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7830发布日期:2023-04-20 06:5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色母,尤其是指一种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色母的全称叫色母粒,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色母加工时用少量色母料和未着色树脂掺混,就可达到设计颜料浓度的着色树脂或制品。

2、在对色母的加工生产中,尤其在对色母的搅拌混料工序中,基本都存在这加料不够精准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良率较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包括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出料机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于所述出料机构上;及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所述加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搅拌机构上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设有刻度表;所述进料斗用于为搅拌机构提供物料,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将所述搅拌机构提供的物料进行搅拌混料,所述出料机构用于经所述搅拌机构搅拌混料的物料进行出料。

3、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出料筒、与所述出料筒连通设置的送料筒、与所述送料筒连通设置的装料仓、转动设置于所述送料筒内的螺旋杆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杆驱动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出料机构上的搅拌仓、设于所述搅拌仓的驱动组件、转动设置设于所述搅拌仓内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搅拌杆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搅拌杆转动。

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搅拌仓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搅拌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所述所述第二搅拌杆转动。

6、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的第一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同轴设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7、作为优选,所述搅拌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通过设置刻度表,实现了精准控制加入物料的量的功能,达到了精准加料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十分值得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出料筒、与所述出料筒连通设置的送料筒、与所述送料筒连通设置的装料仓、转动设置于所述送料筒内的螺旋杆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杆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出料机构上的搅拌仓、设于所述搅拌仓的驱动组件、转动设置设于所述搅拌仓内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搅拌杆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搅拌杆和所述第二搅拌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搅拌仓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传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搅拌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搅拌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的第一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同轴设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的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搅拌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色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能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的出料机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设于出料机构上;及加料机构,加料机构设于搅拌机构上;加料机构包括设于搅拌机构上的进料斗,进料斗设有透明玻璃,透明玻璃设有刻度表;进料斗用于为搅拌机构提供物料,搅拌机构用于将搅拌机构提供的物料进行搅拌混料,出料机构用于经搅拌机构搅拌混料的物料进行出料。本技术的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通过设置刻度表,实现了精准控制加入物料的量的功能,达到了精准加料的效果,因此本技术的够精准加料的色母混料装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十分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全星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中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