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4939发布日期:2020-07-29 03:0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合成橡胶后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含水量较高的合成橡胶由膨胀造粒机或挤压脱水机挤出造粒后,由风送系统送至干燥箱继续干燥。目前设备结构设计、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1、造粒后,高温湿胶料经过渡料斗下落至风送系统时,由于过渡料斗长,温度相对低,过渡料斗内壁上会产生冷凝水,使胶粒和内壁间发生粘连现象,在过渡料斗段易发生堵胶情况,有时由于发生严重堵料问题导致胶料完全不能被输送走,造成设备停产,给生产厂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过渡料斗内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重新与胶粒结合,增加了胶料的含水量,使胶料的含水率达到12%左右,不利于后续的干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湿胶料下落时的粘壁堵料和含水量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原有的过渡料斗,减小了设备高度,同时避免了湿胶料与料斗内壁粘连堵塞;通过蜗壳上端的辅助进风口,使蜗壳内部充满了流动的热空气,防止了冷凝水的产生,从而避免使胶料的含水量增加。

采用本发明后,彻底消除了胶料与内壁粘连堵塞的现象,保证了橡胶生产设备的连续运行,同时胶料表面含水率的增加量为零,使胶料的含水率降低为6%左右,提高了后续干燥工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轴测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2,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



技术特征:

1.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切粒装置(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蜗壳(4),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


技术总结
一种蜗壳式湿胶风送装置,它包括蜗壳(4)、切粒装置(5),所述切粒装置(5)的切刀位于蜗壳(4)内部,所述蜗壳(4)的下端设有主进风口(1)和出风口(3),蜗壳(4)的上端设有辅助进风口(2),蜗壳(4)的侧面连接在挤出机出口,主进风口(1)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辅助进风口(2)处的气流方向与切粒装置(5)的旋转方向顺向相切。本发明避免了湿胶料与料斗内壁粘连堵塞,防止了冷凝水的产生,减小了设备高度尺寸。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勇;张海田;王金明;郭智鹏;白明;吴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