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2273发布日期:2020-05-08 14: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模具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用模具来成型如图1所示的一种通讯设备的外壳2时,由于外壳2的侧壁21处设有多个开关接口,在模具成型时,开关接口位置处不能正常脱离模具,从而影响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具脱模机构,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包括有动模、定模、动模仁、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所述动模盖设于所述定模的上方;所述动模仁设于所述动模的上方;所述动模仁包括有用于成型外壳侧壁的动模仁型芯;所述第一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相互拼接并设于所述动模仁型芯的一侧。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二镶块设于所述第一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之间,且所述第二镶块的侧面以非垂直角度与相邻的第一镶块和第三镶块的侧面接触,第二镶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镶块的端面的接缝线以及所述第二镶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三镶块的端面的接缝线整体组成“八”字形。

为了便于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更好的定位于动模上,所述第一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的底部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凸台;所述动模上对应于多个所述定位凸台设有多个定位孔。

为了加强定位效果,所述第一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的一侧分别设有定位部;靠近所述定位部的所述动模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为了加强定位效果,所述第一镶块的一侧设有两个定位部;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部。

为了加强定位效果,所述定位部的横截面整体呈一燕尾形;所述定位槽为一燕尾槽。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具脱模结构中,通过在模具成型外壳开关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在产品脱模时,镶块组件随产品脱离模具,继而再将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从产品上取落下去,以此使得产品的开关接口处能够正常脱离模具,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讯设备的外壳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模具脱模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模具脱模结构的其中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模具脱模结构中的镶块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模具脱模结构中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上表面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模具脱模机构1、动模11、定模12、动模仁13、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第三镶块16、动模仁型芯131、定位凸台17、定位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模具脱模机构1,所述模具脱模机构1包括有动模11、定模12、动模仁13、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所述动模11盖设于所述定模12的上方;所述动模仁13设于所述动模11的上方;所述动模仁13包括有用于成型外壳侧壁的动模仁型芯131;所述第一镶块14、所述第二镶块15以及所述第三镶块16相互拼接并设于所述动模仁型芯131的一侧。通过在模具成型外壳开关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在产品脱模时,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随产品脱离模具,继而再将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从产品上取落下去,以此使得产品的开关接口处能够正常脱离模具,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二镶块15设于所述第一镶块14以及所述第三镶块16之间,且所述第二镶块15与所述第一镶块14的相交线以及所述第二镶块15与所述第三镶块16的相交线组成一“八”字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铝合金产品工艺是由液态冷却为固态成型,过程中产品产生收缩现象,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将被产品包裹,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第二镶块15设于所述第一镶块14以及所述第三镶块16之间,且所述第二镶块15设于所述第一镶块14以及所述第三镶块16之间,且所述第二镶块15的侧面以非垂直角度与相邻的第一镶块14和第三镶块16的侧面接触,第二镶块15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镶块14的端面的接缝线以及所述第二镶块15的端面与所述第三镶块16的端面的接缝线整体组成“八”字形,在取出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时,先将第二镶块15取出后,第一镶块14以及第三镶块16则有活动空间,自然解除被包裹状态,最终再将第一镶块14以及第三镶块16取出。

为了便于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更好的定位于动模11上,所述第一镶块14、所述第二镶块15以及所述第三镶块16的底部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凸台17;所述动模11上对应于多个所述定位凸台17设有多个定位孔。

为了加强定位效果,所述第一镶块14、所述第二镶块15以及所述第三镶块16的一侧分别设有定位部18;靠近所述定位部18的所述动模仁13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18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部18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为了加强定位效果,所述第一镶块14的一侧设有两个定位部18;所述第二镶块15以及所述第三镶块16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部18。

为了加强定位效果,所述定位部18的横截面整体呈一燕尾形;所述定位槽为一燕尾槽。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具脱模结构中,通过在模具成型外壳开关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在产品脱模时,镶块组件随产品脱离模具,继而再将第一镶块14、第二镶块15以及第三镶块16从产品上取落下去,以此使得产品的开关接口处能够正常脱离模具,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包括有动模、定模、动模仁、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所述动模盖设于所述定模的上方;所述动模仁设于所述动模的上方;所述动模仁包括有用于成型外壳侧壁的动模仁型芯;所述第一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相互拼接并设于所述动模仁型芯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块设于所述第一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之间,且所述第二镶块的侧面以非垂直角度与相邻的第一镶块和第三镶块的侧面接触,第二镶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镶块的端面的接缝线以及所述第二镶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三镶块的端面的接缝线整体组成“八”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的底部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凸台;所述动模上对应于多个所述定位凸台设有多个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的一侧分别设有定位部;靠近所述定位部的所述动模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块的一侧设有两个定位部;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横截面整体呈一燕尾形;所述定位槽为一燕尾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脱模机构。所述模具脱模机构包括有动模、定模、动模仁、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所述动模盖设于所述定模的上方;所述动模仁设于所述动模的上方;所述动模仁包括有用于成型外壳侧壁的动模仁型芯;所述第一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以及所述第三镶块相互拼接并设于所述动模仁型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模具脱模结构中,通过在模具成型外壳开关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在产品脱模时,镶块组件随产品脱离模具,继而再将第一镶块、第二镶块以及第三镶块从产品上取落下去,以此使得产品的开关接口处能够正常脱离模具,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饶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睿智兴宸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