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4499发布日期:2023-12-21 09:1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修复软管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1、软管内衬法,也称原位固化法(cipp),是在现有的旧管道内壁上衬一层浸渍液态热固性树脂的软衬层,通过加热(利用热水、热气或紫外线等) 或常温使其固化,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固化管,管道断面几乎没有损失,但其流动性能大大改善了。

2、专利公开号cn115609982a,其提供了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涉及管道修复用的内衬软管领域,包括筒状的软管本体以及置于软管本体内的内胆层,本发明的内衬软管包括分体粘接的软管本体以及置于软管本体内的内胆层,而内胆层沿其轴向局部折叠并形成褶皱部,在外翻施工中展开,防止内胆层因承受拉力厚度产生变化;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将条状的基材卷成圆筒状,并将内封条和外封条热封在基材的开口条缝的内外侧,不仅生产效率高且有效保障了内衬软管的密封效果,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3、现有修复软管按照上述制作方法在工厂制备完成后,需运输至现场进行铺设等后续操作,但是对于管道内径偏大的修复软管,由于其宽度较大,现场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如何能够针对大管径修复软管进行高效铺设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包括机架、折叠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压缩机构,沿着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所述折叠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压缩机构依次布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依次间距收缩的一级辊组件以及二级辊组件,所述一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两侧边向内侧收拢,所述二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向内侧折叠,所述纠偏机构纠正折叠后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所述压缩机构压缩折叠后修复软管的厚度并向后侧输送,直至修复软管进入待修复管道内。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一级辊组件包括向外侧延展的一级滚筒,沿着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两两相邻所述一级滚筒的间距收缩。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二级辊组件包括向内侧延展的二级滚筒,沿着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两两相邻所述二级滚筒的间距收缩。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多组对称布设的锥形转轮,所述锥形转轮的尖端部朝向机架内侧,且所述锥形转轮两两相对设置。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布设在机架的尾端,且压缩机构位于修复井的正上方,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下滚筒和上滚筒,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设有容纳折叠后修复软管穿过的压缩通道。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调节架体,所述调节架体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立板、翻转板以及调节螺杆,两组立板的下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两组立板的上端通过固定横杆相连接,所述翻转板的中部与所述立板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横杆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翻转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滚筒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翻转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螺纹连接。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带,所述下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的传动轮,所述电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所述传动轮带动下滚筒同步转动。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一级滚筒和二级滚筒均通过光滑的固定杆与所述机架可调节连接。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折叠机构包括依次间距收缩的一级辊组件以及二级辊组件,而一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两侧边向内侧收拢,二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向内侧折叠,纠偏机构纠正折叠后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压缩机构压缩折叠后修复软管的厚度并向后侧输送,直至修复软管进入待修复管道内,进而通过自动化设备沿垂直修复软管轴线方向折叠修复软管,能够极大的收缩修复软管的宽度,并通过压缩机构对修复软管进行挤压和收缩,能够进一步降低修复软管的尺寸,提高修复软管吊装进入管道内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折叠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压缩机构,沿着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所述折叠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压缩机构依次布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依次间距收缩的一级辊组件以及二级辊组件,所述一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两侧边向内侧收拢,所述二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向内侧折叠,所述纠偏机构纠正折叠后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所述压缩机构压缩折叠后修复软管的厚度并向后侧输送,直至修复软管进入待修复管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辊组件包括向外侧延展的一级滚筒,沿着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两两相邻所述一级滚筒的间距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辊组件包括向内侧延展的二级滚筒,沿着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两两相邻所述二级滚筒的间距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多组对称布设的锥形转轮,所述锥形转轮的尖端部朝向机架内侧,且所述锥形转轮两两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布设在机架的尾端,且压缩机构位于修复井的正上方,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下滚筒和上滚筒,所述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设有容纳折叠后修复软管穿过的压缩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调节架体,所述调节架体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立板、翻转板以及调节螺杆,两组立板的下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两组立板的上端通过固定横杆相连接,所述翻转板的中部与所述立板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固定横杆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翻转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滚筒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翻转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带,所述下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轴的传动轮,所述电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所述传动轮带动下滚筒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滚筒和二级滚筒均通过光滑的固定杆与所述机架可调节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修复软管折叠输送设备,涉及修复软管施工领域,包括机架、折叠机构、纠偏机构以及压缩机构,其中折叠机构包括依次间距收缩的一级辊组件以及二级辊组件,而一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两侧边向内侧收拢,二级辊组件带动修复软管向内侧折叠,纠偏机构纠正折叠后修复软管的输送方向,压缩机构压缩折叠后修复软管的厚度并向后侧输送,直至修复软管进入待修复管道内,进而通过自动化设备沿垂直修复软管轴线方向折叠修复软管,能够极大的收缩修复软管的宽度,并通过压缩机构对修复软管进行挤压和收缩,能够进一步降低修复软管的尺寸,提高修复软管吊装进入管道内的效率,市场应用价值大。

技术研发人员:郭跃华,叶建州,宋鹏飞,唐彪,卢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