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板IMG-S真缝线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0730发布日期:2018-08-28 23:30阅读:7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工艺,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的表皮在模具内成型后,经人工放置到自动缝纫胎具上进行缝纫真缝线的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中高档车型,内饰件(包括仪表板、门内板等)的表皮成型是不可缺少的工艺。目前普遍采用的是img-l成型工艺,即把在模内成型的表皮在模具内直接复合到仪表板骨架上,这样成型只能做假缝线,该假缝线与表皮母色相同,不能改变其它颜色,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img-s真缝线加工工艺,其可在仪表板表皮上缝制出不同颜色的真缝线,能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img-s真缝线加工工艺是使用阴模成型工艺在仪表板表皮上成型出缝线导向槽及线迹沟槽,然后对德国(ksl)进口3d全自动连式缝纫机进行自动缝线轨迹编程,该缝纫机经红外线对扫描定位确认后进行自动缝纫。

缝纫用线为尼龙加邦线,尼龙加邦线可直接采购;汽车仪表板表皮原料的表面没有皮纹,表皮原料可以是pp—fom表皮、tpo表皮,tpu表皮;

具体加工工艺:首先根据要加工的内饰件尺寸剪裁表皮,然后将剪裁好的表皮放在上料台车上,通过上料台车送入到img成型机的加热框内,加热框移动到img成型机的加热箱内加热,表皮上表面的加热温度为185℃±5℃,表皮下表面的加热温度为175℃±5℃,加热时间在30秒左右,然后将表皮加热框送入到成型液压机内,成型液压机有上模(阴模)和下模(阳模),下模是铝合金型面,上模是镍型面,在上模表面上加工出各种皮纹或图案,并在上模上对应真缝线的位置设凹槽,通过设备上的锁模销插入模具底板中锁住,成型时下模和上模在油缸的带动下进行升降,即上模板下降,下模板上升,上模板和下模板同时向中间压,把表皮夹在中间,在模具边沿形成一个密封腔,使表皮表面形成皮纹或图案及凹槽,该凹槽即为缝线导向槽及线迹沟槽,模具配有模温机,控制模具的温度在65-80℃之间;然后上模抽真空,真空度为-0.8—-1mpa,吸附出皮纹和外形,然后通过风机吹风冷却后进入脱模程序。

还可将喷胶加热后的产品骨架置于下模上,将pp—fom表皮在成型的同时直接粘接到产品骨架上。

然后将表皮放在定位胎具上,表皮被真空吸盘吸住后旋转180度进入缝纫工作区,3d全自动连式缝纫机自动启动对表皮上预成型的缝线导向槽及线迹沟槽进行红外线扫描后与事先编好的缝线轨迹程序对比,扫描后的数据与编好的缝线轨迹程序重合后,3d全自动连式缝纫机开始按程序轨迹自动缝纫。

在此缝纫期间,另一工位取下缝制好的img-s表皮,并重新上一件未缝制的表皮在胎具上。等待缝纫好后胎具旋转180度后继续下一个缝纫生产工作,经上述步骤循环生产。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表面是真缝线,表面缝线立体感好,即美观,可以缝制与母皮颜色相同或不同的线迹,提供给不同客户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img-s真缝线加工工艺是使用阴模成型工艺在仪表板表皮上成型出缝线导向槽及线迹沟槽,然后对德国(ksl)3d全自动连式缝纫机进行自动缝线轨迹编程,该缝纫机经红外线对扫描定位确认后进行自动缝纫。

缝纫用线为尼龙加邦线,尼龙加邦线可直接采购;汽车仪表板表皮原料的表面没有皮纹,表皮原料可以是pp—fom表皮、tpo表皮,tpu表皮;

具体加工工艺:首先根据要加工的内饰件尺寸剪裁表皮,然后将剪裁好的表皮放在上料台车上,通过上料台车送入到img成型机的加热框内,加热框移动到img成型机的加热箱内加热,表皮上表面的加热温度为185℃±5℃,表皮下表面的加热温度为175℃±5℃,加热时间在30秒左右,然后将表皮加热框送入到成型液压机内,成型液压机有上模(阴模)和下模(阳模),下模是铝合金型面,上模是镍型面,在上模表面上加工出各种皮纹或图案,并在上模上对应真缝线的位置设凹槽,通过设备上的锁模销插入模具底板中锁住,成型时下模和上模在油缸的带动下进行升降,即上模板下降,下模板上升,上模板和下模板同时向中间压,把表皮夹在中间,在模具边沿形成一个密封腔,使表皮表面形成皮纹或图案及凹槽,该凹槽即为缝线导向槽及线迹沟槽,模具配有模温机,控制模具的温度在65-80℃之间;然后上模抽真空,真空度为-0.8—-1mpa,吸附出皮纹和外形,然后通过风机吹风冷却后进入脱模程序。

还可将喷胶加热后的产品骨架置于下模上,将pp—fom表皮在成型的同时直接粘接到产品骨架上。

然后将表皮放在定位胎具上,表皮被真空吸盘吸住后旋转180度进入缝纫工作区,3d全自动连式缝纫机自动启动对表皮上预成型的缝线导向槽及线迹沟槽进行红外线扫描后与事先编好的缝线轨迹程序对比,扫描后的数据与编好的缝线轨迹程序重合后,3d全自动连式缝纫机开始按程序轨迹自动缝纫。

在此缝纫期间,另一工位取下缝制好的img-s表皮,并重新上一件未缝制的表皮在胎具上。等待缝纫好后胎具旋转180度后继续下一个缝纫生产工作,经上述步骤循环生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汽车仪表板IMG‑S真缝线加工工艺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工艺。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IMG‑L成型工艺只能做假缝线的问题而设计的。首先将剪裁好的表皮通过上料台车送入到IMG成型机的加热框内,加热框移动到加热箱内加热,将表皮加热框送入到成型液压机内,成型液压机有上模和下模,在上模表面上加工出各种皮纹或图案,并在上模上对应真缝线的位置设凹槽,成型时下模和上模在油缸的带动下进行升降,上模板和下模板把表皮夹在中间,在模具边沿形成密封腔,使表皮表面形成皮纹或图案及凹槽,模具配有模温机;上模抽真空,吸附出皮纹和外形,冷却后脱模。表皮进入缝纫工作区,3D全自动连式缝纫机自动缝纫。优点是表面是真缝线。

技术研发人员:战仕海;桂文靖;陈刚;李岩;牟标;王秀峰;岳忠奇;朱久越;潘文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金兴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2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