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9644发布日期:2023-08-10 06:3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压缩成型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和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1、注塑件通常分为,薄壁件与厚壁件两类。采用传统的单层注塑方式,注塑件厚度增加,其成型周期也随之增加,产品注塑难度极高;而且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一次成型后的产品会具有残余应力,而传统的方案都是通过增加保护压力和保压时间来实现补缩,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残余应力仍然较大,且整体成型周期会延长;而且单层注塑的方式会产生凹陷,收缩痕,内部气泡,内部空洞等外观问题,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注塑模具能够减小残余应力的同时,降低整体成型的周期以及解决上述凹陷,收缩痕,内部气泡,内部空洞等外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和注塑工艺,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成型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座和盖设于所述模座上的模盖,其中,沿着所述模座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模腔,且所述模腔的容积沿着周向方向依次增大,沿着所述模盖的周向方向形成有多个与所述模腔相配合的模板,且所述模板能够作压缩所述模腔的运动;

3、其中,所述模座包括动模和转芯板,所述动模与所述转芯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模腔形成在所述动模上,所述转芯板位于所述动模与所述模盖之间。

4、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使用该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时,先将模盖盖设在模座上使注塑模具处于闭模状态并向注塑模具的第一个模腔进行注塑形成一次型产品;然后调整所述模盖与所述模座相向运动使得所述模盖作压缩所述一次型产品的运动;接着将模盖由闭模状态调整至开模状态,顶升转芯板使得转芯板与动模相分离,随后旋转转芯板使产品与之同步转动至第二个模腔;再下降转芯板使得转芯板与动模相贴合,然后将模盖与模座之间由开模状态调整至闭模状态,向注塑模具的第二个模腔内的一次型产品进行注塑形成二次型产品;继续调整所述模盖与所述模座相向运动使得所述模盖作压缩所述二次型产品的运动;最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注塑形成多次型产品,直至完成注塑产品。该注塑模具通过层层叠加或者包芯注塑成型的方式来形成产品,能够避免产生凹陷,收缩痕,内部气泡,内部空洞等外观问题,将压缩成型应用至一次型成型过程中,能够减小一次型成型后的残余应力,并能够通过压缩一次注塑成型的收缩,从而实现降低整体成型周期的目的。

5、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模板能够在压缩所述模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其中,所述模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密封所述模腔,所述模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模腔容积大于所述模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模腔容积。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动模上具有模台,所述转芯板上具有与所述模台相适配的通孔,其中,所述模腔形成在所述模台上。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转芯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9、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

10、转芯安装板,所述转芯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注塑机的连杆固定连接;

11、其中,在所述转芯板上且与所述连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安装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动模上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且贯穿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连杆的外径尺寸。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转芯安装板包括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沿着径向方向向背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沿着的外延部;其中,与所述转芯安装板相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且第一孔部与所述主体部相适配,所述第二孔部与所述外延部相适配。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

15、所述转芯安装板与所述转芯板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16、所述转芯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

17、所述转芯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18、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

20、所述转芯安装板与所述连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21、所述转芯安装板上开设有螺纹孔;

22、所述连杆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

24、沿着所述螺纹孔的轴向方向开设有定位孔;

25、沿着所述连杆的轴向方向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凸起。

26、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110)和盖设于所述模座(110)上的模盖(120),其中,沿着所述模座(110)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模腔(1112),且所述模腔(1112)的容积沿着周向方向依次增大,沿着所述模盖(120)的周向方向形成有多个与所述模腔(1112)相配合的模板(121),所述模板(121)能够作压缩所述模腔(1112)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成型注塑模具和注塑工艺,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座和盖设于所述模座上的模盖,其中,沿着所述模座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模腔,沿着所述模盖的周向方向形成有多个与所述模腔相配合的模板,且所述模板能够作压缩所述模腔的运动;所述模座包括动模和转芯板,所述动模与所述转芯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模腔形成在所述动模上,所述转芯板位于所述动模与所述模盖之间。该注塑模具通过层层叠加或者包芯注塑成型的方式来形成产品,能够避免产生凹陷,收缩痕,内部气泡,内部空洞等外观问题,将压缩成型应用至一次型成型过程中,能够减小一次型成型后的残余应力,并能够通过压缩一次注塑成型的收缩,从而实现降低整体成型周期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魏霓,李明,魏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