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0872发布日期:2023-10-12 00:1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鞋底制造,具体为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缝底鞋底是一种不需要刷胶复底,鞋底是通过针线缝制在鞋面上的鞋底,但现有的缝底鞋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为:现有的缝底鞋底为了增强其力学向内,会加入各种添加剂,而增加力学性能的同时针线穿透鞋底也较为困难,缝制的难度增大。

2、因此,需要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改性橡胶母粒加入密炼机中,在80-100℃混炼5-8mi n,再加入活性海泡石、软化油、白炭黑、耐磨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氧化锌、防老剂、硬脂酸,在100-120℃混炼5-10mi n,再加入硫磺、促进剂,在100-120℃混炼4-6mi n,得到鞋底混合液;

5、s2,选取鞋底模具,对鞋底模具进行清理和预热,再对鞋底模具内均匀喷涂脱模液,将鞋底混合液均匀浇注至鞋底模具内,浇筑完成后,将加强颗粒均匀喷洒在浇注液表面,送入硫化机内进行硫化成型,硫化结束后取出并待其恢复至常温后,进行脱模,得到鞋底母体;

6、s3,将聚氨酯塑料母粒、滑石粉、硬脂酸、氧化锌、架桥剂、发泡剂、石墨烯送入混料机中进行混炼,混炼结束后保温静置3-4h备用,取出鞋边模具,对鞋边模具进行清理、预热以及喷涂脱模液,将混炼液均匀浇注至鞋边模具内,浇筑完成后,送入硫化机内进行硫化成型,硫化结束后取出并待其恢复至常温后,进行脱模,得到鞋边母体,将鞋边母体进行剪切修剪,使鞋边母体与鞋底母体相适配,将鞋边母体套在鞋底母体上,送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成型,得到缝底鞋底。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1中耐磨添加剂为氮化钛、防老剂为防老剂rd、促进剂为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所述改性橡胶母粒、活性海泡石、软化油、白炭黑、耐磨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氧化锌、防老剂、硬脂酸、硫磺以及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10∶12∶6∶6∶5∶4∶3,1∶1.2∶2∶1。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2中鞋底模具的预热温度为120-130℃、预热时间为90-100s,所述浇注液为一次性浇注至鞋底模具内,且浇筑完成后对鞋底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所述脱模液为硅油,所述硫化机的硫化温度190-200℃、硫化时间5-8mi n。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2中加强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丙酮清洗合金颗粒表面,除去油污,然后用喷砂机将硅砂高速喷射到合金颗粒表面,使得合金颗粒表面呈银灰色并呈现易于与橡胶黏结的粗糙度,再对合金颗粒进行淬火处理,然后对冷却后的合金颗粒表面均匀涂抹聚异氰酸酯胶,将合金颗粒投入到氟碳表面活性剂中,以100-300r/mi n搅拌60-90mi n,离心10-20mi n,沉淀在70-80℃干燥5-10h,研磨,得到加强颗粒。

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3中架桥剂为封闭多异氰酸酯、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聚氨酯塑料母粒、滑石粉、硬脂酸、氧化锌、架桥剂、发泡剂以及石墨烯的质量比为80∶5∶0.8∶2.2∶1.9∶4∶0.022。

1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3中所述鞋边模具的预热温度为50-90℃、预热时间为30-50s,所述浇注液为一次性浇注至鞋边模具内,且浇筑完成后对鞋底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所述脱模液为硅油,所述硫化机的硫化温度190-200℃、硫化时间5-8mi n。

1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1中活性海泡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泡石加入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分散20-30mi n后,将偶联剂乙醇溶液加入海泡石分散液中,在75-85℃搅拌60-90mi n,过滤,滤饼用乙醇洗涤1-3次,再在40-50℃干燥10-20h,得到预处理海泡石,接着将预处理海泡石、n,n-羰基二咪唑加入份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混合液,通入氮气并在62-68℃下搅拌2-4h,加入糠胺和马来酰亚胺基苯酚,再搅拌18-22h,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离心10-20mi n,沉淀用乙醇洗涤2-4次,在9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海泡石。

1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海泡石、去离子水、偶联剂乙醇溶液、n,n-羰基二咪唑、二甲基甲酰胺、糠胺以及马来酰亚胺基苯酚的质量比为10∶40∶13∶4∶80∶2∶3,所述洗涤用的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60%,所述将偶联剂乙醇溶液由kh570和乙醇中按照质量比为3∶10的比例混合搅拌制成。

1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合金颗粒的体积为0.1~1mm3,合金颗粒为高铬合金铸铁合金,硅砂体积为0.5~1mm3。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中,通过将橡胶母粒加入密炼机中,在80-100℃混炼5-8mi n,再加入活性海泡石、软化油、白炭黑、耐磨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氧化锌、防老剂、硬脂酸、硫磺、促进剂,混炼得到鞋底混合液,选取鞋底模具,对鞋底模具进行清理和预热,再对鞋底模具内均匀喷涂脱模液,将鞋底混合液均匀浇注至鞋底模具内,浇筑完成后,将加强颗粒均匀喷洒在浇注液表面,送入硫化机内进行硫化成型,硫化结束后取出并待其恢复至常温后,进行脱模,得到鞋底母体,将聚氨酯塑料母粒、滑石粉、硬脂酸、氧化锌、架桥剂、发泡剂、石墨烯送入混料机中进行混炼,混炼结束后保温静置备用,取出鞋边模具,对鞋边模具进行清理、预热以及喷涂脱模液,将混炼液均匀浇注至鞋边模具内,浇筑完成后,送入硫化机内进行硫化成型,硫化结束后取出并待其恢复至常温后,进行脱模,得到鞋边母体,将鞋边母体进行剪切修剪,使鞋边母体与鞋底母体相适配,将鞋边母体套在鞋底母体上,送入热压机中进行热压成型,得到缝底鞋底,鞋底母体使用改性海泡石的填充增加了橡胶母粒的密度,同时改性后海泡石和橡胶母粒基体的相容性增加,与橡胶母粒结合更加牢固,因此提升了鞋底母体的力学性能,同时使用加强颗粒填充海泡石的内部间隙,能够提高海泡石的结构强度,避免海泡石在成型时破碎,鞋边母体使用滑石粉、耐磨剂、硬脂酸、氧化锌、架桥剂、发泡剂、石墨烯等为原料进行制配,可以在具有超软回弹性能的同时具有高耐磨性能,再将鞋边母体和鞋底母体热压在一起,鞋底母体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而较软的鞋边母体能够使针线较为轻松的刺入和穿过,降低了缝制的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耐磨添加剂为氮化钛、防老剂为防老剂rd、促进剂为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所述改性橡胶母粒、活性海泡石、软化油、白炭黑、耐磨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氧化锌、防老剂、硬脂酸、硫磺以及促进剂的质量比为110∶12∶6∶6∶5∶4∶3,1∶1.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鞋底模具的预热温度为120-130℃、预热时间为90-100s,所述浇注液为一次性浇注至鞋底模具内,且浇筑完成后对鞋底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所述脱模液为硅油,所述硫化机的硫化温度190-200℃、硫化时间5-8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加强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丙酮清洗合金颗粒表面,除去油污,然后用喷砂机将硅砂高速喷射到合金颗粒表面,使得合金颗粒表面呈银灰色并呈现易于与橡胶黏结的粗糙度,再对合金颗粒进行淬火处理,然后对冷却后的合金颗粒表面均匀涂抹聚异氰酸酯胶,将合金颗粒投入到氟碳表面活性剂中,以100-300r/min搅拌60-90min,离心10-20min,沉淀在70-80℃干燥5-10h,研磨,得到加强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架桥剂为封闭多异氰酸酯、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聚氨酯塑料母粒、滑石粉、硬脂酸、氧化锌、架桥剂、发泡剂以及石墨烯的质量比为80∶5∶0.8∶2.2∶1.9∶4∶0.0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鞋边模具的预热温度为50-90℃、预热时间为30-50s,所述浇注液为一次性浇注至鞋边模具内,且浇筑完成后对鞋底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所述脱模液为硅油,所述硫化机的硫化温度190-200℃、硫化时间5-8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活性海泡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泡石加入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分散20-30min后,将偶联剂乙醇溶液加入海泡石分散液中,在75-85℃搅拌60-90min,过滤,滤饼用乙醇洗涤1-3次,再在40-50℃干燥10-20h,得到预处理海泡石,接着将预处理海泡石、n,n-羰基二咪唑加入份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混合液,通入氮气并在62-68℃下搅拌2-4h,加入糠胺和马来酰亚胺基苯酚,再搅拌18-22h,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离心10-20min,沉淀用乙醇洗涤2-4次,在90-100℃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海泡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去离子水、偶联剂乙醇溶液、n,n-羰基二咪唑、二甲基甲酰胺、糠胺以及马来酰亚胺基苯酚的质量比为10∶40∶13∶4∶80∶2∶3,所述洗涤用的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60%,所述将偶联剂乙醇溶液由kh570和乙醇中按照质量比为3∶10的比例混合搅拌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颗粒的体积为0.1~1mm3,合金颗粒为高铬合金铸铁合金,硅砂体积为0.5~1mm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鞋底制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缝底鞋底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改性橡胶母粒加入密炼机中,在80‑100℃混炼5‑8min,再加入活性海泡石、软化油、白炭黑、耐磨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氧化锌、防老剂、硬脂酸,在100‑120℃混炼5‑10min,再加入硫磺、促进剂,在100‑120℃混炼4‑6min,得到鞋底混合液;S2,选取鞋底模具,对鞋底模具进行清理和预热,再对鞋底模具内均匀喷涂脱模液,将鞋底混合液均匀浇注至鞋底模具内,浇筑完成后,将加强颗粒均匀喷洒在浇注液表面,送入硫化机内进行硫化成型,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缝底鞋底为了增强其力学向内,会加入各种添加剂,而增加力学性能的同时针线穿透鞋底也较为困难,缝制的难度增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峰,董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利步达鞋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