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及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2291发布日期:2023-06-21 10:5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及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制造,具体为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及装备。


背景技术:

1、目前,轮胎定型硫化机外模具的内轮廓决定着轮胎成品的几何形状和参数。现有的轮胎硫化技术对于外轮廓取决于活络模加热,目前活络模硫化过程存在以下弊端:

2、第一,传统加热方式需要大量管路运送硫化内压介质,热能在运输过程中被大量消耗,加热时间较长,同时还存在管道的泄漏问题;

3、第二,轮胎的胎肩相比于胎侧和胎冠等较薄的部位需要更高的温度,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热量被均匀的传递给胎坯,胎坯各处受热并无差异,当胎肩和胎圈完成硫化时,胎侧和胎冠已经严重过硫化,大大降低轮胎性能;

4、第三,传统加热存在复杂的蒸汽管道,维修成本较高,而且硫化轮胎时间较长且质量分布不均匀。

5、为此,提出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电磁模套和上下热板合理缠绕电磁线圈,硫化时通过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实现外模具加热。相比于传统硫化工艺,电磁感应加热硫化工艺硫化周期更短,温度均匀性更好,节能效果显著。电磁感应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热量集中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蒸汽加热过程冷凝水沉积造成温度不均匀、蒸汽管路复杂、维修成本高和加热过程缓慢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源消耗少、硫化周期短、产品精度高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及装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所述电磁模套整体为圆柱形,紧贴外模具外模套外侧设置,所述电磁模套包括:由外至内分别设置的外壳、磁条、保温棉、多组线圈和高温纸。

3、其中,所述电磁模套在圆周方向竖直分成四部分,各部分之间通过合页和拉扣相连。

4、其中,所述外壳为云母板,由角码通过铆钉连接;若干磁条沿所述外壳的内侧圆周方向铺设。

5、其中,所述磁条分为4层,分别由两层云母板隔开。

6、其中,所述保温棉内侧分布有三组线圈,其中,中间线圈较两侧线圈大;所述电磁模套和外模具上分布有三个探温针孔。

7、其中,所述外模具外模套的顶部设有上盖板,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外模具外模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弓形座、花纹块、上下侧模、上下模,所述弓形座与外模套之间设有导向条,导向条与所述外模套之间设有减摩板;所述上盖板上所有调节环,所述外模套与调节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弓形座和花纹块通过螺钉连接。

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装备,包括:电磁模套、探温针、温控器和电磁线圈电源,其中:

9、所述电磁模套为如上所述的电磁模套;

10、所述温控器分别与电磁线圈电源、线圈及探温针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电源还与所述探温针连接;

11、所述探温针,用于监测外模具温度,将温度监测结果通过电磁线圈电源反馈到温控器;

12、所述温控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监测结果判断是否继续加热。

13、其中,所述电磁模套在圆周方向竖直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配置对应的线圈、温控器和电磁线圈电源。

14、其中,所述线圈的分布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5、电磁模套整体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包括3组线圈,线圈的缠绕方式相同,每一个电磁线圈电源控制一个温控器,并对一组线圈发送输出信号,每四分之一电磁模套的三个电磁线圈电源之间并联控制,每组线圈有独立的电磁线圈电源控制;

16、电磁模套整体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包括3组线圈,线圈的缠绕方式相同,每个四分之一电磁模套由独立的电磁线圈电源、以及温控器控制,内部3组线圈串联;

17、电磁模套整体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包括1组线圈,围绕模套外壳由外向内间隔缠绕,每个四分之一模套由独立的电磁线圈电源、以及温控器控制;

18、电磁模套整体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包括1组线圈,围绕模套外壳由外向内间隔缠绕,每2个四分之一模套由独立的电磁线圈电源、以及温控器控制;电磁模套整体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包括1组线圈;

19、电磁模套整体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包括1组线圈,围绕模套外壳由外向内间隔缠绕,每个电磁模套由独立的电磁线圈电源、以及温控器控制;

20、电磁模套整体分为4部分,每一部分包括2组线圈,围绕模套外壳由外向内间隔缠绕,整个电磁模套的上部分4组线圈串联,共用1组电气元件,下部分4组线圈串联,共用1组电气元件。

2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及装备,电磁模套合理缠绕电磁线圈,硫化时通过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实现外模具加热,相比于传统硫化工艺,电磁感应加热硫化工艺硫化周期更短,温度均匀性更好,节能效果显著。电磁感应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热量集中的特点。

2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3、1.电磁加热替代传统的蒸汽加热,避免外模套因大量管路铺上导致的能量浪费,提高节能效果,降低加工难度;

24、2.电磁加热发热效率高,减少升温时间,减少热传导和空气对流传热的损耗,热损失小,效率高;

25、3.电磁加热线圈分多段布置,每组线圈配备独立的电磁线圈电源和探温针,实现区域可调,保证整体硫化温度均匀性,可达±1℃温差;

26、4.采用plc控制方式,可靠性更高、抗干扰能力强、运行速度快、且功能完善、可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27、5.电磁加热利用电能转化为磁能作用于金属直接加热,可显著降低环境温度,并且绿色环保无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模套整体为圆柱形,紧贴外模具外模套外侧设置,所述电磁模套包括:由外至内分别设置的外壳、磁条、保温棉、多组线圈和高温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模套在圆周方向竖直分成四部分,各部分之间通过合页和拉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云母板,由角码通过铆钉连接;若干磁条沿所述外壳的内侧圆周方向铺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分为4层,分别由两层云母板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内侧分布有三组线圈,其中,中间线圈较两侧线圈大;所述电磁模套和外模具上分布有三个探温针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外模套的顶部设有上盖板,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外模具外模套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弓形座、花纹块、上下侧模、上下模,所述弓形座与外模套之间设有导向条,导向条与所述外模套之间设有减摩板;所述上盖板上设有调节环,所述外模套与调节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弓形座和花纹块通过螺钉连接。

7.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模套、探温针、温控器,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模套在圆周方向竖直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配置对应的线圈、温控器和电磁线圈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分布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外模具电磁感应加热硫化电磁模套及装备,电磁模套整体为圆柱形,紧贴外模具外模套外侧设置,所述电磁模套包括:由外至内分别设置的外壳、磁条、保温棉、多组线圈和高温纸。电磁模套合理缠绕电磁线圈,硫化时通过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实现外模具加热,相比于传统硫化工艺,电磁感应加热硫化工艺硫化周期更短,温度均匀性更好,节能效果显著。电磁感应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热量集中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寻尚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塑能节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