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687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它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所述的分流道由依次串连的分流道上段、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构成;所述的分流道上段与主流道连接,分流道下段的出口为与型腔相连的浇口;分流道上段和分流道下段的径向尺寸大于分流道中段的径向尺寸,在分流道上段与分流道中段之间、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之间形成台阶面。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分流道由依次串连的分流道上段、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三段构成,分模时,在分流道上段与分流道中段之间会断开,在废料会随型腔内成型的产品从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中抽出,省缺了热嘴流道板,结构更加简单。
【专利说明】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热流道注塑模具包括热流道板、热嘴流道板、电热棒等。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由注塑机喷嘴至型腔之间的进料通道,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为了保持塑料始终处于熔融状态,电热棒插置在热流道板内且位于浇注系统的一侧,浇口开设在热嘴流道板内。这种习用的热流道注塑模具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它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所述的分流道一端连接主流道,其另一端的出口为与型腔相连的浇口 ;所述的分流道由依次串连的分流道上段、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构成;所述的分流道上段与主流道连接,分流道下段的出口为与型腔相连的浇口 ;分流道上段和分流道下段的径向尺寸大于分流道中段的径向尺寸,在分流道上段与分流道中段之间、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之间形成台阶面。
[0006]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分流道由依次串连的分流道上段、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三段构成,分模时,在分流道上段与分流道中段之间会断开,在废料会随型腔内成型的产品从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中抽出,省缺了热嘴流道板,结构更加简单。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模状态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模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它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2、浇口 3。
[0011]所述的分流道3 —端连接主流道2,其另一端的出口为与型腔4相连的浇口 3。
[0012]所述的分流道2由依次串连的分流道上段21、分流道中段22和分流道下段23构成。所述的分流道上段21与主流道I连接,分流道下段23的出口为与型腔4相连的浇口
3。分流道上段21和分流道下段23的径向尺寸大于分流道中段22的径向尺寸,在分流道上段21与分流道中段22之间、分流道中段22和分流道下段23之间形成台阶面。如图2所示,以便在分模时,分流道上段21与分流道中段22之间的台阶面断开。
[0013]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将分流道分为多段。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浇注系统的改进结构,它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所述的分流道一端连接主流道,其另一端的出口为与型腔相连的浇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道由依次串连的分流道上段、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构成;所述的分流道上段与主流道连接,分流道下段的出口为与型腔相连的浇口 ;分流道上段和分流道下段的径向尺寸大于分流道中段的径向尺寸,在分流道上段与分流道中段之间、分流道中段和分流道下段之间形成台阶面。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765940SQ20142012907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曹定文, 赖添娟 申请人:厦门涌腾达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