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3141发布日期:2023-07-12 23:0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模具换网器,涉及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市场应用于挤出复合机的换网器以手动板式换网器及液压柱式换网器为主,在挤出复合生产线上,手动板式换网器不能满足快速更换过滤网的操作要求,而液压柱式换网器在挤出复合机压力达到30mpa情况下不能满足密封要求,导致熔体泄漏。

2、针对上述这一情况,现有的换网器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521097795.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挤出复合机的换网器,其具体结构为:一内具有容腔的换网器主体,容腔的前端设置有与挤出复合机相连接的进料口,同时该容腔的中后端活动设置有能够进出换网器主体的过滤网,换网器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该过滤网进出的进出口,同时该换网器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滤网进出所述进出口的驱动装置,换网器主体上还开设有与容腔的后端相连通的出料口;容腔中还分别设置有位于过滤网前后侧的网前密封环和网后密封环,网前密封环和网后密封环均能够与过滤网相抵接,网前密封环的前侧还设置有位于容腔内且能够与其相互挤压的开口式密封环,开口式密封环和网前密封环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以使得网前密封环挤压过滤网的导向斜面。

3、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开口式密封环的径向位移运动可驱动网前密封环和过滤网顶触密封,但开口式密封环是通过容腔内进料产生的压力驱动开口式密封环的径向位移;容腔在进料前不存在压力,该网前密封环和过滤网存在装配间隙,密封效果不佳,具有漏料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即使容腔在进料前不存在压力的情况下,该网前密封环和过滤架也密封到位的模具的换网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包括模架,所述的模架内具有容腔,所述的模架上具有滑动设置的带有过滤网的过滤架,该过滤架穿过模架的容腔并将模架的容腔分隔成前腔、后腔,所述的模架的前腔的前端端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模架的后腔的后端端面设置有出料口,该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架的后腔内设置有后密封环,该后密封环和过滤架抵靠密封配合,所述的模架的前腔内设置有前密封环,该前密封环和过滤架之间设置有使前密封环始终顶触密封配合于过滤架的弹性抵靠装置。

3、在上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中,所述的弹性抵靠装置包括压缩弹簧和弹簧座,所述的模架的前腔内设置有周向相连形成环形的弧形抵靠环,每个弧形抵靠环均位于前密封环内,每个弧形抵靠环的外端面均为倾斜面一,所述的前密封环的内端面为倾斜面二,该每个弧形抵靠环的外端面和前密封环的内端面以倾斜面贴靠的方式导向配合,所述的弹簧座和模架的前腔相连为一体结构,每个弧形抵靠环的内端面均具有径向设置的弹簧槽,所述的压缩弹簧位于对应的弹簧槽中并抵靠于弹簧座上。该压缩弹簧弹性作用于对应的弧形抵靠环,每个弧形抵靠环径向位于,通过以倾斜面贴靠的方式和前密封环导向抵靠配合,该前密封环以轴向的方式位移,该前密封环始终顶触密封配合于过滤架,使前密封环和过滤架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在实际制造时,该弹簧座也可以分体制造再固定装配于模架的前腔内。

4、作为另一种结构,该弹性抵靠装置包括压缩弹簧和弹簧座,所述的模架的前腔内设置有周向相连形成环形的弧形抵靠环,每个弧形抵靠环均位于前密封环内,每个弧形抵靠环的外端面均为倾斜面一,所述的前密封环的内端面为倾斜面二,该每个弧形抵靠环的外端面和前密封环的内端面以倾斜面贴靠的方式导向配合,所述的每个弧形抵靠环的外端面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弹簧槽,所述的压缩弹簧位于对应的弹簧槽中并倾斜抵靠于前密封环。该压缩弹簧直接弹性作用于前密封环,前密封环受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使其始终顶触密封配合于过滤架,使前密封环和过滤架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5、在上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中,每个弧形抵靠环的外端面均为以由内向外外倾斜形成的外锥形的倾斜面一,该倾斜面一的倾斜角度为45度,前密封环的内端面为以由内向外外倾斜形成的内锥形的倾斜面二,该倾斜面二的倾斜角度为45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优化了每个弧形抵靠环和前密封环倾斜导向配合结构,结构稳定。

6、在上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中,所述的模架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的前模板和后模板叠加固连。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模架的生产制造,方便模架内形成过滤架的容腔

7、在上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中,所述的模架上固设有气缸,该过滤架和气缸的气缸杆连接,所述的过滤架通过气缸的气缸杆带动和模架滑动配合。气缸为现有产品,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用气缸作为过滤架的动力驱动,结构稳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模具的换网装置的优点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弥补模架的容腔在进料前不存在压力时,前密封环和过滤架始终达到密封配合关系,避免漏料,密封结构稳定,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包括模架(1),所述的模架(1)内具有容腔,所述的模架(1)上具有滑动设置的带有过滤网的过滤架(2),该过滤架(2)穿过模架(1)的容腔并将模架(1)的容腔分隔成前腔(3)、后腔(4),所述的模架(1)的前腔(3)的前端端面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的模架(1)的后腔(4)的后端端面设置有出料口,该进料口(5)和出料口相对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架(1)的后腔(4)内设置有后密封环(6),该后密封环(6)和过滤架(2)抵靠密封配合,所述的模架(1)的前腔(3)内设置有前密封环(7),该前密封环(7)和过滤架(2)之间设置有使前密封环(7)始终顶触密封配合于过滤架(2)的弹性抵靠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抵靠装置包括压缩弹簧(8)和弹簧座(9),所述的模架(1)的前腔(3)内设置有周向相连形成环形的弧形抵靠环(10),每个弧形抵靠环(10)均位于前密封环(7)内,每个弧形抵靠环(10)的外端面均为倾斜面一,所述的前密封环(7)的内端面为倾斜面二,该每个弧形抵靠环(10)的外端面和前密封环(7)的内端面以倾斜面贴靠的方式导向配合,所述的弹簧座(9)和模架(1)的前腔(3)相连为一体结构,每个弧形抵靠环(10)的内端面均具有径向设置的弹簧槽,所述的压缩弹簧(8)位于对应的弹簧槽中并抵靠于弹簧座(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抵靠装置包括压缩弹簧(8),所述的模架(1)的前腔(3)内设置有周向相连形成环形的弧形抵靠环(10),每个弧形抵靠环(10)均位于前密封环(7)内,每个弧形抵靠环(10)的外端面均为倾斜面一,所述的前密封环(7)的内端面为倾斜面二,该每个弧形抵靠环(10)的外端面和前密封环(7)的内端面以倾斜面贴靠的方式导向配合,所述的每个弧形抵靠环(10)的外端面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弹簧槽,所述的压缩弹簧(8)位于对应的弹簧槽中并倾斜抵靠于前密封环(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弧形抵靠环(10)的外端面均为以由内向外外倾斜形成的外锥形的倾斜面一,该倾斜面一的倾斜角度为45度,前密封环(7)的内端面为以由内向外外倾斜形成的内锥形的倾斜面二,该倾斜面二的倾斜角度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架(1)包括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所述的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叠加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架(1)上固设有气缸(13),该过滤架(2)和气缸(13)的气缸杆连接,所述的过滤架(2)通过气缸(13)的气缸杆带动和模架(1)滑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的换网装置,属于模具换网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换网装置,当容腔在进料前不存在压力,该网前密封环和过滤网存在装配间隙,存在漏料的问题。本模具的换网装置,包括模架,模架内具有容腔,模架上具有滑动设置的带有过滤网的过滤架,该进料口和出料口相对分布,模架的后腔内设置有后密封环,该后密封环和过滤架抵靠密封配合,模架的前腔内设置有前密封环,该前密封环和过滤架之间设置有使前密封环始终顶触密封配合于过滤架的弹性抵靠装置。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弥补模架的容腔在进料前不存在压力时,前密封环和过滤架始终达到密封配合关系,避免漏料,密封结构稳定,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黄岩精跃达模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