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9957发布日期:2023-07-27 20:4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塑胶模组,具体是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1、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

2、公告号:cn217916339u(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塑胶模具),其通过设置楔形块、移动板和插杆,按动两个移动板上的按压块,使两个按压块分别从两个移动板的通槽内相对移入凹模板内,使两个第二压缩弹簧弹力恢复并分别推动两个移动板向右移动,使两个移动板分别与两个楔形块分离,使两个第一复位弹簧弹力恢复,使两个楔形块相背弹出,带动两个插杆分别从两个导柱的插槽内相背移出,使两个第一压缩弹簧弹力恢复并向左推动凸模板,从而便于塑胶模具的快速脱模。

3、上述实用新型仍存在不足之处,在产品冷却成型之后,产品与模具贴合的较为紧密,工作人员不易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影响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开模的效率,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4、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改进的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紧固机构,所述下模具的侧壁上端竖直安装有若干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围绕下模具的中心位置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限位杆的上端竖直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与限位杆和螺纹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深度大于限位杆的高度,所述螺纹杆的上端穿过限位孔设置在上模具的上方。

4、所述紧固机构设置在上模具的上端,用于带动上模具移动,在下模具和上模具合模时,使下模具和上模具紧密贴合,在下模具和上模具开模时,使下模具和上模具快速分离脱模。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上模具的上方,所述安装板和上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与螺纹杆一一对应的内螺纹转动筒,所述螺纹杆和内螺纹转动筒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螺纹转动筒的侧壁下端和下端均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内螺纹转动筒下端的转动座安装在上模具的上端,所述内螺纹转动筒上端的转动座安装在安装板的下端,所述内螺纹转动筒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内螺纹转动筒转动的齿环,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齿环转动的驱动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上模具的上方,所述齿轮与所有的齿环均啮合,所述齿轮的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上模具的上端,所述转动杆的上端穿过安装板安装有用于带动转动杆转动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穿孔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穿孔的内部插入有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块的摆动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座的内壁上安装有便于转动环转动的滚珠。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环和内螺纹转动筒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杆的侧壁上安装有便于工作人员握持摆动杆的橡胶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提高安装板结构强度的加强肋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螺纹杆和内螺纹转动筒的旋进旋出,在合模时,将下模具和上模具紧密贴合在一起,在开模时,使下模具和上模具快速分离,避免工作人员单纯依靠力气进行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分离开模,提高下模具和上模具开模的效率,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1)、上模具(2)和紧固机构,所述下模具(1)的侧壁上端竖直安装有若干个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围绕下模具(1)的中心位置呈圆周阵列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2)的上端竖直安装有螺纹杆(13),所述上模具(2)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2)和螺纹杆(13)配合使用的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的深度大于限位杆(12)的高度,所述螺纹杆(13)的上端穿过限位孔(14)设置在上模具(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设置在上模具(2)的上方,所述安装板(11)和上模具(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与螺纹杆(13)一一对应的内螺纹转动筒(5),所述螺纹杆(13)和内螺纹转动筒(5)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内螺纹转动筒(5)的侧壁下端和下端均安装有转动环(15),所述转动环(15)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座(4),所述内螺纹转动筒(5)下端的转动座(4)安装在上模具(2)的上端,所述内螺纹转动筒(5)上端的转动座(4)安装在安装板(11)的下端,所述内螺纹转动筒(5)的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带动内螺纹转动筒(5)转动的齿环(6),所述安装板(1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齿环(6)转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8),所述齿轮(8)设置在上模具(2)的上方,所述齿轮(8)与所有的齿环(6)均啮合,所述齿轮(8)的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上模具(2)的上端,所述转动杆(3)的上端穿过安装板(11)安装有用于带动转动杆(3)转动的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上开设有若干个穿孔(10),所述穿孔(10)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穿孔(10)的内部插入有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块(9)的摆动杆(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4)的内壁上安装有便于转动环(15)转动的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6)和内螺纹转动筒(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7)的侧壁上安装有便于工作人员握持摆动杆(7)的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上安装有用于提高安装板(11)结构强度的加强肋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模辅助脱模结构,涉及塑胶模组技术领域,该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紧固机构,所述下模具的侧壁上端竖直安装有若干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围绕下模具的中心位置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限位杆的上端竖直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上模具上开设有与限位杆和螺纹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深度大于限位杆的高度,所述螺纹杆的上端穿过限位孔设置在上模具的上方,本技术通过螺纹杆和内螺纹转动筒的旋进旋出,在合模时,将下模具和上模具紧密贴合在一起,在开模时,使下模具和上模具快速分离,避免工作人员单纯依靠力气进行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分离开模,提高下模具和上模具开模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卫国,具宇浩,陈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源市创粤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