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0007发布日期:2023-08-27 08:3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1、在一种具有凹槽的产品中,因为需要同时成型边缘部以及凹槽,凹槽设置在边缘部的下方,因此现有的是采用两个相互配合的倾斜导轨组成,即在开模时,下方的模具先向外滑动出凹槽101,上方的模具再滑动出边缘部102,从而成型产品100。但是当两个模具出现卡壳的情况时,因为产品100有倒扣103,因此容易出现刮花的情况,影响了产品的外观,造成了不良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旨在改进现有的模具结构,使产品成型凹槽以及边缘部更稳定,且模具结构控制更简单,减少卡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包括:

3、上模,所述上模设有斜导柱;

4、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固定设置的基座、活动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设有与斜导柱相配合的斜导孔,

5、所述第一模板水平滑动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二模板水平滑动安装于第一模板的上壁,所述活动板设有向上延伸的顶针和铲基柱,所述活动板可带动顶针和铲基柱移动,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设有供铲基柱穿设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6、当斜导柱脱离斜导孔时,所述第一模板在弹性件驱动下朝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一过孔朝向产品一侧的侧壁与铲基柱相抵;

7、所述第二模板水平滑动安装于第一模板的上方,当铲基柱穿过第二过孔时,可带动第二模板朝远离产品一侧的方向移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构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两个行程实现与产品的脱离,避免了相互干涉出现产品损坏,同时脱离结构稳定,与此同时,通过单一的铲基柱实现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限位和驱动,使结构更加精简,使两个模板的水平运动更流畅,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稳定性,且具有模具加工的参考度,可以适用于相似的倒扣结构干涉出现脱模不易的模具。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顶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基柱的上端面远离产品一侧设有第一驱动斜面,所述第二过孔设有与第一驱动斜面相配合的第二驱动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基柱靠近产品的侧壁为竖直壁,在合模状态时,所述竖直壁与第一过孔的侧壁设有第一间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模板的底壁设有与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滑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模板设有与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的后端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模板设有与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槽。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驱动斜面和第二驱动斜面之间设有第二间距。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行位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有斜导柱,所述下模包括固定设置的基座、活动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设有与斜导柱相配合的斜导孔,第一模板水平滑动安装于基座上,所述第二模板水平滑动安装于第一模板的上壁,活动板设有向上延伸的顶针和铲基柱,活动板可带动顶针和铲基柱移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设有供铲基柱穿设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该结构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两个行程实现与产品的脱离,避免了相互干涉出现产品损坏,同时脱离结构稳定,与此同时,通过单一的铲基柱实现了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限位和驱动,使结构更加精简,使两个模板的水平运动更流畅,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宏祥,邵先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汇美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