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3836发布日期:2023-10-14 14:5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热合模具,具体为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背景技术:

1、热合设备,主要是用于塑料的加热,它利用高频电场使塑料内部分子形成振荡,进而产生热能实现对各类塑料制品的加热,通常汽车内饰件多为塑料件,相应的成型方式为注塑成型,对车内饰板加工时,操作者将车内饰板放在工作台上,热合机的上模具板下降压住下模具中的车内饰板并加热,使得车内饰板上的材料粘合或者进行塑形。

2、公开号为“cn215203503u”提供的一种车内饰板加工用热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架以及热合板,所述工作台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控制台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一侧,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撑架上竖直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支撑架,且液压缸活塞杆端部与热合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控制支撑板抬起和移动,实现热合机的自动化出料,缩短操作人员的下料时间,从而提高该热合装置加工效率,通过缓冲弹簧和弹性板缓冲热合板下压时对车内饰板和工作台的冲击力,减少车内饰板因为过压而导致车内饰板损坏的情况。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4、1.上述装置及现有技术中的热合模具大多没有设置模具的快换结构,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在工作时需要进行匹配的压合设置对汽车内饰板进行加工,汽车内饰板的造型设置有多组,缺少了快换机构的模具结构在使用时降低了功能性,不能根据需要热合加工的多种型号内饰板造型进行匹配的快换;

5、2.现有装置的上模板体在进行下降的压合时,大多是通过导向杆进行支撑导向,往往没有在顶板与上模板体的连接板之间进行匹配的支撑,连接板带动上模板体下降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稳定性不佳的情况,影响了模具压合的成型效果;

6、3.在进行了热压之后,需要对下模板体进行冷却降温,使其便于定型的同时,降温后也更加便于取料,现有装置大多采用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对其进行降温,产生的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包括操作台、设置于操作台上表面的下模板腔体、设置于下模板腔体上方位置的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腔体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模板体,所述下模板体与上模板组件匹配设置,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4、所述上模板组件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面,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与下模板腔体匹配设置。

5、优选的,所述操作台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循环冷水箱,所述循环冷水箱两侧对称安装有进水管和抽水管;

6、所述进水管和抽水管顶端分别连通于冷却水腔的两侧,所述下模板腔体底面设置于冷却水腔内部。

7、优选的,所述下模板腔体内壁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开设有滑槽,所述下模板体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间隙配合;

8、所述下模板体远离滑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安装板和上模板体,所述上模板体滑动连接于安装板底面,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面;

10、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模板体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滑动间隙配合,所述上模板体两侧通过螺钉与安装板螺接固定。

11、优选的,所述顶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增加了连接板上升与下降进行热合压模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空心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空心杆内部。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顶端与空心杆内部之间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上环绕套接设置有压缩弹簧;

13、所述空心杆固定连接于顶板两侧,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顶面两侧。

14、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两侧位于侧板的内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顶端贯穿连接板且延伸至顶板顶部通过限位板定位安装;

15、所述导向杆外表面对称开设有十字棱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十字棱板匹配设置的十字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安装下模板体,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对上模板组件进行安装,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均设置为滑动连接,便于快换,可根据不同型号的汽车内饰板进行匹配的模具更换;

18、2.通过操作台内部的冷却水腔与下模板腔体匹配设置,通过设置的循环冷水箱与冷却水腔连通设置,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进行降温处理,取代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降低能耗;

19、3.通过设置的导向杆对连接板下压进行导向,导向杆外表面固定安装的十字棱板与连接板两侧开设的十字槽契合,增了导向的稳定性;

20、4.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增加连接板下压与上升时的稳定性,空心杆固定连接于顶板两侧,连接杆底端与连接板顶面两侧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下压得到有效的衔接支撑;

21、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安装下模板体,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对上模板组件进行安装,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均设置为滑动连接,便于快换,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增加连接板下压与上升时的稳定性,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进行降温处理,取代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降低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包括操作台(1)、设置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下模板腔体(2)、设置于下模板腔体(2)上方位置的上模板组件(3),所述下模板腔体(2)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模板体(4),所述下模板体(4)与上模板组件(3)匹配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侧板(5),两组所述侧板(5)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缸(7),所述电缸(7)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6)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底面设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循环冷水箱(11),所述循环冷水箱(11)两侧对称安装有进水管(12)和抽水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腔体(2)内壁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开设有滑槽(14),所述下模板体(4)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与滑槽(14)滑动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组件(3)包括安装板(301)和上模板体(302),所述上模板体(302)滑动连接于安装板(301)底面,所述安装板(30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8)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与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19),所述连接组件(19)增加了连接板(8)上升与下降进行热合压模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组件(19)包括空心杆(1901)和连接杆(1902),所述连接杆(1902)滑动连接于空心杆(190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902)顶端与空心杆(1901)内部之间设置有阻尼器(20),所述阻尼器(20)上环绕套接设置有压缩弹簧(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两侧位于侧板(5)的内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导向杆(22),所述导向杆(22)顶端贯穿连接板(8)且延伸至顶板(6)顶部通过限位板定位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提供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包括操作台、设置于操作台上表面的下模板腔体、设置于下模板腔体上方位置的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腔体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模板体,所述下模板体与上模板组件匹配设置,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安装下模板体,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对上模板组件进行安装,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均设置为滑动连接,便于快换,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增加连接板下压与上升时的稳定性,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进行降温处理,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朱存厚,卞志良,宋成,朱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丽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