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切口成型用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4904发布日期:2023-08-31 00:3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3D切口成型用刀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轮胎加硫时利用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更详细地说,涉及提高在轮胎加硫时切口形成中利用的刀片的耐久性,从而使切口形状的变形最小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1、充气轮胎构成为包括:内衬部,构成轮胎的内部;胎体,层积在内衬部的外部;环带层,层积在胎体的外部;胎面,层积在环带层的外部;胎边,构成轮胎的两侧部;以及胎唇,结合在轮圈。

2、另外,为了抓地力、排水力、制动力、噪音分散等,在与路面接地的胎面形成有特定形状的图案,根据该图案的形状,对雨地、雪地以及操控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在轮胎开发中成为主要的因素。切口是在胎面块中主要在横向上以1mm以下的细细的宽度深深地被挖出的槽,使接地面均匀且提高抓地力,同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供舒适的乘车感。另外,起到促进排水以增加驱动力和制动力的功能。

3、最近,胎面图案设计的趋势是相比简单的设计和外观更注重性能。为了轮胎性能,图案性能技术正在向细分化且细微的范围变化。

4、根据如上所述的变化,为了提高轮胎的干燥(dry)及磨损(wear)性能,适用于轮胎的切口(kerf)的厚度和形状变得多样化。但是,为了在轮胎驱动时产生块间的互锁(interlocking)现象,需要使切口(kerf)的厚度更薄,但是这会产生如下的权衡制约(trade-off)现象:切口(kerf)的厚度越薄,虽然能够提高轮胎干燥性能,但是雪地(snow)或冰面(ice)性能降低。另外,切口(kerf)的厚度越薄,在制造轮胎时,切口(kerf)弯曲、断裂等破损产生的可能性越变得很高。

5、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917494号(发明的名称:轮胎加硫模具的切口成型用刀片与利用该刀片的车辆用轮胎及轮胎加硫装置)中,公开有如下的切口成型用刀片:在轮胎加硫模具的切口成型用刀片中,在刀片框架10形成有切口形成凹凸部20,在上述切口形成凹凸部20的下部形成有横向突出部30,上述横向突出部30在内侧包含有横向凹槽部40,上述切口形成凹凸部20及横向突出部30从上述刀片框架10的下端分开预定距离而形成,上述横向突出部30的最下端位于从上述刀片框架10的下端分开上述刀片框架高度(l)的15~40%的地点,上述横向突出部30的高度l1形成为上述刀片框架10的高度(l)的15~25%,对块刚性进行调节来提高在雪面及冰路行驶中所需的抓地力,并且从上述横向突出部30的一端到刀片框架10上端为止的高度l2形成为上述刀片框架10的高度(l)的45~60%,从而对块刚性进行调节来提高在干路面中的行驶性能。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000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917494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用于解决如上所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在轮胎加硫时切口的形成中利用的刀片的耐久性,从而最小化切口形状的变形。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不限于以上言及的技术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言及的其他技术课题。

4、技术方案

5、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结构提供一种3d切口成型用刀片,设置于轮胎加硫模具并利用于切口成型,其特征在于,包含:框架,形成为在与厚度方向水平的截面具有波形形状的板形状;以及支承部,形成为一侧与一个框架结合且另一侧与另一个框架结合的条形状,在对轮胎进行加硫成型时,通过上述支承部防止上述框架的变形。

6、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支承部可以具备:主支承体,形成为条形状;以及连接体,形成在上述主支承体与上述框架之间,将上述主支承体与上述框架连接。

7、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主支承体的截面可以为圆或多边形。

8、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主支承体的截面可以为圆形状,上述主支承体的截面半径为0.3至1.0毫米(mm)。

9、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主支承体与上述连接体的连接部位可以以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曲面形成。

10、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主支承体与上述连接体的连接部位的曲率半径可以为0.3至1.0毫米(mm)。

1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主支承体的外侧面与上述连接体的外侧平面可以直接连接。

1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框架可以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振幅部,该振幅部形成为一表面的一部分凹陷且与此对应地另一表面的一部分突出。

13、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框架还可以具备倾斜部,该倾斜部形成于上述振幅部与上述支承部之间的连接部位。

1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框架还可以具备板形部,该板形部与上述振幅部的末端结合且形成为板状。

15、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框架的厚度可以为0.2mm以上。

16、发明效果

17、基于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效果如下:在一个框架与另一个框架之间形成支承部来支承各个框架,从而阻止在轮胎加硫中由压力和热引起的框架的变形,能够增加切口成型用刀片的耐久性,以维持形成在轮胎的切口形状。

18、并且,本发明的效果如下:如上所述,由于切口成型用刀片的耐久性的增加而在轮胎加硫时维持切口成型用刀片的形状,从而在轮胎加硫后使切口的形状变形最小化,能够提高轮胎的切口品质。

19、应理解为,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的效果,还包含能够从记载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或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结构推论的所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3d切口成型用刀片,设置于轮胎加硫模具并利用于切口成型,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其特征在于,

12.一种车辆用轮胎,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来成型,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提高在轮胎加硫时利用于切口形成的刀片的耐久性,从而最小化切口形状的变形。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3D切口成型用刀片,设置于轮胎加硫模具并利用于切口成型,包含:框架,形成为在与厚度方向水平的截面具有波形形状的板形状;以及支承部,形成为一侧与一个框架结合且另一侧与另一个框架结合的条形状。

技术研发人员:任宰旭,崔秀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