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08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直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门板上装翻边区域的大直顶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对于含有上装的门板,现有的脱模机构多采用分块式的小直顶。其优点是成本较低,在空间较大的门板上容易实现;缺点是由于小直顶5’分块布置,为了满足小直顶5’有足够的力作用到门板上装2上,必须布置足够多的小直顶5’,以防止在开模过程中,斜顶3移动时,门板上装2上的焊接筋被斜顶3拉动变形。但是有时候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布置足够多的小直顶5’,就会造成门板上装2存在质量缺陷。另外由于小直顶5’的尺寸小于门板上装2的翻边的长度,势必会在门板上装2的翻边区域留下小直顶边缘的 印记,即拼接线,从而影响门板上装2的外观质量。在专利号为ZL201020553825. 3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车门镶件焊接筋斜顶定位脱模机构;在该技术方案中,斜顶块与焊接筋相配合,定位块与镶件的背面相接触,开模时,斜顶块在斜顶杆的带动下一边向上顶出镶件,一边向内滑动与焊接筋脱离接触,同时,定位块在直顶杆带动下与镶件同步向上运动,始终贴在镶件背面,从而防止了斜顶块在向内滑动时拉动焊接筋变形。但是在针对产品端部有翻边的情况下,上述的定位块就无法固定产品了,因而也就不适用了。鉴于上述情况,目前需要对这种注塑模具进行改进,以满足门板上装翻边区域的注塑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大直顶机构,以达到门板上装翻边区域无拼缝线的注塑要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直顶机构,其用于门板上装的翻边区域的注塑成型,所述机构包括—沿所述翻边区域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支撑在该翻边区域下方的直顶块;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直顶块底部的直顶杆;至少一个沿所述直顶块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该直顶块顶部并与所述门板上装形状匹配的斜顶块,且所述斜顶块靠近所述直顶块的一侧边;以及对应地连接在所述每个斜顶块底部的斜顶杆。在上述的大直顶机构中,所述直顶块的长度与所述翻边区域的长度匹配。在上述的大直顶机构中,所述直顶块顶部与所述斜顶块相对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在上述的大直顶机构中,所述直顶块顶部设有一用于嵌置所述翻边区域的凹槽。在上述的大直顶机构中,所述直顶杆伸入所述直顶块的底部,并通过从该直顶块外缘插入的卡板与该直顶块固定连接。在上述的大直顶机构中,所述直顶杆与一外部动力源装置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整体式的结构设计,即将传统的分块式小直顶机构整合成一个长度覆盖整个上装翻边区域的直顶块和多个直顶杆的结构,以使上装翻边区域成型在整体式的直顶块上,保证其起到防止上装翻边区域随斜顶块滑动的作用;同时避免了门板上装翻边区域出现难看的拼缝线的问题,并且有效地保证了产品不粘斜顶块。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直顶块顶部还通过设置定位凸台,使其可以和外围定模定位并一同研配,以保证动定模分型线的断差质量。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含有上装、对上装翻边处外观要求较高的门板产品。

图I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上装翻边区域的注塑模具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顶机构的使用状态图之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直顶机构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即一种大直顶机构,其用于门板上装2的翻边区域9的注塑成型,本机构包括一个直顶块5、至少一个直顶杆7、至少一个斜顶块3和斜顶杆8,其中直顶块5沿翻边区域9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支撑在该上装翻边区域9的下方,其长度与翻边区域9的长度匹配;直顶杆7伸入直顶块5的底部,并通过从该直顶块5外缘插入的卡板6与该直顶块5固定连接,直顶杆7还与一外部动力源装置(图中未示)连接,该动力源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斜顶块3沿直顶块5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该直顶块5的顶部,并与门板上装2的形状匹配,且斜顶块3靠近直顶块5的一侧边,直顶块5顶部与斜顶块3相对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11。直顶块5顶部与门板上装2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一用于嵌入翻边区域9的凹槽12,以起到固定门板上装2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伸入动模4,使定位凸台11与定模I定位并一同研配,以提高动定模分型线的外观质量。开模时,斜顶块3在斜顶杆8的带动下一边向上顶出门板上装2,一边向内滑动与焊接筋10和翻边区域9脱离接触,同时直顶杆7带动直顶块5向上运动,直顶块5始终贴着翻边区域9,防止斜顶块3在向内滑动时拉动焊接筋10变形;而且由于直顶块5的尺寸与翻边区域9的长度相吻合,所以不会在翻边区域9产生拼接线。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大直顶机构,其用于门板上装的翻边区域的注塑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 一沿所述翻边区域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支撑在该翻边区域下方的直顶块; 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直顶块底部的直顶杆; 至少一个沿所述直顶块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该直顶块顶部并与所述门板上装形状匹配的斜顶块,且所述斜顶块靠近所述直顶块的一侧边;以及对应地连接在所述每个斜顶块底部的斜顶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直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顶块的长度与所述翻边区域的长度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直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顶块顶部与所述斜顶块相对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直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顶块顶部设有一用于嵌置所述翻边区域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直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顶杆伸入所述直顶块的底部,并通过从该直顶块外缘插入的卡板与该直顶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直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顶杆与一外部动力源装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直顶机构,其用于门板上装的翻边区域的注塑成型,所述机构包括一沿所述翻边区域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支撑在该翻边区域下方的直顶块;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直顶块底部的直顶杆;以及至少一个沿所述直顶块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该直顶块顶部并与所述门板上装形状匹配的斜顶块,且所述斜顶块靠近所述直顶块的一侧边。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整体式的结构设计,即将传统的分块式小直顶机构整合成一个长度覆盖整个上装翻边区域的直顶块和多个直顶杆的结构,以使上装翻边区域成型在整体式的直顶块上,保证其起到防止上装翻边区域随斜顶块滑动的作用;同时避免了门板上装翻边区域出现难看的拼缝线的问题,并且有效地保证了产品不粘斜顶块。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2507493SQ2012201035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润 申请人:延锋伟世通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