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6091发布日期:2023-08-20 15:5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有关一种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尤指一种于一下固定座的容置空间中设置有一切换座,于切换座其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弹力件作为弹性支撑,利用切换座设有进气孔并由进气阀杆用以密封、以及设有出胶孔并由出胶阀杆用以密封;当切换座未受外力向下挤压时,切换座的进气孔会与进气阀杆呈密封状态、以及出胶孔会与出胶阀杆呈密封状态,使其外部气体(打气机的高压气体)能通过下固定座所设的进气埠、容置空间最后由所设的出气埠排出,此时本技术补胎装置即作为充气用的状态;此外,当切换座受到预设的补胎胶罐向下挤压时,切换座的进气孔会与进气阀杆呈未密封状态、以及出胶孔会与出胶阀杆呈未密封状态,使外部气体(打气机的高压气体)能通过下固定座所设的进气埠、容置空间、进气孔而进入补胎胶罐内,以使补胎胶罐内的补胎胶可由出胶孔及出气埠流出,此时补胎装置即作为补胎用的状态,达到充气暨补胎的双重功效。


背景技术:

1、目前,现今的补胎剂主要可以应用于各式车辆的轮胎,其是将补胎瓶内的补胎剂注入轮胎内,然后通过汽车的慢速前行将位于轮胎内部的补胎剂均匀覆盖轮胎的内壁及破孔处,以此实现补胎作用。

2、观诸于现有喷剂式补胎剂,主要将补胎剂喷罐的喷嘴套置于轮胎的气嘴上,再按压喷头将补胎剂注入轮胎内;但是,现有喷剂式补胎剂容易因按压气力不足,导致注入轮胎内的补胎剂不足,致使无法真正落实补胎的效能。

3、嗣有业者研发出能结合打气机(或空压机)使用的补胎装置,其主要利用打气机(或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以将补胎装置内部的补胎剂,稳定地注入轮胎内,有效避免所注入轮胎内的补胎剂不足,以使轮胎内部的补胎剂能均匀地覆盖轮胎内壁及破孔处,完整且落实补胎的操作。

4、然而,上述的现有补胎装置仅具有单一补胎用途,导致使用者于补胎作业时,必须先将现有补胎装置与打气机(或空压机)进行连接方可使用;当轮胎真有破损所需的充气测试,灌入补胎胶的补胎以及完成补胎后的胎压回复充气,在此时现有补胎装置与打气机(或空压机)两者,即造成操作程序的矛盾性,使用者必须不断地,将现有补胎装置与打气机(或空压机)进行拆卸分离与结合,方能使用打气机对轮胎正确实施测试、补胎与胎压回复充气;如此一来,当然造成使用上相当的不具便利性。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必不断地拆卸分离与结合且兼具充气使用模式及补胎使用模式的双重功效的补胎装置,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包括有一下固定座、一上固定座、一切换座、一进气阀杆、一出胶阀杆及多个第一弹力件;所述下固定座设有具开口的容置空间,于其外侧分别设有与容置空间相通的一进气埠及一出气埠,且下固定座于容置空间中设有一第一结合套管及一第二结合套管,而下固定座其顶部并相对于容置空间外围设有一第一接合部;所述上固定座为一中空管体并密封结合于下固定座其顶部位置,上固定座其底部设有一第二接合部并于其顶部设有一锁接部,由第二接合部与下固定座的第一接合部密封结合,由锁接部用以连接一外部预设的补胎胶罐;所述切换座活动设置于下固定座的容置空间中,其设有一进气孔及一出胶孔并于进气孔与出胶孔周围纵向设有多个切割片,进气孔与下固定座的第一结合套管相对应,出胶孔与下固定座的第二结合套管相对应;所述进气阀杆其末端穿设进气孔并固定结合于第一结合套管,且进气阀杆其顶端设有一第一气密帽,第一气密帽相对位于切换座其顶面并用以密封覆盖进气孔,使切换座与第一气密帽形成干涉;所述出胶阀杆其末端穿设出胶孔并固定结合于第二结合套管,且出胶阀杆其顶端设有一第二气密帽,第二气密帽相对位于切换座其顶面并用以密封覆盖出胶孔,使切换座与第二气密帽形成干涉;所述多个第一弹力件分别设置于下固定座的容置空间中并支撑于切换座其底部,使切换座于容置空间中具有上、下复位移动机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于下固定座的容置空间中设置有切换座,于切换座其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弹力件作为弹性支撑,使得切换座于容置空间内具有上、下复位移动机制,再利用切换座设有进气孔并由进气阀杆的第一气密帽用以密封、以及设有出胶孔并由出胶阀杆的第二气密帽用以密封;当切换座未受外力向下挤压时,切换座的进气孔会与进气阀杆的第一气密帽呈密封状态、以及出胶孔会与出胶阀杆的第二气密帽呈密封状态,使其外部气体(打气机的高压气体)仅能通过下固定座所设的进气埠、容置空间最后由所设的出气埠排出,达到此时的补胎装置能作为充气用途状态。

3、而且,当上固定座的锁接部连接一补胎胶罐时,切换座受到补胎胶罐向下挤压而往下移动,此时切换座的进气孔会与进气阀杆的第一气密帽分离而呈未密封状态、以及切换座的出胶孔会与出胶阀杆的第二气密帽分离而呈未密封状态,使得外部气体(打气机的高压气体)能通过下固定座所设的进气埠、容置空间、进气孔而进入补胎胶罐内,以使补胎胶罐内的补胎胶,由出胶孔及出气埠流出,而此时的补胎装置能作为补胎用的状态,解决补胎装置与外部空压机或打气机连接后,不须反复地进行拆卸分离或安装连接,即可作为充气用或补胎用的双重功效。

4、进一步的,该补胎装置为一独立装置,该进气埠与外部预设的打气机出气口连接,该出气埠连接一充气导管,由该充气导管连接至一轮胎充气嘴。

5、进一步的,该补胎装置直接内建于一充气机,该进气埠与该充气机所设的出气端连接,该出气埠与该充气机所设的充气导管连接,且该上固定座的锁接部外露于该充气机的壳体。

6、进一步的,该锁接部内壁设有螺纹,该补胎胶罐其瓶口处设有具外螺纹的对接口,该对接口的开口设有封膜,该补胎胶罐的对接口用以锁入该上固定座的锁接部内而相互结合。

7、进一步的,该下固定座的进气埠内部设有一逆止阀,该逆止阀底端结合有一第二弹力件及其顶端设有一气密胶圈。

8、进一步的,该下固定座于该容置空间周围设有一密封胶圈,该下固定座于该第一接合部位置设有一密封胶圈,且该上固定座底部周围设有一密封胶圈,又该切换座于其顶部周围设有一密封胶圈。

9、进一步的,该切换座其外部延伸设有凸缘。

10、进一步的,该进气阀杆其末端插入该第一结合套管,该进气阀杆所预设的第一螺丝穿过该第一结合套管并与该进气阀杆末端相锁接而固定。

11、进一步的,该出胶阀杆其末端插入该第二结合套管,该出胶阀杆所预设的第二螺丝穿过该第二结合套管并与该出胶阀杆末端相锁接而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胎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胎装置为一独立装置,该进气埠与外部预设的打气机出气口连接,该出气埠连接一充气导管,由该充气导管连接至一轮胎充气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胎装置直接内建于一充气机,该进气埠与该充气机所设的出气端连接,该出气埠与该充气机所设的充气导管连接,且该上固定座的锁接部外露于该充气机的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接部内壁设有螺纹,该补胎胶罐其瓶口处设有具外螺纹的对接口,该对接口的开口设有封膜,该补胎胶罐的对接口用以锁入该上固定座的锁接部内而相互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固定座的进气埠内部设有一逆止阀,该逆止阀底端结合有一第二弹力件及其顶端设有一气密胶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固定座于该容置空间周围设有一密封胶圈,该下固定座于该第一接合部位置设有一密封胶圈,且该上固定座底部周围设有一密封胶圈,又该切换座于其顶部周围设有一密封胶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座其外部延伸设有凸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气阀杆其末端插入该第一结合套管,该进气阀杆所预设的第一螺丝穿过该第一结合套管并与该进气阀杆末端相锁接而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胶阀杆其末端插入该第二结合套管,该出胶阀杆所预设的第二螺丝穿过该第二结合套管并与该出胶阀杆末端相锁接而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内建于充气机的补胎装置,包括有一密封结合的上固定座、下固定座、一切换座、进气阀杆、出胶阀杆、多个第一弹力件;切换座设于下固定座的容置空间中并由第一弹力件于其底部支撑,且切换座设有进气孔并由进气阀杆用以密封、以及设有出胶孔并由出胶阀杆用以密封;当切换座未受外力向下挤压时,外部气体能通过下固定座所设的进气埠、容置空间最后由出气埠排出,即为充气用的状态;当上固定座连接补胎胶罐时,切换座受到补胎胶罐向下挤压,使进气孔、出胶孔呈未密封状态,外部气体通过下固定座的进气埠、容置空间、进气孔,进入补胎胶罐内,使补胎胶罐内因气压进入关系,使补胎胶通过出胶孔及出气埠而流出,即为补胎用的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阜阳风劲霸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