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9880发布日期:2023-12-16 02:0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1、塑胶件上的嵌件、孔和洞等特征过多,熔体在流经这些特征时,其流速、流线和温度都会发生变化,当熔体在交汇时易产生熔接痕、流痕等缺点,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外观。常规的高光模具可改善大部分产品的熔接痕,但并不适用于孔洞过多的产品或一些受模具结构限制的产品(常规高光模具使用平行模仁的直通管道输送蒸汽加热,当型芯间距小于20mm时,不能使用直通管道)。

2、针对常规的高光模具不适用的产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大面积加热的形式提高模具的模仁温度,以通过尽可能使熔体温度统一的方法改善熔接痕,这会造成模具整体温度过高,模具各部件配合精度容易受到热膨胀的影响,同时导致制作过程中需要更多时间用于冷却,不仅增加制品的生产周期,且去除熔接痕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以改善不适用高光模具的产品的熔接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包括:加热器、导热块、隔热套和定模仁;

4、所述定模仁一侧设有与动模仁配合的型腔,所述定模仁另一侧设有插装导热块的盲孔,所述盲孔开设位置对应型腔内制品的熔体汇合部位;

5、所述导热块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导热块插入盲孔内的一端端部上设有抵接盲孔底部的下表面,所述导热块外周与盲孔侧壁之间设有隔热套;

6、所述导热块设有下表面的端部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位于下表面的两侧;

7、所述第一斜面顺着朝向第一斜面所在侧流动的熔体倾斜,所述第二斜面顺着朝向第二斜面所在侧流动的熔体倾斜。

8、进一步的,所述下表面的宽度δ根据下式求得:

9、δ=10a

10、上式中:a为熔体流动前锋的峰值;

11、所述第一斜面和盲孔底部的夹角与所述第二斜面和盲孔底部的夹角均为锐角θ,所述锐角θ由导热块的热伸长量δl求得,热伸长量δl根据下式求得:

12、δl=(t-t1)×h×ɑ

13、上式中:t为导热块的温度、t1为定模仁的温度、h为导热块的高度,ɑ为导热块的材料热膨胀系数;

14、所述锐角θ根据下式求得:

15、θ=arctan(2δl/(w-δ))

16、上式中:w为导热块的宽度。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均加工有皮纹。

18、进一步的,所述皮纹的深度为5μm。

19、进一步的,还包括热电偶,所述热电偶设置在导热块内。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通过在定模仁上开设对应制品熔体汇合部位的盲孔,在盲孔内插装设有加热器的导热块,导热块通过下表面抵接盲孔底部向制品熔体汇合部位传热以改善熔接痕,通过在导热块外周与盲孔侧壁间设有隔热套,使热量集中作用在盲孔底部,热量不从盲孔侧壁扩散至整个定模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大面积加热的形式,能有效减少定模仁冷却时间,减少制品的生产周期;

22、通过在导热块设有下表面的端部上设置分别位于下表面两侧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使得导热块一开始只通过下表面向熔体汇合部位传热,随着导热块整体温度升高后发生热膨胀,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抵接盲孔底部,自盲孔底部中心向两侧逐渐升温,渐进式加热使得流动过程中逐渐冷却的熔体加热后温度尽可能一致,使熔体汇合后能完全融合,从而有效改善熔接痕,同时避免因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制品表面出现流痕。



技术特征:

1.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1)、导热块(3)、隔热套(4)和定模仁(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33)的宽度δ根据下式求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31)和第二斜面(32)上均加工有皮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纹的深度为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电偶(2),所述热电偶(2)设置在导热块(3)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注塑制品局部熔接痕课题的模具结构,包括:加热器、导热块、隔热套和定模仁;所述定模仁一侧设有与动模仁配合的型腔,所述定模仁另一侧设有插装导热块的盲孔,所述盲孔开设位置对应型腔内制品的熔体汇合部位;所述导热块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导热块插入盲孔内的一端端部上设有抵接盲孔底部的下表面,所述导热块外周与盲孔侧壁之间设有隔热套;所述导热块设有下表面的端部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别位于下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斜面顺着朝向第一斜面所在侧流动的熔体倾斜,所述第二斜面顺着朝向第二斜面所在侧流动的熔体倾斜。改善了不适用高光模具的产品的熔接痕。

技术研发人员:孙先伟,张莉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