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塑料颗粒粘结的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7188发布日期:2018-07-24 21:3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料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防止塑料颗粒粘结的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经过熔融、挤压、拉丝、切粒之后,塑料颗粒还具有一定的温度,此时塑料颗粒之间容易发生粘结,影响塑料颗粒后续的加工使用,因此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冷却。目前在塑料颗粒的冷却过程中,当塑料颗粒的总体数量较多时,存在着颗粒冷却不够彻底和冷却温度不均衡造成颗粒大小不一致的问题。其次,在冷却的过程中,很难防止塑料颗粒之间的粘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防止粘结的塑料颗粒循环冷却装置,能防止颗粒在冷却过程中的粘结,同时又能充分和均衡的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防止塑料颗粒粘结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料筒、内壳体、转轴和驱动电机,所述料筒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料筒内部,内壳体内部自上而下设有贯穿的导料通道;所述内壳体与料筒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与料筒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料筒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间隙;所述转轴竖直设置在导料通道内;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料筒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内部沿轴向中心线设有贯穿的循环水路;所述转轴上位于料筒顶部外侧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料筒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可通过导料通道翻转和提升塑料颗粒;所述转轴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水管用的旋转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下端的旋转接头与设置在料筒外部的进水管相连;所述转轴上端的旋转接头与设置在料筒外部的出水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设置在料筒外部的循环水池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料筒侧壁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密封的循环水腔;所述循环水腔在料筒侧壁外层的下部设有进水口,在料筒侧壁外层的上部设有出水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塑料颗粒循环冷却装置,螺旋叶片的运动,带动塑料颗粒在导料通道内不断翻转和提升,有效防止了塑料颗粒之间的粘结,同时促进了塑料颗粒的循环运动;通过设置了外部的循环水腔和内部的循环水路,使塑料颗粒能够在作循环运动时充分均匀的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循环冷却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筒;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循环水腔;131、出水口;132、进水口;2、内壳体;21、连接杆;3、转轴;31、循环水路;4、螺旋叶片;5、从动齿轮;51、主动齿轮;52、驱动电机;6、旋转接头;7、循环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塑料颗粒粘结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料筒1、内壳体2、转轴3和驱动电机52,料筒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2;内壳体2设置在料筒1内部,内壳体2内部自上而下设有贯穿的导料通道;导料通道优选为圆柱状;内壳体2与料筒1之间设有连接杆21;内壳体2的外侧壁与料筒1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杆21固定连接;内壳体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料筒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间隙;转轴3竖直设置在导料通道内;转轴3两端分别与料筒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3内部沿轴向中心线设有贯穿的循环水路31;转轴3上位于料筒1顶部外侧套设有从动齿轮5;驱动电机52固定在料筒1顶部;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51;主动齿轮51与从动齿轮5相互啮合;转轴3上设有螺旋叶片4;螺旋叶片4可通过导料通道翻转和提升塑料颗粒;转轴3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水管用的旋转接头6;转轴3下端的旋转接头6与设置在料筒1外部的进水管相连;转轴3上端的旋转接头6与设置在料筒1外部的出水管相连;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设置在料筒1外部的循环水池7相连;在进水管上设有增压泵。料筒1侧壁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密封的循环水腔13;循环水腔13在料筒1侧壁外层的下部设有进水口132,在料筒1侧壁外层的上部设有出水口131。进水口132连接有上述的进水管,出水口131连接有上述的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同样与循环水池7相连。

使用时,具有温度的塑料颗粒从进料口11进入料筒1内,启动驱动电机52,转轴3带动螺旋叶片4运动,螺旋叶片4将内壳体2底部与料筒1底部之间间隙中落下的塑料颗粒翻转提升到内壳体2的顶部,提升后的塑料颗粒从内壳体2顶部与料筒1顶部之间间隙落入内壳体2外围,并再次落入到内壳体2底部与料筒1底部之间间隙,如此循环往复翻转提升。在塑料颗粒循环运动的同时,从向循环水腔13中通入循环水,由于循环水是从循环水腔13的下部进入,可保证整个循环水腔均能充满循环水,同时通过旋转接头,从转轴3的底部向循环水路31中通入循环水,循环水经转轴3的顶部的旋转接头流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的塑料颗粒循环冷却装置,螺旋叶片的运动,带动塑料颗粒在导料通道内不断翻转和提升,有效防止了塑料颗粒之间的粘结,同时促进了塑料颗粒的循环运动;通过设置了外部的循环水腔和内部的循环水路,使塑料颗粒能够在作循环运动时充分均匀的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塑料颗粒粘结的循环冷却装置,内壳体设置在料筒内部,内壳体内部自上而下设有贯穿的导料通道;内壳体的外侧壁与料筒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内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料筒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间隙;转轴竖直设置在导料通道内;转轴两端分别与料筒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转轴内部沿轴向中心线设有贯穿的循环水路;转轴上套设有从动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转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转轴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旋转接头。本发明通过螺旋叶片的运动,带动塑料颗粒不断翻转和提升,防止了塑料颗粒之间的粘结,促进了塑料颗粒的循环运动;同时塑料颗粒能够充分均匀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王宾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丽苏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3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