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顶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0121发布日期:2023-08-10 06:5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顶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顶针。


背景技术:

1、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2、现有的注塑成型需要利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产品,而在注塑模具在注塑完成后,需要将物料完成后利用顶针辅助将成型料顶出,现有的顶针的头端为锥形结构,使其能够更方便将成型料顶出,但是采用上述结构的顶针,易对物料的表面造成缺陷,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顶针。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杆体,其呈圆柱状;

3、所述杆体的顶部固定有沿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顶针头端,所述顶针头端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塑料层,所述防护塑料层用于减少所述顶针头端对于成品件的损伤。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针头端为凸台,且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的中心处。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针头端为半凸台,所述半凸台设置于所述杆体一端同心圆的偏心处。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针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杆体的直径。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杆体靠近所述顶针头端的一体形成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直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密封件包括靠近于所述杆体中心的硬质部分,所述硬质部分的外部固定有软质部分。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密封件为片状结构,所述顶针头端固定于所述密封件上端面的中心处。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杆体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连接件。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件为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直径的圆柱体结构。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针头端的长度为所述杆体长度的1/12-1/10。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耐高温塑料层包覆在凸台的外表面,使整个顶针头端对于成品料的挤压强度降低,可有效的减小顶针对于成品料造成的压痕,即整个防护塑料层相当于设置于顶针头端的缓冲层,在保证可将成品料顶出的同时也可对成品料的表面进行保护。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件的软质部分在顶针正常使用时可对顶针所处的开孔进行密封,减少熔融态的物料在进入至模芯时进入至顶针的开孔处,而密封件的硬质部分环设在杆体的圆周外部,使顶针在开孔中运动时,通过硬质部分可将冷凝态的物料进行刮除,从而保证开孔的整洁程度,减少堵塞的形成,保证整个模具可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其呈圆柱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头端(2)为凸台,且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杆体(1)一端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头端(2)为半凸台,所述半凸台设置于所述杆体(1)一端同心圆的偏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头端(2)的直径小于所述杆体(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靠近所述顶针头端(2)的一体形成有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包括靠近于所述杆体(1)中心的硬质部分(41),所述硬质部分(41)的外部固定有软质部分(4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为片状结构,所述顶针头端(2)固定于所述密封件(4)上端面的中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连接件(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直径大于所述杆体(1)直径的圆柱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头端的长度为所述杆体(1)长度的1/12-1/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包括杆体,其呈圆柱状,所述杆体的顶部固定有沿所述杆体的长度方向直径逐渐减小的顶针头端,所述顶针头端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塑料层,所述防护塑料层用于减少所述顶针头端对于成品件的损伤。该装置的耐高温塑料层包覆在凸台的外表面,使整个顶针头端对于成品料的挤压强度降低,可有效的减小顶针对于成品料造成的压痕,即整个防护塑料层相当于设置于顶针头端的缓冲层,在保证可将成品料顶出的同时也可对成品料的表面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陈科,朱贤德,施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铭嵌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