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2736发布日期:2023-08-04 18:3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


背景技术:

1、水口是指工厂在浇制模型时形成的框架与零件的结合部位。亦称为浇口,意思就是热化液态的材料流动的进出口。在塑胶模具生产过程中,产品成型之后,常带有残留料。

2、现有的技术手段中,需要取出产品后,再将残留料切除,而且一般时人工切除,这种切除方式费时费力,不仅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而且浇铸件品质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因此,本身请提出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通过设置切刀将对于的残留料切断,并在左模移动过程中通过清理部件对通道进行清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右模上有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注塑腔连接,所述右模内设置有切刀和清理部件,所述切刀将注塑通道内的残留料切断后,左模与右模分离过程中通过清理部件对注塑通道进行清理。

4、优选的,所述右模包括可拆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切刀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与切刀连接。

5、优选的,所述切刀靠近注塑腔的位置,所述油缸位于所述切刀的右侧。

6、优选的,所述切刀与所述油缸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油缸与切刀通过连接板连接。

7、优选的,所述切刀的下方设置有收缩盘,用于将通道的直径变小,所述收缩盘有两个半圆型夹板组成,所述夹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传动部件,用于两个夹板分离。

8、优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齿条、齿轮和螺杆,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齿条固定,所述齿轮与螺杆固定,所述螺杆与第二部分转动配合,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切刀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清理部件包括气管,所述气管与连接板固定,所述气管通过软管连接气泵,所述气管与通孔对应。

10、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通道的直径。

11、优选的,所述气管上设置有顶出部件,所述顶出部件包括顶筒,所述左模与右模分离过程中,顶筒从气管伸出。

12、优选的,所述顶出部件还包括滑板,所述滑板向上延伸并在横向上形成工字板,所述左模上固定有拉板,所述拉板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位于工字板范围内的接触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模内的内切模具,通过设置切刀,在注塑件冷却后,通过油缸带动切刀对残留料切断,通过设置与油缸连接的清理部件,油缸伸出时带动清理部件上的气管和顶筒移动,气管通过软管连接气泵,当左模与右模分离的过程中,带动顶筒从气管伸出,配合气泵输出的气体,使得残留料离开通道并对通道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包括左模(1)和右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模(2)上有注塑通道(3),所述注塑通道(3)与注塑腔连接,所述右模(2)内设置有切刀(4)和清理部件(5),所述切刀(4)将注塑通道(3)内的残留料切断后,左模(1)与右模(2)分离过程中通过清理部件(5)对注塑通道(3)进行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模(2)包括可拆卸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所述第二部分(22)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切刀(4)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油缸6,所述油缸6与切刀(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4)靠近注塑腔的位置,所述油缸6位于所述切刀(4)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4)与所述油缸6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1),所述油缸6与切刀(4)通过连接板(6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4)的下方设置有收缩盘(7),用于将通道(3)的直径变小,所述收缩盘(7)有两个半圆型夹板(71)组成,所述夹板(71)与连接板(61)之间设置有传动部件(8),用于两个夹板(71)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8)包括齿条(81)、齿轮(82)和螺杆(83),所述连接板(61)的两端分别与齿条(81)固定,所述齿轮(82)与螺杆(83)固定,所述螺杆(83)与第二部分(22)转动配合,所述齿条(81)与所述齿轮(8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4)上开设有通孔(41),所述清理部件(5)包括气管(51),所述气管(51)与连接板(61)固定,所述气管(51)通过软管连接气泵,所述气管(51)与通孔(41)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的直径大于通道(3)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51)上设置有顶出部件(52),所述顶出部件(52)包括顶筒(521),所述左模(1)与右模(2)分离过程中,顶筒(521)从气管(51)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部件(52)还包括滑板(522),所述滑板(522)向上延伸并在横向上形成工字板(523),所述左模(1)上固定有拉板(11),所述拉板(11)的端部通过弯折形成位于工字板(523)范围内的接触部(1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内的内切模具,属于模具领域,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右模上有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注塑腔连接,所述右模内设置有切刀和清理部件,所述切刀将注塑通道内的残留料切断后,左模与右模分离过程中通过清理部件对注塑通道进行清理。本发明的模内的内切模具,通过设置切刀,在注塑件冷却后,通过油缸带动切刀对残留料切断,通过设置与油缸连接的清理部件,油缸伸出时带动清理部件上的气管和顶筒移动,气管通过软管连接气泵,当左模与右模分离的过程中,带动顶筒从气管伸出,配合气泵输出的气体,使得残留料离开通道并对通道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炎,宋定国,孔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志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