔。丝杆994穿设于滚筒991。丝杆994包括输入段9941、限力器9942和输出段2943。输出段2943的一端同滚筒991转动连接在一起,该端还同滚筒991之间还沿滚筒991轴向卡接在一起即丝杆994不能够沿滚筒991的轴向移动。输出段2943的另一端通过限力器9942同输出段2943连接在一起。螺纹套94螺纹套设在输出段2943上。差速机构995包括内齿圈9951、外齿圈9952和离合齿轮9953。内齿圈9951连接于滚筒991的内周面上。外齿圈9952连接于输入段9941。夕卜齿圈9952位于内齿圈9951内即二者位于同一个平面。离合齿轮9953设有连接轴9954。
[0048]参见图8,限力器9942包括第一摩擦片99421和第二摩擦片99422和锁紧力调节螺栓99423。第一摩擦片99421连接于输入段9941。第二摩擦片99422连接于输出段2943。第一摩擦片99421和第二摩擦片99422在锁紧力调节螺栓99423的顶紧作用下抵紧在一起而通过摩擦作用来传递力。还可以通过转动锁紧力调节螺栓99423来调节第一摩擦片99421和第二摩擦片99422之间的摩擦来来使得能够传动的力的大小。
[0049]参见图6,充气活塞9921处于该位置时充气车胎93由于气体流道了密封腔9922中而使得胎压不够,此时是通过滚筒991对安装平台进行支撑而实现行走的,从而避免行经扎胎路段时充气车胎93被扎破。
[0050]当要恢复正常的胎压而通过充气车胎支撑进行行走时,将离合齿轮9953插入到内齿圈9951和外齿圈9952之间而使得内齿圈9951同外齿圈9952通过离合齿轮9953啮合在一起。离合齿轮9953还通过连接轴9954同动力小车3固定在一起。然后使行走轮正转,在差速机构995的作用下丝杆994的转速高于螺纹套993的转速、螺纹套993还相对于丝杆994产生向右的平移,平移的结构为驱动充气活塞9921右移使得密封腔9922中的气体压缩到充气车胎93中,使得行走轮通过充气车胎93支撑住进行行走。当充气活塞9921右移到同滚筒991抵接在一起时,丝杆994的扭矩会增大、使得限力器9942打滑,从而自动实现转动。同理,当有给充气轮胎99放气而实现通过滚筒991进行支撑时,使行走轮反转即可,反转的结果为丝杆驱动充气活塞9921左移,使得充气车胎93内的气体流入到密封腔9922中,使得充气车胎93能够瘪下而通过滚筒991进行支撑。
[0051 ]不需要充放气时,将离合齿轮9953从第一摩擦片99421和第二摩擦片99422之间拔出。
【主权项】
1.一种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输送带、主驱动轴、从驱动轴和驱动主驱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轴通过所述输送带驱动所述从驱动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轴包括主轴和驱动所述输送带的外滚筒,所述外滚筒套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主驱动轴通过所述主轴同所述机架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外滚筒内的驱动外滚筒以所述主轴为轴转动的内齿圈、穿设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的齿轮传动轴和驱动齿轮传动轴转动的齿轮箱和输入动力给齿轮箱的电机,所述齿轮传动轴设有穿设在所述内齿圈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内齿圈之间通过若干行星齿轮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嗤合在一起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设有伸出所述箱体的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设有位于箱体外部的从动皮带轮,所述电机设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同所述从动皮带轮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出齿轮同所述齿轮转动轴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筒和主轴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第一齿轮、内齿圈和行星齿轮都位于所述密封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筒轴向的一端设有供所述齿圈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可拆卸连接有封盖住所述开口的主轴座,所述外滚筒通过所述主轴座支撑在所述主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筒包括外辊筒和位于外辊筒内的同外辊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内辊体,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内辊体,所述内齿圈位于所述内辊体内,所述内齿圈通过穿设于所述内辊体且穿设或顶紧于内齿圈的外周面的固定销同所述内辊体连接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辊筒的一端和所述内辊体锥面配合抵接在一起,所述外辊筒的另一端和所述内辊体之间设有驱动外辊筒和内辊体以外辊筒和内辊体的配合锥面相接触而抵紧在一起的胀紧圈。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位于储液腔,所述输送带设有网孔,所述储液腔用于收集经所述网孔流入的液体。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绝缘体和设置于绝缘体的接线铜箔,所述接线铜箔同所述电机的线圈电连接在一起,所述接线铜箔设有贯通到所述绝缘体内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中滑动连接有接线套,所述接线套包括沿接线套轴向分布的绝缘段和同接线铜箔抵接在一起的导电段,所述绝缘体内设有通过接线铜箔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气腔和通过气腔内的气体膨胀进行驱动的用于驱动导电段同所述接线铜箔错开的过载响应气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响应气缸包括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和过载响应气缸活塞,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将所述过载响应气缸缸体分割为封闭腔和开放腔,所述封闭腔同所述气腔连通,所述过载响应气缸活塞通过连接杆同所述接线套连接在一起。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加工用内驱动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包括轮辐、连接于轮辐的轮辋、连接于轮辋的充气车胎和防扎胎机构,所述防扎胎机构包括滚筒、储气缸、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滚筒的丝杆和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螺纹套,所述滚筒同所述轮辋同轴固定在一起,所述储气缸内设有轴线同所述轮辋的轴线平行的充气活塞,所述充气活塞将所述储气缸隔离出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同所述车胎连通,所述充气活塞通过推杆同所述螺纹套连接在一起,所述滚筒还设有阻止所述螺纹套以所述丝杆为轴相对于所述滚筒转动的止转结构;所述行走轮能够通过改变充气车胎的胎压来时车胎的胎面沿轮辋径向超出或低于所述滚筒的周面。
【文档编号】B65G23/22GK105936404SQ201610330085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发明人】高良军, 朱根民, 周领, 竺柏康, 杨浩, 张红玉, 竺振宇
【申请人】浙江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