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头机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2725发布日期:2023-09-02 10:5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单头机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上管装置,尤其涉及单头机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注塑生产和软性材料的发展,使得塑料瓶、软管等软性材料容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现有的药品、化妆品、化工用品等越来越多的采用软管包装,软管根据需要成型,其种类和式样繁多,现有的液体外包装,如化妆乳液、沐浴露、护发素等,大部分采用了pe软管和铝塑复合软管是目前日用品、化妆品、食品、药品等行业普遍采用的包装形式,每年的需求量巨大,提高其生产效率并降低其生产成本对日用品、化妆品、食品、药品等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现有的铝塑复合软管的成型设备比较老旧,同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上管时多需人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增加,无法适应现代生产对生产自动化、高效和低成本的要求。

2、专利网上公开了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公开号为:202221606672.3,本实用新型涉及上管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壁设置有搓板,所述搓板上端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撑座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支撑座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外壁共同套设有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下端一侧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偏心连杆。本实用新型中,该用于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具有方便金属软管上管、排列整齐和减少磨损功效,解决了先有的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在上管方面易磨损软管影响外观的问题,同时该用于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具备了摆动幅度合理的功能。

3、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在对软管进行输送时,软管的位置前后不一,容易导致软管的错位,从而使后续对软管的加工精度降低,增加软管的耗损,因此需要能够对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进行整形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头机整形装置,具备整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软管在上料时,容易错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单头机整形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挡板、拨管轮、软管导板和搓板,所述挡板、拨管轮、软管导板和搓板均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所述挡板位于拨管轮的左侧,所述拨管轮的后侧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活动连接,所述拨管轮的表面与挡板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搓板位于挡板的底部,且与挡板配合使用,所述软管导板位于搓板的底部,所述挡板、软管导板和搓板的后侧均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

3、所述软管导板底部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拍打结构,所述拍打结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顶部与软管导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拍打结构包括拍打板,所述拍打板位于软管导板的前侧,所述拍打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顶部与软管导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拍打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表面与软管导板和搓板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拍打板后侧的底部与驱动结构的前侧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防护壳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与防护壳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侧贯穿防护壳并延伸至防护壳的前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前侧与拍打板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方柱,所述导向方柱靠近防护壳的一侧与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方柱的表面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箍,所述限位箍的一侧与防护壳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箍远离防护壳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螺纹端贯穿限位箍并延伸至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柱配合使用的滑动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导向方柱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与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方柱远离防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表面与第一固定块的表面配合使用。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挡板、拨管轮、软管导板、搓板、拍打结构和驱动结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驱动结构对拍打结构提供动力,使拍打结构对软管导板和搓板之间的软管进行拍打整形,解决了现有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软管在上料时,容易错位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拍打结构,能够由于第一限位环是与软管导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位于第一限位环的内部,第一固定柱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当拍打板底部移动时,拍打板会带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固定柱,围绕第一固定柱转动,从而使拍打板上方的耐磨块拍打软管,对软管进行整形。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结构,能够当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第二固定柱转动,第二固定柱带动第二固定板前后移动,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三固定板前后移动,第三固定板会带动第三固定柱进行移动,第三固定柱由于位于第二限位环的内部,第二限位环会带动拍打板底部进行移动,对拍打板底部提供动力的输出。

1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和导向方柱,能够通过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设置导向方柱,从而方便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板进行限位导向,避免第二固定板的卡死,方便结构的传动。

13、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箍、螺栓和滑动槽,能够通过限位箍对驱动电机进行限位固定,方便后续对驱动电机的拆卸维修或者更换,螺栓能够方便限位箍的安装和拆卸,滑动槽能够方便第二固定柱带动第二固定板进行移动,避免第二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板卡死。

14、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第二固定块,能够方便第一固定块的复位,避免第一固定块的卡死,第二固定块能够方便对第一固定块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固定块脱离导向方柱的表面。



技术特征:

1.单头机整形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挡板(2)、拨管轮(3)、软管导板(4)和搓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拨管轮(3)、软管导板(4)和搓板(5)均位于第一固定板(1)的前侧,所述挡板(2)位于拨管轮(3)的左侧,所述拨管轮(3)的后侧与第一固定板(1)的前侧活动连接,所述拨管轮(3)的表面与挡板(2)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搓板(5)位于挡板(2)的底部,且与挡板(2)配合使用,所述软管导板(4)位于搓板(5)的底部,所述挡板(2)、软管导板(4)和搓板(5)的后侧均与第一固定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头机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结构(6)包括拍打板(61),所述拍打板(61)位于软管导板(4)的前侧,所述拍打板(6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2),所述第一连接块(6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63),所述第一固定柱(63)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设有第一限位环(64),所述第一限位环(64)的顶部与软管导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拍打板(6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块(65),所述耐磨块(65)的表面与软管导板(4)和搓板(5)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拍打板(61)后侧的底部与驱动结构(7)的前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头机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7)包括驱动电机(71),所述驱动电机(71)位于防护壳(8)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71)的表面与防护壳(8)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72),所述转盘(7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73),所述第二固定柱(73)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固定板(74),所述第二固定板(74)的前侧贯穿防护壳(8)并延伸至防护壳(8)的前侧,所述第二固定板(74)的前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板(75),所述第三固定板(7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柱(76),所述第三固定柱(76)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二限位环(77),所述第二限位环(77)的前侧与拍打板(61)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头机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74)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9),所述第一固定块(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方柱(10),所述导向方柱(10)靠近防护壳(8)的一侧与防护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方柱(10)的表面与第一固定块(9)的内部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头机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1)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箍(11),所述限位箍(11)的一侧与防护壳(8)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箍(11)远离防护壳(8)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的螺纹端贯穿限位箍(11)并延伸至防护壳(8)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板(74)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柱(73)配合使用的滑动槽(1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头机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方柱(10)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4),所述复位弹簧(14)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块(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4)远离第一固定块(9)的一侧与防护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方柱(10)远离防护壳(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5),所述第二固定块(15)的表面与第一固定块(9)的表面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单头机整形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挡板、拨管轮、软管导板和搓板,所述挡板、拨管轮、软管导板和搓板均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所述挡板位于拨管轮的左侧,所述拨管轮的后侧与第一固定板的前侧活动连接,所述拨管轮的表面与挡板的表面配合使用,所述搓板位于挡板的底部,且与挡板配合使用,所述软管导板位于搓板的底部。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挡板、拨管轮、软管导板、搓板、拍打结构和驱动结构的配合使用,通过驱动结构对拍打结构提供动力,使拍打结构对软管导板和搓板之间的软管进行拍打整形,解决了现有高速单头机上管装置软管在上料时,容易错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开发区创佳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