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8565发布日期:2023-09-04 07:2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胶辊生产,具体为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


背景技术:

1、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胶辊在进行生产时,需不断进行上料,上料前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控制好各个成分的含量热烘的温度等等,使其硬度和成分都能相对稳定,混合完了,因胶体还有杂质,未均匀,这就得过滤,过滤除了保证胶体无杂质,还要保证胶辊在运转中能均匀受力,制作胶辊,过滤这一步骤对高速印刷机特别的重要,这样防止不同原因引起其膨胀或者收缩。

2、根据公开号cn213824254u的专利提出的一种聚氨酯胶辊生产用上料装置,该聚氨酯胶辊生产用上料装置,采用了添加搅拌装置,该设置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搅拌叶和连杆,连杆为圆杆设置,连杆的转动频率与驱动电机一致,通过该设置可准确控制物料粘稠度,连杆的表面经过耐腐蚀处理,可大幅度提高其使用期限,搅拌叶共设置有八个,搅拌叶的大小和尺寸规格呈一致设置,通过该设置可快速进行搅拌,搅拌叶与连杆的连接处呈九十度直角设置,驱动电机可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圆周转动,搅拌装置相对于驱动电机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圆周转动,驱动电机与罐体的连接处呈九十度直角设置,相对于现有的设备,该设置可大幅度提高物料粘稠度均匀性,但是该聚氨酯胶辊生产用上料装置,无法同时对不同的化工原料进行混合,导致胶辊生产的上料效率较低,故而提出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具备对不同的化工原料进行添加的优点,解决了该聚氨酯胶辊生产用上料装置,无法同时对不同的化工原料进行混合,导致胶辊生产的上料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外部设置有上料结构,所述混合罐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结构;

3、所述上料结构包括有添料管,所述添料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罐的内部,所述添料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添料斗,所述混合罐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添料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壳内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

4、进一步,所述混合结构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与机壳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罐内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横置锥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竖直锥齿轮,所述竖直锥齿轮的外表面与横置锥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混合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其外部的上料管。

5、进一步,所述添料管的数量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添料管从上往下看呈均匀分布。

6、进一步,两个所述添料管的内腔相对一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的内表面分别与两个转动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7、进一步,所述混合罐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从正面看呈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8、进一步,所述机壳的内底壁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表面与转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9、进一步,所述上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电动阀门。

10、进一步,所述搅拌杆从正面看呈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通过设置有上料结构,达到了同时对不同的生产原料进行添加的目的,提高了胶辊生产的上料效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设置有混合结构,起到对不同的生产原料进行混合的作用,使得化工原料混合均匀,提高了胶辊生产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包括混合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外部设置有上料结构(2),所述混合罐(1)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3)包括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顶部与机壳(203)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罐(1)内部的转动轴(302),所述转动轴(30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杆(303),所述转动轴(30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横置锥齿轮(304),所述转动杆(20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竖直锥齿轮(305),所述竖直锥齿轮(305)的外表面与横置锥齿轮(304)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混合罐(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其外部的上料管(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料管(201)的数量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添料管(201)从上往下看呈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添料管(201)的内腔相对一侧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的内表面分别与两个转动杆(20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从正面看呈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03)的内底壁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表面与转动轴(30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管(306)的外表面设置有电动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03)从正面看呈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外部设置有上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有添料管,所述添料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混合罐的内部,所述添料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添料斗,所述混合罐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添料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壳内部的转动杆;该胶辊生产成型的混合输料机构,通过设置有上料结构,达到了同时对不同的生产原料进行添加的目的,提高了胶辊生产的上料效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设置有混合结构,起到对不同的生产原料进行混合的作用,使得化工原料混合均匀,提高了胶辊生产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祥,陈海芳,孙杰,黄家成,陈添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埃梯星(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