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0104发布日期:2023-11-18 01:1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覆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


背景技术:

1、聚四氟乙烯又名防水透气膜,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洁镬物料”,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防水透气膜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流延复合、喷胶或刮胶复合、热压复合,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防水透气膜具有耐高温的特点。

2、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热压复合工艺将防水透气膜与其他物料进行覆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水透气膜热压覆合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热压覆合设备的台面温度较高,因此在上下料时极易导致工作人员被烫伤,从而导致热压复合设备的上下料效率降低,进而影响防水透气膜的覆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水透气膜热压覆合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热压覆合设备的台面温度较高,因此在上下料时极易导致工作人员被烫伤,从而导致热压复合设备的上下料效率降低,进而影响防水透气膜覆合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安装有模台,所述基座的上端后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动模,所述模台与动模的外壁均设置有保温套,所述基座的下端前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贯穿基座,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所述转轴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背面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架的背面通过升降机构滑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正面的外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移动架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槽,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正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支架的侧壁设置有夹持组件。

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块安装在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在基座内部的前侧,所述第一定位块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槽的内部。

5、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移动槽、移动块、第二电机与螺杆,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固定架的背面,所述移动块安装在移动架的正面,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固定架的上端,所述螺杆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杆的下端伸入移动槽的内部,所述螺杆的下端贯穿移动块,所述螺杆的外壁与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

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安装在螺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槽开设在移动槽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转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槽的内部。

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滑槽与第一限位组件,所述滑块安装在移动架正面的外侧,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架背面的外侧,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滑块侧壁的前侧。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滑块侧壁的前侧,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在滑槽的内壁,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部。

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杆连接在支架正面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在移动架背面的外侧,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夹板与防偏组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安装在支架的侧壁,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伸入支架的内部,所述夹板连接在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防偏组件设置在夹板的正面。

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偏组件包括支槽与支块,所述支槽开设在夹板的正面,所述支块安装在支架内部的前侧,所述支槽滑动连接在支块的外壁。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第一、在需要进行防水透气膜的覆合工作时,在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上料支架和下料支架,而通过第一电机、转轴、固定架、升降机构机构、滑动组件、移动架、第二电动推杆和夹持组件协同工作,即可进行自动上下料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人工上下料时的不便,提升上下料效率,保证防水透气膜的覆合效率,而通过动模与模台进行合模完成热压覆合工作,且通过在模台和动模的外壁设置保温套,即可对模台和动模起到保温效果,降低模台和动模热量的散失速度,从而有效达到节能的效果;

14、第二、通过第一电机、转轴、固定架、升降机构机构、滑动组件、移动架、第二电动推杆和夹持组件协同工作,不仅可达到自动上下料的作用,而且避免了人工手动上下料的方式而出现烫伤的情况,同时可有效提升物料的上下料效率,且提升物料放置的精准度,达到提升防水透气膜的覆合效率和覆合效果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端安装有模台(2),所述基座(1)的上端后侧安装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动模(21),所述模台(2)与动模(21)的外壁均设置有保温套(3),所述基座(1)的下端前侧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的上端贯穿基座(1),所述转轴(4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42),所述转轴(41)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背面设置有升降机构(6),所述固定架(5)的背面通过升降机构(6)滑动连接有移动架(7),所述移动架(7)正面的外侧设置有滑动组件(71),所述移动架(7)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73),所述安装槽(7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731),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31)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槽(7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31)的输出端连接有支架(8),所述支架(8)正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81),所述支架(8)的侧壁设置有夹持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2)包括第一定位块(421)与第一定位槽(422),所述第一定位块(421)安装在转轴(41)的外壁,所述第一定位槽(422)开设在基座(1)内部的前侧,所述第一定位块(421)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槽(42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移动槽(61)、移动块(62)、第二电机(63)与螺杆(64),所述移动槽(61)开设在固定架(5)的背面,所述移动块(62)安装在移动架(7)的正面,所述移动块(62)滑动连接在移动槽(61)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63)安装在固定架(5)的上端,所述螺杆(64)连接在第二电机(63)的输出端,所述螺杆(64)的下端伸入移动槽(61)的内部,所述螺杆(64)的下端贯穿移动块(62),所述螺杆(64)的外壁与移动块(6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6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定位组件(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65)包括第二定位块(651)与第二定位槽(652),所述第二定位块(651)安装在螺杆(64)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槽(652)开设在移动槽(61)的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651)转动连接在第二定位槽(65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71)包括滑块(711)、滑槽(712)与第一限位组件(72),所述滑块(711)安装在移动架(7)正面的外侧,所述滑槽(712)开设在固定架(5)背面的外侧,所述滑块(711)滑动连接在滑槽(712)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组件(72)设置在滑块(711)侧壁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72)包括限位块(721)与第一限位槽(722),所述限位块(721)安装在滑块(711)侧壁的前侧,所述第一限位槽(722)开设在滑槽(712)的内壁,所述限位块(721)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72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81)包括限位杆(811)与第二限位槽(812),所述限位杆(811)连接在支架(8)正面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槽(812)开设在移动架(7)背面的外侧,所述限位杆(81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81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9)包括第二电动推杆(91)、夹板(92)与防偏组件(9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1)安装在支架(8)的侧壁,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1)的输出端伸入支架(8)的内部,所述夹板(92)连接在第二电动推杆(91)的输出端,所述防偏组件(93)设置在夹板(92)的正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组件(93)包括支槽(931)与支块(932),所述支槽(931)开设在夹板(92)的正面,所述支块(932)安装在支架(8)内部的前侧,所述支槽(931)滑动连接在支块(932)的外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防水透气膜覆合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安装有模台,所述基座的上端后侧安装有安装架。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进行防水透气膜的覆合工作时,在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上料支架和下料支架,而通过第一电机、转轴、固定架、升降机构机构、滑动组件、移动架、第二电动推杆和夹持组件协同工作,即可进行自动上下料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人工上下料时的不便,提升上下料效率,保证防水透气膜的覆合效率,而通过动模与模台进行合模完成热压覆合工作,且通过在模台和动模的外壁设置保温套,即可对模台和动模起到保温效果,降低模台和动模热量的散失速度,从而有效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斯瑞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