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352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一级开炼机与下一级开炼机之间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倾斜设置在上一级开炼机与下一级开炼机之间,输送带的上料端靠近上一级开炼机的流片位置,输送带的下料端靠近下一级开炼机的远离流片位置的另一边。本实用新型改造比较容易,只需对现有密炼机下辅机的输送带位置进行调整,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虽然改造后的开炼生产工艺不变,但简化了员工的操作,员工有更充足时间对落下的混炼胶进行倒胶,使胶料在开炼机充分混炼,既提高了混炼胶的质量,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轮胎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会导致密炼车间时常出现供胶比较紧张的情况。为了提高密炼车间产能,常用的方法是采取增加密炼机容量的填充系数来提高混炼胶的产量。但在现有生产工艺条件下,增加密炼机容量的填充系数会造成混炼胶中的助剂分散不好,对胶料性能有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其结构简单,改造方便,在增加密炼机混炼胶产量的同时又能兼顾混炼胶质量。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一级开炼机与下一级开炼机之间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倾斜设置在上一级开炼机与下一级开炼机之间,输送带的上料端靠近上一级开炼机的流片位置,输送带的下料端靠近下一级开炼机的远离流片位置的另一边。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改造比较容易,只需对现有密炼机下辅机的输送带位置进行调整,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虽然改造后的开炼生产工艺不变,但简化了员工的操作,员工有更充足时间对落下的混炼胶进行倒胶,使胶料在开炼机充分混炼,既提高了混炼胶的质量,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改造前的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的布局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造后的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9]图1为改造前的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其设置在I#开炼机与2#开炼机、2#开炼机与3#开炼机之间,由于输送带1下料端化(落胶位置)靠近下一级开炼机的流片位置2,员工来不及倒胶就流片到后面,使胶料未能在开炼机上充分混炼。
[0010]本实用新型改造的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输送带1倾斜设置在I#开炼机与2#开炼机、2#开炼机与3#开炼机之间,输送带1的上料端匕靠近上一级开炼机的流片位置2,输送带1的下料端化靠近下一级开炼机的远离流片位置2的另一边。通过改造,输送带1下料端化(落胶位置)位于远离流片位置2的另一边,这样员工就有时间对落下的胶进行倒胶操作,使胶料能够在开炼机充分混炼。[0011]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改造后的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不仅简化了员工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混炼胶的质量,并且对提高密炼机填充系数后的混炼胶质量也有保证。具体表现在:并且混炼胶的性能也有所提高。
[0012]1、改造后能有效地提高混炼胶的分散度:胎面胶的分散度等级由改造前的7级提高到7.5级;对密炼机增加填充系数后混炼胶的分散度等级也从6.5级提高到7级。
[0013]2、改造后能有效地提高混炼胶的拉伸强度:改造后混炼胶的拉伸强度提高了约2% ;对密炼机增加填充系数后,混炼胶的拉伸强度性能也提高了约1%。
【权利要求】
1.密炼机下辅机输送结构,包括设置在上一级开炼机与下一级开炼机之间的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倾斜设置在上一级开炼机与下一级开炼机之间,输送带(1)的上料端(匕)靠近上一级开炼机的流片位置(2),输送带(1)的下料端(化)靠近下一级开炼机的远离流片位置(2)的另一边。
【文档编号】B29B7/26GK203622685SQ20132039001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日
【发明者】周平 申请人: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