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45106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在3d打印完成的3d模型表面涂上胶水,形成一胶水层;2)在涂抹均匀胶水的3d打印模型表面,喷洒直径大小在50um~200um的颗粒材料形成一浮饰层;3)在浮饰层处理好后,在浮饰层表面用光油进行喷涂一保护层。本发明主要针对3d打印模型表面处理方式提供一种新的处理工艺,使3d打印模型能克服表面层叠纹理,加工简单,实用性强,本发明让3d打印机打出来的模型能直接应用到日常消费市场中,推动3d打印技术走向民用市场。
【专利说明】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3d打印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近年,3d打印机越来越普及,但由于受到成型工艺和成型速度的制约,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模型很难克服在Z轴方向形成的层叠纹理,这样对于3d打印机在工业和民用市场的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制约。传统针对3d打印模型的处理,都是通过上灰、打磨、喷色这些步骤,但是由于3d打印模型一般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处理起来耗时,而且对人员的要求高,效率低,严重影响了 3d打印在民用市场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层叠纹理,加工简单,实用性强。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3d打印完成的3d模型表面涂上胶水,形成一胶水层;
2)在涂抹均匀胶水的3d打印模型表面,喷洒直径大小在50um?200um的颗粒材料形成一浮饰层;
3)在浮饰层处理好后,在浮饰层表面用光油进行喷涂一保护层。
[0006]所述胶水固化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在涂抹过程中,胶水均匀涂抹,使胶水填平层叠纹理中间凹下去的部分,但整体轮廓与结构清晰,所述颗粒材料为塑胶片或粉末材料,所述塑胶片或粉末材料沾附在胶水层上,喷洒时不断地抖动模型形成所述浮饰层,浮饰层完全覆盖模型表面且保持模型的轮廓清晰。
[0007]所述胶水厚度0.2mm,塑胶片或粉末直径为50um颗粒。
[0008]所述胶水厚度0.2mm,采用IOOum颗粒。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本专利主要针对3d打印模型表面处理方式提供一种新的处理工艺,使3d打印模型能克服表面层叠纹理,加工简单,实用性强。本发明由于解决了 3d打印模型在实际应用当中表面光滑度与传统加工工艺有一定区别的客观问题,让3d打印机打出来的模型能直接应用到日常消费市场中,推动3d打印技术走向民用市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本发明本专利提出了 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也可以简称为浮饰工艺。浮饰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操作复杂耗时的缺点,在工艺品,日用品、纪念品等行业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0012]首先,浮饰工艺在打印完成的3d模型表面,涂上白乳胶等慢干性胶水形成胶水层,即胶水固化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胶水必须有较好的附着力,可以用毛笔进行涂抹,涂抹过程中,注意胶水的均匀性,尽量使胶水填平层叠纹理中间凹下去的部分,但又影响整体轮廓与结构。
[0013]然后,在涂抹均匀胶水的3d模型表面,喷洒直径大小在50um?200um塑胶片或粉末作浮饰,让浮饰材料沾附在胶水层上形成浮饰层,喷洒时必须注意浮饰层的厚度,并且不断地抖动模型,让多余的浮饰快速掉落,保持模型的轮廓不受影响,这阶段工艺要求浮饰层尽量要薄,只要能完全覆盖模型表面就可以。
[0014]最后,在浮饰层处理好后,为了能使浮饰层不再脱落,在浮饰层表面我们需要用光油进行喷涂形成保护层,喷涂时注意少量多次,防止保护层影响浮饰的效果。实际中,在做完表面处理的模型表面加喷光油2-5遍,模型表面细节保持较好,颗粒不再容易掉落。
[0015]由于3d打印是基于层叠原理进行模型的构建,层的厚度又决定了模型打印的速度和打印的稳定性,所以在3d打印技术里面,一般采用0.1-0.3mm左右作为层厚的参数,因此打印出来的模型在表面都会有用肉眼能明显分辨出来的层叠纹理,本发明利用50Um-200Um颗粒,在模型表面覆盖一层装饰层,因为颗粒比较大,不会直接填充到层与层的间隙中,只会叠加在模型表面,可以迅速掩盖模型表面的纹理。胶水层与浮饰层的厚度不作硬性要求,只要使模型表面细节保持清晰,颗粒不易掉落即可,因为胶水的粘性大时,就可以薄一些,胶水的粘性小时,就可以厚一些,对于浮饰层,影响模型表面细节的决定因素是在于浮饰材料的颗粒大小。为了便于描述,下列实施例对胶水层的厚度也进行了限制。
[0016]实施例1:胶水层厚度0.5mm,采用500um颗粒,结果是模型表面细节丢失严重,颗粒不容易掉落。
[0017]实施例2:胶水层厚度0.2mm,采用300um颗粒,结果是模型表面细节丢失严重,颗粒不容易掉落。
[0018]实施例3:胶水层厚度0.1mm,采用200um颗粒,结果是模型表面细节丢失情况一般,但颗粒容易掉落。
[0019]实施例4:胶水层厚度0.2mm,采用200um颗粒,结果是模型表面细节保持较好,颗粒容易掉落。
[0020]实施例5:胶水层厚度0.2mm,采用IOOum颗粒,结果是模型表面细节保持较好,颗粒不容易掉落
实施例6:胶水层厚度0.2mm,采用50um颗粒,结果是模型表面细节保持较好,颗粒不容
易掉落。
【权利要求】
1.一种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3d打印完成的3d模型表面涂上胶水,形成一胶水层; 2)在涂抹均匀胶水的3d打印模型表面,喷洒直径大小在50um?200um的颗粒材料形成一浮饰层; 3)在浮饰层处理好后,在浮饰层表面用光油进行喷涂一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固化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在涂抹过程中,胶水均匀涂抹,使胶水填平层叠纹理中间凹下去的部分,但整体轮廓与结构清晰,所述颗粒材料为塑胶片或粉末材料,所述塑胶片或粉末材料沾附在胶水层上,喷洒时不断地抖动模型形成所述浮饰层,浮饰层完全覆盖模型表面且保持模型的轮廓清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厚度0.2mm,塑胶片或粉末直径为50um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3d打印的3d模型表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厚度0.2mm,采用IOOum颗粒。
【文档编号】B29C67/00GK103935034SQ201410084673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邓以翔 申请人:邓以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