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9809发布日期:2023-07-18 21:4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属于覆膜机领域。


背景技术:

1、覆膜机可分为即涂型覆膜机和预涂型覆膜机两大类。是一种用于纸类、薄膜专用设备。即涂型覆膜机包括上胶、烘干、热压三部分,其适用范围宽,加工性能稳定可靠,是国内广泛使用的覆膜设备。预涂型覆膜机,无上胶和干燥部分,体积小、造价低、操作灵活方便,不仅适用大批量印刷品的覆膜加工,而且适用自动化桌面办公系统等小批量、零散的印刷品的覆膜加工,很有发展前途,在覆膜机使用的过程中,将由贴合机构进行辅助工作。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固型覆膜机贴合机构(公开号:cn108724898b),包括机架、上压辊、下压辊、卡接滑动块、内螺纹钢圈、上定位块、下连接块、限位杆、锁定块、穿接杆、锁紧螺母,对比本专利,仅仅避免了对单一的尺寸的加工件在覆膜机上发生偏移倾斜的情况,但对于其余尺寸的加工件在覆膜机上进行加工时,仍会出现加工件出现偏移倾斜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后续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仅仅避免了对单一的尺寸的加工件在覆膜机上发生偏移倾斜的情况,但对于其余尺寸的加工件在覆膜机上进行加工时,仍会出现加工件出现偏移倾斜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后续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包括基座和辅助机构,所述基座顶部设置的辅助机构能够对加工件件进行限位上料;辅助机构包括外壳、摆动装置、限位装置和电机,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左上端与限位装置相固定,所述摆动装置后侧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基座顶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基座右端与摆动装置贯穿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机构还包括传动结构、限位杆、下辊轴、上辊轴和第一固定杆,所述基座左右两端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基座内侧前下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左右两端设置的传动结构分别与下辊轴和上辊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基座内侧顶部前后两端与第一固定杆固定成一体。

4、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台、固定块、第一旋转轴、转轮、第一滑杆、限位框、摆杆、连杆和推杆,所述底座左上端垂直设置有支撑台,所述底座右上端与固定块固定成一体,所述固定块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右端与转轮相固定,所述转轮右端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与限位框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框右端与摆杆固定成一体,所述摆杆顶部与连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顶部与推杆轴活动连接,所述底座底部与外壳相固定,所述支撑台顶部与电机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旋转轴左端与电机相固定,所述推杆外侧与外壳贯穿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夹件、滑槽、第二固定杆、夹板、第一限位套、转杆、手轮、主动轮、从动轮、第二旋转轴、第二限位套、丝杆、螺纹套、第三固定杆、限位块和第二滑杆,所述夹件内侧右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与第二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左端与夹板相固定,所述夹件右下端与第一限位套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限位套内侧与转杆贯穿连接,所述转杆前端与手轮相固定,所述手轮左端与主动轮固定成一体,所述主动轮下端与从动轮啮合转动,所述从动轮底端中部垂直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下端与第二限位套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顶端中部与丝杆垂直固定,所述丝杆外侧与螺纹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左右两端与第三固定杆相固定,所述第三固定杆外侧与限位块固定成一体,所述限位块内侧与第二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件后端与推杆相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摆杆最大可转动角度为五十度,最小可转动的角度为负五十度。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杆共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滑杆沿着丝杆纵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

9、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通过在基座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侧设置的摆动装置进行工作时,以便于推杆更好的在外壳上进行往返运动工作,从而实现为限位装置调节位置,且能够对各种尺寸的加工件起到限位的效果,避免出现加工件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加工件偏移的情况,且提高了后续生产效率。

10、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通过在摆动装置左端设置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内设置的手轮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且主从动轮的设置,利于根据不同加工件的厚度进行调节夹紧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辅助机构(2),所述基座(1)顶部设置的辅助机构(2)能够对加工件件进行限位上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还包括传动结构(3)、限位杆(4)、下辊轴(5)、上辊轴(6)和第一固定杆(7),所述基座(1)左右两端设置有传动结构(3),所述基座(1)内侧前下端设置有限位杆(4),所述左右两端设置的传动结构(3)分别与下辊轴(5)和上辊轴(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基座(1)内侧顶部前后两端与第一固定杆(7)固定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22)包括底座(221)、支撑台(222)、固定块(223)、第一旋转轴(224)、转轮(225)、第一滑杆(226)、限位框(227)、摆杆(228)、连杆(229)和推杆(2210),所述底座(221)左上端垂直设置有支撑台(222),所述底座(221)右上端与固定块(223)固定成一体,所述固定块(223)内侧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24),所述第一旋转轴(224)右端与转轮(225)相固定,所述转轮(225)右端设置有第一滑杆(226),所述第一滑杆(226)与限位框(227)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框(227)右端与摆杆(228)固定成一体,所述摆杆(228)顶部与连杆(229)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29)顶部与推杆(2210)活动连接,所述底座(221)底部与外壳(21)相固定,所述支撑台(222)顶部与电机(24)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旋转轴(224)左端与电机(24)相固定,所述推杆(2210)外侧与外壳(21)贯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3)包括夹件(231)、滑槽(232)、第二固定杆(233)、夹板(234)、第一限位套(235)、转杆(236)、手轮(237)、主动轮(238)、从动轮(239)、第二旋转轴(2310)、第二限位套(2311)、丝杆(2312)、螺纹套(2313)、第三固定杆(2314)、限位块(2315)和第二滑杆(2316),所述夹件(231)内侧右端开设有滑槽(232),所述滑槽(232)内侧与第二固定杆(23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233)左端与夹板(234)相固定,所述夹件(231)右下端与第一限位套(235)固定成一体,所述第一限位套(235)内侧与转杆(236)贯穿连接,所述转杆(236)前端与手轮(237)相固定,所述手轮(237)左端与主动轮(238)固定成一体,所述主动轮(238)下端与从动轮(239)啮合转动,所述从动轮(239)底端中部垂直设置有第二旋转轴(2310),所述第二旋转轴(2310)下端与第二限位套(2311)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239)顶端中部与丝杆(2312)垂直固定,所述丝杆(2312)外侧与螺纹套(23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2313)左右两端与第三固定杆(2314)相固定,所述第三固定杆(2314)外侧与限位块(2315)固定成一体,所述限位块(2315)内侧与第二滑杆(2316)滑动连接,所述夹件(231)后端与推杆(2210)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228)最大可转动角度为五十度,最小可转动的角度为负五十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2316)共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滑杆(2316)沿着丝杆(2312)纵向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覆膜机的贴合机构,其结构包括基座、辅助机构、传动结构、限位杆、下辊轴、上辊轴和第一固定杆,本技术通过在基座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侧设置的摆动装置进行工作时,以便于推杆更好的在外壳上进行往返运动工作,从而实现为限位装置调节位置,且能够对各种尺寸的加工件起到限位的效果,避免出现加工件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加工件偏移的情况,且提高了后续生产效率,通过在摆动装置左端设置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内设置的手轮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且主从动轮的设置,利于根据不同加工件的厚度进行调节夹紧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邱诗训,陈世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加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