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模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9754发布日期:2023-07-18 18:2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模芯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模芯棒。


背景技术:

1、聚乙烯外护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保护管材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避免因外界因素而造成的破坏。

2、制造聚乙烯外护管时应添加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炭黑等。聚乙烯外护管由聚乙烯树脂与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炭黑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即用加热的方法使聚乙烯成为流动状态,然后在一定压力下的作用下,使其通过挤出模具,经定型后制得连续的成品。口模和芯棒是聚乙烯外护管挤出成型机头的关键部件。为了保持合适的温度,挤出机头需要加热。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中,一般的机头大部分采用在口模外部包裹加热片加热,此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要求,但是对芯棒的保温效果较差,当温度过低时甚至导致产品报废。因此提出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在聚乙烯外护管成型时就给予保温操作,提高产品成型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模具生产技术领域中存在的缺点。目前的机头大部分采用在口模外部包裹加热片加热,此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要求,但是对芯棒的保温效果较差,当温度过低时甚至导致产品报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包括口模,所述口模一侧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口模一侧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口模内部开设有保温腔,所述口模内壁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一侧连接有螺纹头一,所述环形板远离螺纹头一的一侧连接有螺纹头二,所述螺纹头一外壁连接有尾端盖,所述尾端盖上侧开设有螺纹槽一,所述螺纹头二外壁连接有锥头,所述锥头下侧开设有螺纹槽二,所述环形板内侧设置有套筒。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保温腔连通。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头一与螺纹槽一契合,所述螺纹头二与螺纹槽二契合。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板和套筒之间连接有环形连接板,所述环形连接板位于靠近锥头的一侧。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与环形板之间形成有成型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本实用新型中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与保温腔连通,通过进液管在保温腔中注入保温液,保温完成后将保温液从出液管中排出,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安装有阀门,阀门可以控制保温液的进出,螺纹头一与螺纹槽一契合,尾端盖可以已通过螺纹头一与螺纹槽一与环形板连接,螺纹头二与螺纹槽二契合,锥头可以通过螺纹头二与螺纹槽二与环形板连接,环形板和套筒之间连接有环形连接板,环形连接板可以给套筒提供支撑力,环形连接板位于靠近锥头的一侧,防止环形连接板影响聚乙烯外护管的成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口模(1),所述口模(1)一侧连接有进液管(11),所述口模(1)一侧连接有出液管(12),所述口模(1)内部开设有保温腔(13),所述口模(1)内壁连接有环形板(4),所述环形板(4)一侧连接有螺纹头一(41),所述环形板(4)远离螺纹头一(41)的一侧连接有螺纹头二(42),所述螺纹头一(41)外壁连接有尾端盖(2),所述尾端盖(2)上侧开设有螺纹槽一(21),所述螺纹头二(42)外壁连接有锥头(3),所述锥头(3)下侧开设有螺纹槽二(31),所述环形板(4)内侧设置有套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均与保温腔(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1)和出液管(12)上均安装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头一(41)与螺纹槽一(21)契合,所述螺纹头二(42)与螺纹槽二(31)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4)和套筒(5)之间连接有环形连接板(7),所述环形连接板(7)位于靠近锥头(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与环形板(4)之间形成有成型腔(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模芯棒,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口模,所述口模一侧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口模一侧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口模内部开设有保温腔,所述口模内壁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连接有尾端盖,所述环形板一侧连接有锥头,所述环形板内侧设置有套筒,所述环形板和套筒之间连接有环形连接板,所述套筒与环形板之间形成有成型腔。本技术中当流动的聚乙烯进入成型腔后,将保温液将从进液管中注入到保温腔中,保温完成后将保温液从出液管中排出,提高保温效果,增加产品成型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权,刘传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汇华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