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4127发布日期:2022-02-09 14:3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座桶前罩是电动自行车上一个关键的零件,如图1和图2所示,其位于座椅下方,设置有充电器插头连接口,并且其体积相对较大,加之本身形状特殊,曲面结构复杂。尤其是左右两侧延伸部分,该处由于曲面复杂,厚度和体积较小,很容易形变,在注塑完成后开模过程中,很容易粘接在斜顶块上,不能脱出,后续需要手动借助工具强力脱出,严重影响注塑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其结构新颖,针对座桶前罩这个特殊形状注塑件,增加插块的结构,可以在开模时实现产品的快速脱模。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包括上复板、型腔板、型芯板、模脚、顶针板和下复板,所述下复板和上复板分别连接至注塑机上,所述上复板顶面设置有注塑浇口,注塑浇口穿过型腔板后连通产品注塑区域,所述型芯板中部顶面设置有型芯、直顶块和斜顶块,三者共同形成产品注塑区域的型芯面,所述直顶块底部连接有直顶杆,所述斜顶块底部连接有斜顶杆,所述直顶杆穿过型芯板后连接至顶针板上,所述斜顶杆穿过型芯板和顶针板后连接至下复板内,所述型芯板左右两侧上表面设置有滑道和滑块,所述型芯板左右外侧通过安装板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端头连接至滑块上,所述斜顶块底部横向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尾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型芯板与斜顶块接触面为斜面,该斜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所述斜顶块斜向上顶出时带动插块和活动块沿着滑槽向上滑动,插块在斜顶块顶出过程中相对斜顶块沿着安装孔横向向外顶出。
5.优选的,所述滑槽与竖向之间的夹角为0
°
—6
°
,所述型芯板与斜顶块接触面的斜面与竖向的角度为10
°
—20
°

6.优选的,所述滑块在油缸的推动下向内滑动到位后与斜顶块、直顶块、型芯、型腔板围成封闭的产品注塑区域,注塑机开模后油缸控制滑块向外退出配合后续直顶块和斜顶块的顶出实现产品脱模操作。
7.优选的,所述型芯板和型腔板前后侧面连接有吊环。
8.优选的,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顶针,顶针顶部穿过型芯板后接触产品注塑区域。
9.本发明通过在斜顶块上设置独特的插块结构,配合滑槽与斜面的角度差异,实现斜顶块在顶出时,插块相对向外顶出产品的目的,防止该处产品粘模的现象,实现开模时产品的快速顶出。
附图说明
10.图1为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发明去掉型腔板和上复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发明中直顶块、斜顶块、直顶杆、斜顶杆、顶针板和下复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发明中型芯板、直顶块、斜顶块、直顶杆、斜顶杆、顶针板和下复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8为图6的侧视图;
18.图9为图8沿a-a方向的剖视图;
19.其中:1—上复板;2—型腔板;3—型芯板;4—模脚;5—顶针板;6—下复板;7—注塑浇口;8—型芯;9—直顶块;10—斜顶块;11—直顶杆;12—斜顶杆;13—滑道;14—滑块;15—安装板;16—油缸;17—安装孔;18—插块;19—活动块;20—滑槽;21—吊环;22—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如图3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包括上复板1、型腔板2、型芯板3、模脚4、顶针板5和下复板6,所述下复板6和上复板1分别连接至注塑机上,所述上复板1顶面设置有注塑浇口7,注塑浇口7穿过型腔板2后连通产品注塑区域,所述型芯板3中部顶面设置有型芯8、直顶块9和斜顶块10,三者共同形成产品注塑区域的型芯面,所述直顶块9底部连接有直顶杆11,所述斜顶块10底部连接有斜顶杆12,所述直顶杆11穿过型芯板3后连接至顶针板5上,所述斜顶杆12穿过型芯板3和顶针板5后连接至下复板6内,所述型芯板3左右两侧上表面设置有滑道13和滑块14,所述型芯板3左右外侧通过安装板15连接有油缸16,所述油缸16活塞杆端头连接至滑块14上,所述斜顶块10底部横向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内设置有插块18,所述插块18尾端连接有活动块19,所述型芯板3与斜顶块10接触面为斜面,该斜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20,滑槽20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所述斜顶块10斜向上顶出时带动插块18和活动块19沿着滑槽20向上滑动,插块18在斜顶块10顶出过程中相对斜顶块10沿着安装孔17横向向外顶出。
2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滑槽20与竖向之间的夹角为0
°
—6
°
,所述型芯板3与斜顶块10接触面的斜面与竖向的角度为10
°
—20
°

23.具体的,所述滑块14在油缸16的推动下向内滑动到位后与斜顶块10、直顶块9、型芯8、型腔板2围成封闭的产品注塑区域,注塑机开模后油缸16控制滑块14向外退出配合后续直顶块9和斜顶块10的顶出实现产品脱模操作。
24.进一步的,所述型芯板3和型腔板2前后侧面连接有吊环21,便于整副模具的起吊。
25.进一步的,所述顶针板5上设置有顶针22,顶针22顶部穿过型芯板3后接触产品注
塑区域,后续通过顶针板5控制顶针22顶出产品。
26.注塑时,两侧的油缸16控制滑块14向内运动到位,注塑机控制上复板1向内运动与下复板6接触至合模状态,进行产品注塑操作。开模时,注塑机控制上复板1向外退出,实现开模,两侧的油缸16控制滑块14向外退出,注塑机将下复板6和顶针板5顶出,直顶块9和斜顶块10向上同步顶出,同时斜顶块10带动其安装孔17内的插块18向上同步运动,且插块18后端的活动块19沿着滑槽20向上滑动,由于滑槽20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小于型芯板3与斜顶块10接触面与竖向的倾斜角度,因此在横向方向上,插块18会从安装孔17内伸出,向外顶出座桶前罩产品,使得座桶前罩产品与斜顶块10分离,实现机械传动结构自动脱模,最后通过顶针22顶出产品。并且在后续斜顶块10向下运动时,插块18会跟着向内滑动,以为下一次的注塑做准备。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复板(1)、型腔板(2)、型芯板(3)、模脚(4)、顶针板(5)和下复板(6),所述下复板(6)和上复板(1)分别连接至注塑机上,所述上复板(1)顶面设置有注塑浇口(7),注塑浇口(7)穿过型腔板(2)后连通产品注塑区域,所述型芯板(3)中部顶面设置有型芯(8)、直顶块(9)和斜顶块(10),三者共同形成产品注塑区域的型芯面,所述直顶块(9)底部连接有直顶杆(11),所述斜顶块(10)底部连接有斜顶杆(12),所述直顶杆(11)穿过型芯板(3)后连接至顶针板(5)上,所述斜顶杆(12)穿过型芯板(3)和顶针板(5)后连接至下复板(6)内,所述型芯板(3)左右两侧上表面设置有滑道(13)和滑块(14),所述型芯板(3)左右外侧通过安装板(15)连接有油缸(16),所述油缸(16)活塞杆端头连接至滑块(14)上,所述斜顶块(10)底部横向设置有贯通的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内设置有插块(18),所述插块(18)尾端连接有活动块(19),所述型芯板(3)与斜顶块(10)接触面为斜面,该斜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20),滑槽(20)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所述斜顶块(10)斜向上顶出时带动插块(18)和活动块(19)沿着滑槽(20)向上滑动,插块(18)在斜顶块(10)顶出过程中相对斜顶块(10)沿着安装孔(17)横向向外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与竖向之间的夹角为0
°
—6
°
,所述型芯板(3)与斜顶块(10)接触面的斜面与竖向的角度为10
°
—2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在油缸(16)的推动下向内滑动到位后与斜顶块(10)、直顶块(9)、型芯(8)、型腔板(2)围成封闭的产品注塑区域,注塑机开模后油缸(16)控制滑块(14)向外退出配合后续直顶块(9)和斜顶块(10)的顶出实现产品脱模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板(3)和型腔板(2)前后侧面连接有吊环(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5)上设置有顶针(22),顶针(22)顶部穿过型芯板(3)后接触产品注塑区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座桶前罩注塑模具,包括上复板、型腔板、型芯板、模脚、顶针板和下复板,上复板顶面设有浇口,型芯板中部顶面设有型芯、直顶块和斜顶块形成产品注塑区域的型芯面,直顶块底部通过直顶杆连接至顶针板上,斜顶块底部通过斜顶杆连接至下复板内,型芯板左右两侧上表面设有滑块和油缸;斜顶块底部横向设有贯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插块,插块尾端连接有活动块,型芯板与斜顶块接触面为斜面,该斜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相对竖向的倾斜角度;斜顶块斜向上顶出时带动插块和活动块沿着滑槽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相对斜顶块沿着安装孔横向向外顶出。本发明能开模时实现产品自动快速脱模。品自动快速脱模。品自动快速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君 张志敏 陈令保 应卫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小君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