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4184发布日期:2022-03-16 15:4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一般由多种组分组成,在成型前必须将各种组分颗粒进行混合,制成合适形态的物料再进行成型加工,这一过程称为混合。橡塑共混高分子材料是橡胶与各种塑料并用,可大大扩展橡胶制品的用途,并显著提高橡胶制品的质量性能,还可改进胶料的工艺性能,降低橡胶的耗量和降低产品造价,不同橡胶或橡胶与塑料共混时,它们间应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或是利用最佳的配比,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共混的技术效果。
3.专利号cn109093869a的公布了一种生产橡塑制品的共混高分子材料搅拌机,使用时,将高分子材料加入混料桶内,将添加剂加入储料桶中,然后打开驱动电机的开关,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添加剂从漏料孔内流出,逐步进行混合,当储料桶内的添加剂流失完,混料即完成,然后操作员拉动拉杆,使插杆脱离插槽,然后将储料桶取下,弹性装置包括设置在直线给袋式包装机的活动夹上方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为绳状具有弹性的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与直线给袋式包装机的活动夹的传送方向垂直,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混料更加充分方便,大大的提高工作效。
4.现有技术的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有以下缺点:1、不能有效的对材料进行搅拌,部分材料会沉底,导致无法搅拌均匀;2、没有加温和保温措施,融化的橡胶和塑胶冷却过快,搅拌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对材料进行搅拌,螺旋推进叶片会将底部的混料向上推进,可均匀的对材料进行搅拌,防止混料沉底;保温层和加热板的组合使用,可以保障混料的温度,保障搅拌效率,提高搅拌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保温层,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壳体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a且传动杆a延伸至壳体内,所述传动杆a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b,所述电机b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b且传动杆b延伸至壳体内,所述传动杆b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为多组,所述壳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一端延伸至壳体内,所述出料口表面安装有阀门。
8.可选的,所述壳体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电机a、电机b和加热板通过控制面板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9.可选的,所述螺旋推进叶片的推进方向竖直向上,所述保温层为岩棉板材料制成。
10.可选的,所述壳体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一端延伸至壳体内,所述进料口一端安装有密封盖。
11.可选的,所述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为半圆形,所述电机a处于顶盖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
14.1、打开密封盖,将橡塑共混高分子材料通过进料口通入壳体内,密封盖保障进料口入口端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杂物通入壳体内,保障装置整体的正常运行,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板和电机a运作,电机a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杆a转动,传动杆a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对壳体内的混料进行搅拌,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b运作,电机b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杆b转动,传动杆b转动带动螺旋推进叶片转动,螺旋推进叶片转动会将底部的混料向上推进,混料由底部向上,然后因重力落下,以此循环,可均匀的对材料进行搅拌,防止混料沉底,当混料充分搅拌后,出料口连通外界盛料装置,打开阀门,壳体内的混料通过出料口通入外界盛料装置。
15.2、加热板运作产生热量,保障混料的温度不会浮动过快,保温层的岩棉板导热系数低,具有极佳的保温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壳体内的温度流失,保障混料被搅拌室的温度,提高搅拌效率,减少加热板功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的图1中a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支撑腿;2、控制面板;3、壳体;4、密封盖;5、进料口;6、顶盖;7、电机a;8、传动杆a;9、搅拌杆;10、加热板;11、保温层;12、阀门;13、出料口;14、螺旋推进叶片;15、电机b;16、传动杆b。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22.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内部固定连接保温层11,所述壳体3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0,所述
壳体3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a7,所述电机a7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a8且传动杆a8延伸至壳体3内,所述传动杆a8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壳体3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b15,所述电机b15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b16且传动杆b16延伸至壳体3内,所述传动杆b16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推进叶片14,所述壳体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且支撑腿1为多组,所述壳体3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3且出料口13一端延伸至壳体3内,所述出料口13表面安装有阀门12。
23.示例的,打开密封盖4,将橡塑共混高分子材料通过进料口5通入壳体3内,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加热板10和电机a7运作,电机a7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杆a8转动,传动杆a8转动带动搅拌杆9转动,搅拌杆9转动对壳体3内的混料进行搅拌,加热板10运作产生热量,保障混料的温度不会浮动过快,保温层11的岩棉板导热系数低,具有极佳的保温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壳体3内的温度流失,保障混料被搅拌室的温度,提高搅拌效率,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机b15运作,电机b15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杆b16转动,传动杆b16转动带动螺旋推进叶片14转动,螺旋推进叶片14转动会将底部的混料向上推进,混料由底部向上,然后因重力落下,以此循环,可均匀的对材料进行搅拌,防止混料沉底,当混料充分搅拌后,出料口13连通外界盛料装置,打开阀门12,壳体3内的混料通过出料口13通入外界盛料装置。
24.参考图1所示,所述壳体3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电机a7、电机b15和加热板10通过控制面板2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25.示例的,可通过控制面板2独立控制电机a7、电机b15和加热板10运作,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便捷,提高装置整体实用性。
26.参考图1所示,所述螺旋推进叶片14的推进方向竖直向上,所述保温层11为岩棉板材料制成。
27.示例的,螺旋推进叶片14会将底部的混料向上推进,可均匀的对材料进行搅拌,防止混料沉底,岩棉板导热系数低,具有极佳的保温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壳体3内的温度流失。
28.参考图1所示,所述壳体3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5且进料口5一端延伸至壳体3内,所述进料口5一端安装有密封盖4。
29.示例的,混料可通过进料口5通入壳体3内,密封盖4保障进料口5入口端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杂物通入壳体3内,保障装置整体的正常运行。
30.参考图1所示,所述壳体3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6且顶盖6为半圆形,所述电机a7处于顶盖6内。
31.示例的,电机a7处于顶盖6内,顶盖6可以对电机a7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防止外物损坏电机a7。
32.使用时,打开密封盖4,将橡塑共混高分子材料通过进料口5通入壳体3内,密封盖4保障进料口5入口端的密封性,防止外界杂物通入壳体3内,保障装置整体的正常运行,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加热板10和电机a7运作,电机a7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杆a8转动,传动杆a8转动带动搅拌杆9转动,搅拌杆9转动对壳体3内的混料进行搅拌,加热板10运作产生热量,保障混料的温度不会浮动过快,保温层11的岩棉板导热系数低,具有极佳的保温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壳体3内的温度流失,保障混料被搅拌室的温度,提高搅拌效率,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电机b15运作,电机b15动力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杆b16转动,传动杆b16转动带动螺旋推进叶片14转动,螺旋推进叶片14转动会将底部的混料向上推进,混料由底部向上,然后
因重力落下,以此循环,可均匀的对材料进行搅拌,防止混料沉底,当混料充分搅拌后,出料口13连通外界盛料装置,打开阀门12,壳体3内的混料通过出料口13通入外界盛料装置。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橡塑共混高分子搅拌装置,包括1、支撑腿;2、控制面板;3、壳体;4、密封盖;5、进料口;6、顶盖;7、电机a;8、传动杆a;9、搅拌杆;10、加热板;11、保温层;12、阀门;13、出料口;14、螺旋推进叶片;15、电机b;16、传动杆b,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