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1926发布日期:2020-08-11 22:0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常见的3d打印技术有熔丝沉积技术,它是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通过带有一个微细通道的喷头挤喷出来,从喷嘴喷出后,沉积在工作台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积最终形成成品。其中用于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的加热体就是一个核心部件。以往3d打印机的加热体体积较大,运行时整体运动不平稳,而且加热面积占比小,整体温度不稳定,导致3d打印制品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及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化d打印机加热体,包括喷头柱、钛化锆加热体、高温硅胶隔热层、电阻测温头以及加热头,所述钛化锆加热体固定于喷头柱的左侧,在所述钛化锆加热体的上方设有电阻测温头,在喷头柱的左侧沿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套接有高温硅胶隔热层,所述加热头套设于所述喷头柱的内圈,所述加热头沿长度方向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内径为0.2mm。

优选的,所述喷头柱的外轮廓为圆柱面。

优选的,所述钛化锆加热体胶结于所述喷头柱的左侧并深入空腔内,与所述加热头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喷头柱与所述加热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钛化锆加热体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对耗材的加热面积占比变大,使得整体温度更趋于稳定,而且整体重量减轻,势能变少,运行过程更平稳,使得在3d打印时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标号:1、喷头柱;2、钛化锆加热体;3、高温硅胶隔热层;4、电阻测温头;5、加热头;6、凹槽;7、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包括喷头柱1、钛化锆加热体2、高温硅胶隔热层3、电阻测温头4以及加热头5,钛化锆加热体2固定于喷头柱1的左侧,在钛化锆加热体2的上方设有电阻测温头4,在喷头柱1的左侧沿周向设有凹槽6,凹槽6内部套接有高温硅胶隔热层3,加热头5套设于喷头柱1的内圈,加热头5沿长度方向设有流道7,流道7的内径为0.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喷头柱1为中空柱状,采用刚性耐热材料制成,优选采用不锈钢或黄铜,喷头柱1的外轮廓为圆柱面或棱柱面,优选采用圆柱面可减小加工难度,同体积下减小外轮廓面积。在喷头柱1的左侧沿周向设有用于安装高温硅胶隔热层3的凹槽6,高温硅胶隔热层3具有弹性,可以直接套设在凹槽6内,用于隔热保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喷头柱1的左侧设有钛化锆加热体孔位,用于安装固定用于对耗材进行加热的钛化锆加热体2,钛化锆加热体2经由该孔位胶结于喷头柱1的左侧并深入空腔内,与加热头5相接触;在钛化锆加热体孔位的上方还设有电阻测温头孔位,用于安装电阻测温头4,电阻测温头4经由该孔位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喷头柱1的左侧并深入空腔内,钛化锆加热体2为管状结构,在钛化锆加热体2内设置有加热丝,且加热丝连接到电阻测温头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加热头5远离空腔的一端为倒锥状,在加热头5上设有环状凸起;加热头5的材料为金属,优选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加热头5的外轮廓与喷头柱1的内侧壁相匹配,在喷头柱1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在加热头5上设有外螺纹,喷头柱1通过内螺纹与加热头5的外螺纹连接,在喷头柱1与加热头5连接处构成一空腔,沿加热头5长度方向设有连通耗材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流道7,流道7的进料口与空腔连通,流道7的内径设为0.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钛化锆加热体2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对耗材的加热面积占比变大,使得整体温度更趋于稳定,而且整体重量减轻,势能变少,运行过程更平稳,使得在3d打印时精度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包括喷头柱(1)、钛化锆加热体(2)、高温硅胶隔热层(3)、电阻测温头(4)以及加热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化锆加热体(2)固定于在喷头柱(1)的左侧,在所述钛化锆加热体(2)的上方设有电阻测温头(4),在喷头柱(1)的左侧沿周向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部套接有高温硅胶隔热层(3),所述加热头(5)套设于所述喷头柱(1)的内圈,所述加热头(5)沿长度方向设有流道(7),所述流道(7)的内径为0.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柱(1)的外轮廓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化锆加热体(2)胶结于所述喷头柱(1)的左侧并深入空腔内,与所述加热头(5)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柱(1)与所述加热头(5)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化锆加热体(2)的数量为2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3D打印机加热体,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加热体对耗材的整体温度不稳定而导致打印精度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喷头柱、钛化锆加热体、高温硅胶隔热层、电阻测温头以及加热头,所述钛化锆加热体固定于喷头柱的左侧,在所述钛化锆加热体的上方设有电阻测温头,在喷头柱的左侧沿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套接有高温硅胶隔热层,所述加热头套设于所述喷头柱的内圈,所述加热头沿长度方向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内径为0.2mm。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对耗材的加热面积占比变大,使得整体温度更趋于稳定,而且整体重量减轻,势能变少,运行过程更平稳,使得在3D打印时精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师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