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06002发布日期:2023-07-07 11:3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具体涉及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零部件越来越多,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固结或铰接。例如像无人机舵面与翼面一般通过铰链、舵轴等连接机构进行铰接,在现有技术中,铰链机构通常通过胶结工艺与舵面进行固定连接,无人机舵面直接关系着无人机纵向和横向的操纵,因此无人机舵面铰接机构的可靠性和位置精度直接影响无人机的操控性和安全性。现有技术中,类似像复合材料舵面部件的制备,一般先在热压罐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固化成型复合材料舵面,然后在常温下将舵面与铰链机构、舵轴进行装配,这种后安装的工艺,对铰链机构与舵面、舵轴等零部件的定位精确度要求非常高,尤其当舵面上设置多个铰链连接头时,需要保证所有铰链机构连接头处于同一轴度,若采用胶结工艺将铰链机构与舵面等复材连接,为了保证多个铰链机构的同轴度,一方面,需增加胶结工装以保证装配精度,整个制造流程复杂,制造过程耗时,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舵面与活动机构的可能还存在配合间隙或干涉,胶结质量难以控制,造成装配困难,不能满足舵面的设计要求。而该种包含铰链组件等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整体成型又面临树脂流入转动轴承的风险,严重影铰链等活动机构的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它可替代现有流程复杂的胶结工艺,也能保证铰链机构等活动机构组件在复合材料产品上的位置精确,实现活动机构与复合材料一体成型。

2、本申请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裁切料片,制备复合材料预制体;

5、s2、活动机构组件预处理:在活动机构组件缝隙中填充硅胶并固化;

6、s3、将复合材料预制体和活动机构组件按设计要求在模具中进行铺贴、定位;

7、s4、将模具合模,并封装制袋抽真空,整体送入热压罐中加热加压进行固化;

8、s5、脱模,取出产品,对活动机构组件缝隙中封装的硅胶进行清除。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10、s21、将双组份液体硅胶按调配比例为本胶:固化剂=100:8-12混合搅拌,并做脱泡处理,制成硅胶混合液体;

11、s22、将活动机构组件喷涂脱模剂后,在活动机构组件缝隙中填充满硅胶混合液体,填充至与活动机构组件平面平齐;

12、s23、将填充有硅胶混合液体的活动机构组件放入硅胶模中,硅胶模合模后放入烘箱进行固化;

13、s24、将硅胶混合液固化后开模取出,并将活动机构组件边缘多余的硅橡胶清除干净。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1中,硅胶混合液体的粘度范围为1000mpa.s-5000mpa.s。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该种方式,实现了活动机构组件与复合材料一体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后期需要胶结活动机构组件造成的工序复杂和定位不精确的问题;采用活动机构组件预处理,将活动机构组件缝隙中填充满了硅胶,进行固化,可以实现活动机构组件与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避免了在活动机构组件与复合材料一体固化过程中,树脂侵入活动机构组件缝隙中,同时在完成活动机构组件与复合材料一体固化成型后,活动机构组件缝隙间的硅胶可以轻易的清除掉。生产过程整体工序减少,缩短了工艺周期,且工艺更加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组件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硅胶混合液体的粘度范围为1000mpa.s-5000mpa.s 。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活动机构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对预埋件进行预处理,在活动机构缝隙中填充硅胶并固化,再将活动机构预埋到复合材料铺层中,与复合材料进行共固化,产品固化后,再对活动机构缝隙中的硅胶进行清除。该方式实现了活动机构与复合材料的共固化,使活动机构在复材中位置精确,以及满足多活动机构情况下同轴度要求,并且避免了普通共固化,树脂堵塞活动件活动部位引起活动件转动障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顾勇涛,岳海亮,李宁,陈建旭,邵烨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亨睿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