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冷却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8707发布日期:2021-07-13 15:0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冷却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片材的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薄膜进行冷却的冷却辊。



背景技术:

在塑料片材、薄膜加工、无纺布、皮革加工、造纸、印刷业和钢铁制造(薄膜片材)等领域中,往往需要用冷却辊对加工物品进行降温冷却。特别是在压延薄膜、片材时,在成品收卷时会因收缩引起变形,在成品收卷前需要通过冷却辊使其降温来达到减少材料变形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辊筒一般包括辊轴和辊身,并将辊身套装于辊轴外,在辊筒两端设有密封端盖,并在辊身与辊轴之间设有冷却水路,辊轴两端分别设有与冷却水路相通的的进水口、出水口,冷却水从辊轴一端的进水口进入,经冷却水路最终从辊轴另一端的出水口流出。由于冷却水路较长,使得辊筒冷却表面温度从进水口流入经过冷却水路温度逐渐变化,导致辊筒冷却表面两端温度不同,对制品降温也略有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端温度均匀、冷却速度快的冷却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冷却辊,它包括:辊身、内胆、内胆法兰、一对辊轴和一对内管,所述辊身套装在所述内胆外部,所述内胆在轴向中部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设若干个分流孔,所述内胆的外壁焊接螺旋筋形成冷却水的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分布在所述辊身与所述内胆的夹层内;所述内胆法兰设置在所述内胆之内,一对所述的辊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辊身的两个端部,各所述的辊轴分别开设有轴头内孔,一对所述的内管分别插入在一对所述的辊轴的轴头内孔之中,各所述的辊轴还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若干个出水小孔,一对所述的辊轴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的内管的内腔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的进水通道与所述的若干个分流孔以及螺旋流道连通,所述的出水小孔连通所述的螺旋流道与所述的轴头内孔,所述内管与所述轴头内孔之间形成出水通道。

优选的,所述内胆、内胆法兰和辊轴热过盈装配。

优选的,所述辊身选用优质合金钢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辊身表面具有硬铬镀层。

优选的,所述辊身表面经多重抛光处理达到镜面光洁度。

优选的,所述内胆选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内管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的进水通道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的轴头内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的内管的外径,且所述的分流孔和出水小孔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的内管内径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水流量大、能够快速冷却、两端温差均衡的冷却辊,能够有利于薄膜制品的快速定型,能够有效减少制品表面色泽的差异,能够使制品表面的温度迅速的冷却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辊筒内部水的流向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道展开示意图;

其中:1、辊身;2、内胆;201、分流孔;3、内胆法兰;4、辊轴;41、第一轴头;42、第二轴头;43、轴身;401、轴头内孔;402、出水小孔;403、进水通道;5、内管;6、螺旋流道;601、螺旋筋;7、出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薄膜冷却辊,包括:辊身1、内胆2、内胆法兰3、一对辊轴4和一对内管5。辊身1同轴套装在内胆2的外部。内胆2的中部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开设六个分流孔201,内胆2外壁焊接螺旋筋601形成冷却水的螺旋流道6,螺旋流道6分布在辊身1与内胆2的夹层内。内胆法兰3过盈装配在内胆2的空腔内。辊轴4分别焊接在内胆2与辊身1上,辊轴4是一个两端细中间粗的中空回转体结构,其第一轴头41内开设有轴头内孔401,内管5插入在轴头内孔401内,而辊轴4的第二轴头42向内插入在内胆2的内腔中,并与内胆法兰3焊接。辊轴4的中部较粗的部位分别与内胆2和辊身1焊接,在冷却辊的端部形成对螺旋流道6的封堵,辊轴4还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开设六个出水小孔402(参见图2)。辊轴4的轴向上开设一个进水通道403,进水通道403贯穿辊轴4的两个轴头:第一轴头41和第二轴头42。在辊轴4的第一轴头41的轴向上开设一个轴头内孔401,轴头内孔401的孔径大于进水通道403。由于内管5安装在轴头内孔401内,内管5与轴头内孔401中间形成出水通道7。

在加工冷却辊时,首先加工辊轴4,粗车外径,镗进水通道403和轴头内孔401后,辊轴4钻出水小孔402,内胆2钻分流孔201。内胆2、辊轴4、内胆法兰3热过盈组装并且焊接组成内胆组件,最后内胆2外壁焊接螺旋筋601。将内胆组件整体放在车床进行粗车、精车,以保证整体同心,然后再将加工好的辊身1加热,加热到100-150度,保温3个小时,再将辊身1整体热套在内胆组件上。辊身1与辊轴4的轴身43连接处焊接、焊后回火去应力。最后将辊筒整体上机床进行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以此加工保证辊身1的直线度和同心度,粗磨后再进行电镀、磨光和抛光。

在辊压制品时,冷却水从两端内管5同时流入辊筒,通过进水通道403流入辊筒内部,然后通过辊筒中内胆2上的分流孔201流入内胆2和辊身1夹层进入螺旋流道6,水流在螺旋流道6内均匀分布到内胆2的外壁,向辊筒两端返回,再流入辊轴4的出水小孔402,从内管5和轴头内孔401的出水通道7流出辊筒。所述的轴头内孔401的内径大于所述的内管5的外径,且所述的分流孔201和出水小孔402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的内管5内径的一半。

辊身1采用的是合金钢,且壁厚设计较薄,热传导快、冷却效果好,辊身1的表面镀硬铬,经磨削和多重抛光处理,达到镜面效果。这种结构不仅增强辊身1的冷却均匀性,而且保证了整体装置有足够的强度。

如图2所示,将内胆2沿圆周方向展开,螺旋筋601等距焊接在内胆2的外壁上,螺旋筋601之间的空隙形成介质的流道,螺旋流道6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冷却水均匀分布到内胆2表面,使辊身1的温度冷却均匀,两端温度差小,保证辊筒冷却温度稳定,能够快速冷却制品,实现制品加工高效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辊身(1)、内胆(2)、内胆法兰(3)、一对辊轴(4)和一对内管(5),所述辊身(1)套装在所述内胆(2)外部,所述内胆(2)在轴向中部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开设若干个分流孔(201),所述内胆(2)的外壁焊接螺旋筋(601)形成多个冷却水螺旋流道(6),所述螺旋流道(6)分布在所述辊身(1)与所述内胆(2)的夹层内;所述内胆法兰(3)设置在所述内胆(2)之内,一对所述的辊轴(4)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辊身(1)的两个端部,各所述的辊轴(4)分别开设有轴头内孔(401),一对所述的内管(5)分别插入在一对所述的辊轴(4)的轴头内孔(401)之中,各所述的辊轴(4)还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若干个出水小孔(402),一对所述的辊轴(4)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的内管(5)的内腔连通的进水通道(403),所述的进水通道(403)与所述的若干个分流孔(201)以及螺旋流道(6)连通,所述的出水小孔(402)连通所述的螺旋流道(6)与所述的轴头内孔(401),所述内管(5)与所述轴头内孔(401)之间形成出水通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内胆法兰(3)和辊轴(4)热过盈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1)选用优质合金钢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1)表面具有硬铬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身(1)表面经多重抛光处理达到镜面光洁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选用无缝钢管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5)的内径大于等于所述的进水通道(403)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冷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头内孔(401)的内径大于所述的内管(5)的外径,且所述的分流孔(201)和出水小孔(402)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的内管(5)内径的一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薄膜冷却辊,包括:辊身、内胆、内胆法兰、一对辊轴和一对内管,所述内胆的外壁焊接螺旋筋形成冷却水的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分布在所述辊身与所述内胆的夹层内;所述内胆法兰设置在所述内胆之内,一对辊轴分别设置在辊身的两个端部,各辊轴分别开设有轴头内孔,一对内管分别插入在一对辊轴的轴头内孔之中,各辊轴还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若干个出水小孔,一对所述的辊轴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的内管的内腔连通的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与若干个分流孔以及螺旋流道连通,出水小孔连通螺旋流道与轴头内孔,所述内管与所述轴头内孔之间形成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两端温度差小,保证辊筒冷却温度稳定,能够快速冷却制品。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禹冰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