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205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垃圾桶基本是露天放置的,其存在的缺点是:1、占用地表空间,容易出现垃圾桶被盗,2、垃圾产生的异味挥发(尤其是在夏天),严重影响市容市貌,3、容易招引蝇虫,影响环境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该垃圾桶采用地埋式结构,有效的克服了占用空间、异味挥发和招引蝇虫的缺点。
[0004]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包括垃圾箱、电控箱、框架、垃圾桶和升降装置,所述框架埋设于地面且其上部裸露在地表上,位于地表上部的框架内为上部空间,位于地表下部的框架内为下部空间,所述垃圾箱和电控箱安装于框架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下部空间内,所述垃圾桶设于升降装置上,且所述垃圾桶与垃圾箱相对应,所述垃圾箱上设有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处安装有投放门。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底座和至少一个液压升降单元,所述液压升降单元设于升降平台和底座之间,所述垃圾桶安装于升降平台上。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液压升降单元包括第一矩形管、第二矩形管、第三矩形管、油缸和第四矩形管,所述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的上端均与升降平台连接,所述第三矩形管和第四矩形管的下端均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矩形管的下端与第四矩形管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矩形管的下端与第三矩形管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三矩形管和第四矩形管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油缸的一端安装在第三矩形管上,其动力端与第二矩形管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还安装由栗站,所述油缸与栗站相连接。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升降平台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垃圾箱的外侧还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通过一开闭机构与投放门连接。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开闭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齿条、齿轮和转轴,所述第一拉杆与脚踏板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第一拉杆连接,其另一端安装有齿条,所述转轴安装在投放门的上端,所述齿轮安装在转轴的一侧,且该齿轮与齿条相嗤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地埋式的升降垃圾桶,有效的克服了占用空间、异味挥发和招引蝇虫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中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垃圾箱,2、垃圾投放口,3、电控箱,4、框架,5、上部空间,6、下部空间,7、垃圾桶,8、升降平台,9、底座,10、第一矩形管,11、第二矩形管,12、第三矩形管,13、油缸,14、第四矩形管,15、栗站,16、脚踏板,17、第一拉杆,18、第二拉杆,19、齿条,20、齿轮,21、转轴,22、投放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包括垃圾箱1、电控箱3、框架4、垃圾桶7和升降装置,所述框架4埋设于地面且其上部裸露在地表上,位于地表上部的框架4内为上部空间5,位于地表下部的框架4内为下部空间6,所述垃圾箱I和电控箱3安装于框架4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下部空间6内,所述垃圾桶7设于升降装置上,且所述垃圾桶7与垃圾箱I相对应,所述垃圾箱I上设有垃圾投放口 2,所述垃圾投放口2处安装有投放门22。
[0017]本实用新型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在使用时,垃圾桶7始终处于下部空间6内,垃圾可通过垃圾箱I上的垃圾投放口 2投入垃圾桶7内,这样可以防止占用空间、异味挥发和招引蝇虫的缺点;而当垃圾桶7装满时,升降装置将垃圾桶7升到上部空间5内,即可将垃圾桶7取出,以倾倒内部的垃圾。
[0018]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8、底座9和至少一个液压升降单元,所述液压升降单元设于升降平台8和底座9之间,所述垃圾桶7安装于升降平台8上。
[0019]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升降单元包括第一矩形管10、第二矩形管11、第三矩形管12、油缸13和第四矩形管14,所述第一矩形管10和第二矩形管11的上端均与升降平台8连接,所述第三矩形管12和第四矩形管14的下端均与底座9连接,所述第一矩形管10的下端与第四矩形管14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矩形管11的下端与第三矩形管12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一矩形管10和第二矩形管1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三矩形管12和第四矩形管14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油缸13的一端安装在第三矩形管12上,其动力端与第二矩形管11相连接;所述底座9上还安装由栗站15,所述油缸13与栗站15相连接。通过油缸13启动,可带动第二矩形管11在第三矩形管12上伸展开来,进而实现升降平台8的升起。
[0020]为了防止垃圾桶7在升降平台8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平台8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0021]再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垃圾箱I的外侧还设有脚踏板16,所述脚踏板16通过一开闭机构与投放门22连接。
[0022]具体的,开闭机构包括第一拉杆17、第二拉杆18、齿条19、齿轮20和转轴21,所述第一拉杆17与脚踏板16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8的一端与第一拉杆17连接,其另一端安装有齿条19,所述转轴21安装在投放门22的上端,所述齿轮20安装在转轴21的一侧,且该齿轮20与齿条19相啮合。通过踩踏脚踏板16,第一拉杆17带动第二拉杆18下移,齿条19带动齿轮20转动,进而使转轴21带动投放门22打开,以实现垃圾的投放。
[0023]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1)、电控箱(3)、框架(4)、垃圾桶(7)和升降装置,所述框架(4)埋设于地面且其上部裸露在地表上,位于地表上部的框架(4)内为上部空间(5),位于地表下部的框架(4)内为下部空间(6),所述垃圾箱⑴和电控箱(3)安装于框架(4)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下部空间¢)内,所述垃圾桶(7)设于升降装置上,且所述垃圾桶(7)与垃圾箱(I)相对应,所述垃圾箱(I)上设有垃圾投放口(2),所述垃圾投放口(2)处安装有投放门(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8)、底座(9)和至少一个液压升降单元,所述液压升降单元设于升降平台(8)和底座(9)之间,所述垃圾桶(7)安装于升降平台(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单元包括第一矩形管(10)、第二矩形管(11)、第三矩形管(12)、油缸(13)和第四矩形管(14),所述第一矩形管(10)和第二矩形管(11)的上端均与升降平台(8)连接,所述第三矩形管(12)和第四矩形管(14)的下端均与底座(9)连接,所述第一矩形管(10)的下端与第四矩形管(14)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二矩形管(11)的下端与第三矩形管(12)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一矩形管(10)和第二矩形管(1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三矩形管(12)和第四矩形管(14)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油缸(13)的一端安装在第三矩形管(12)上,其动力端与第二矩形管(11)相连接;所述底座(9)上还安装由栗站(15),所述油缸(13)与栗站(15)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8)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I)的外侧还设有脚踏板(16),所述脚踏板(16)通过一开闭机构与投放门(2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包括第一拉杆(17)、第二拉杆(18)、齿条(19)、齿轮(20)和转轴(21),所述第一拉杆(17)与脚踏板(16)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8)的一端与第一拉杆(17)连接,其另一端安装有齿条(19),所述转轴(21)安装在投放门(22)的上端,所述齿轮(20)安装在转轴(21)的一侧,且该齿轮(20)与齿条(19)相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升降垃圾桶,包括垃圾箱、电控箱、框架、垃圾桶和升降装置,所述框架埋设于地面且其上部裸露在地表上,位于地表上部的框架内为上部空间,位于地表下部的框架内为下部空间,所述垃圾箱和电控箱安装于框架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下部空间内,所述垃圾桶设于升降装置上,且所述垃圾桶与垃圾箱相对应,所述垃圾箱上设有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处安装有投放门。本实用新型采用地埋式的升降垃圾桶,有效的克服了占用空间、异味挥发和招引蝇虫的缺点。
【IPC分类】B65D43/26, B65F1/08, B65F1/14
【公开号】CN204776972
【申请号】CN201520401100
【发明人】蓝禄魁
【申请人】福建柯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