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0860发布日期:2023-06-21 13:4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2、如公开号cn209079079u所公开的注塑模具,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注塑模具前模及注塑模具后模,注塑模具前模及注塑模具后模共同配合形成模具成型腔,在注入塑料溶体,冷却定形后形成产品,在注塑塑料溶体的过程中,通过在流体流动过程中,设置缓冲以改变塑料溶体的流速,从而降低塑料溶体对产品产生冲印痕迹的现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通过减少冲印痕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需要使用者手动把注塑成型的加工物进行拿出,这无疑使得使用者需要穿戴厚重的手套进行拿出,这种拿出方法,因其高温容易对手套进行灼烧,久而久之,使得使用者需要不断的更换手套,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并且使用者在手动拿出时,无法确保手套使用时的安全性,降低了对使用者的防护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具备可自动顶出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具备可自动顶出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底座,所述下模具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内腔开设有注塑槽,所述下模具的内腔设置有动力组件。

3、所述动力组件包含有与下模具转动连接的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表面两侧开设的螺纹纹路相反,所述正反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螺纹套,所述下模具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设置的顶出组件。

4、所述顶出组件包含有与螺纹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运行板,所述运行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注塑槽相适配的顶出板,所述下模具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腔与正反螺纹杆转动连接。

5、所述下模具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顶出板配合使用。

6、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含有与下模具固定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与顶出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注塑槽配合使用。

8、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四角均开设有倒角,且倒角光滑。

9、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运行板呈倾斜设置。

10、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具备可自动顶出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动力组件和顶出组件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加工物进行自动顶出的作用,避免了使用者需要穿戴手套对加工物进行拿出的情况,并防止了出现难以拿出的情况,省时省力,而且无需使用者更换手套,节省了社会的资源,提高了对使用者的防护性,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11、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底座(2),所述下模具(1)的底部与底座(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内腔开设有注塑槽(3),所述下模具(1)的内腔设置有动力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6)包含有与下模具(1)固定连接的导向块(61),所述导向块(6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定位板(62),所述定位板(62)的顶部与顶出板(5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7),所述散热孔(7)与注塑槽(3)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四角均开设有倒角,且倒角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板(52)呈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顶出功能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底座,所述下模具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内腔开设有注塑槽,所述下模具的内腔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含有与下模具转动连接的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螺纹套,所述下模具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本技术具备可自动顶出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动力组件和顶出组件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加工物进行自动顶出的作用,避免了使用者需要穿戴手套对加工物进行拿出的情况,并防止了出现难以拿出的情况,省时省力,而且无需使用者更换手套,节省了社会的资源,提高了对使用者的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青峰,陈志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锦坚模具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