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7553发布日期:2023-11-17 18:5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过滤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


背景技术:

1、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上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

2、但是,现有技术中,天然树脂因为具有一定的黏性,所以收集树脂的过程中天然树脂内会粘连一些杂质难以清理,现有的树脂过滤机构多是直接通过将树脂倒入过滤网中进行静止过滤,因为树脂本身质地较浓,流动速度较慢导致过滤速度较慢影响树脂的过滤效率,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树脂由于本身质地较浓导致粘连在其内部的杂质过滤较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包括:处理罐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四个,所述处理罐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凹槽,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顶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靠近顶端处固定套设有第一过滤板,所述转杆的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固定套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过滤板。

3、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处理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底端活动贯穿至处理罐的内部,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外表面均活动嵌设在凹槽的内部。

4、优选的,所处理罐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两个固定块,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嵌设有连接杆。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转环,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均与处理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处固定连通有进料口,所述处理罐的外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三个清理门。

7、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外表面靠近底部处固定连通有出料口,所述处理罐的外表面通过限位组件设置有加热管,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与处理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当天然树脂需要过滤时,首先将需要过滤的树脂通过进料口输送到处理罐内,启动电机,带动三个过滤板转动,如图所示,三个清理门分别设置在三个过滤板的上部,当三个过滤板上的杂质过多时通过打开清理门即可将杂质取出,通过三个过滤板的转动加速了树脂的过滤速度,提高了树脂过滤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然树脂由于本身质地较浓导致粘连在其内部的杂质过滤较慢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中,当天然树脂进入处理罐内时,通过加热管的加热使得处理罐内的树脂受热溶成液体状,通过限位组件的作用方便加热管的安装与拆卸,通过加热管的作用提高了树脂的过滤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01)的底部与处理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303)的底端活动贯穿至处理罐(1)的内部,所述第一过滤板(304)、第二过滤板(305)和第三过滤板(306)的外表面均活动嵌设在凹槽(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处理罐(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有两个固定块(601),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块(601)的内部固定嵌设有连接杆(6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02)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转环(603),两个所述固定块(601)的外表面均与处理罐(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处固定连通有进料口(2),所述处理罐(1)的外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三个清理门(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外表面靠近底部处固定连通有出料口(7),所述处理罐(1)的外表面通过限位组件(6)设置有加热管(5),四个所述支撑杆(8)的顶端均与处理罐(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树脂排料过滤机构,涉及过滤机构技术领域,包括:处理罐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四个,所述处理罐的内壁开设有三个凹槽,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支撑块。本技术中,当天然树脂需要过滤时,首先将需要过滤的树脂通过进料口输送到处理罐内,启动电机,带动三个过滤板转动,如图所示,三个清理门分别设置在三个过滤板的上部,当三个过滤板上的杂质过多时通过打开清理门即可将杂质取出,通三个过滤板的转动加速了树脂的过滤速度,提高了树脂过滤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然树脂由于本身质地较浓导致粘连在其内部的杂质过滤较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魏连坤,王超,郭永良,黄兆杰,刘成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邦弗特(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